APP下载

弘扬经典亲近阅读
——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探析

2014-03-10秦志华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活动

秦志华

弘扬经典亲近阅读
——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探析

秦志华

引导公众亲近阅读、亲近经典,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优化国民知识结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手段。论文在对南京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继续以“读者阅读需求”为导向,开展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提出了六条具体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经典阅读读者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南图阅读节

1 经典与经典阅读推广

何为经典?经典必然是反映了人类普遍关注的社会人生问题、并且是承载了普世价值和意义的著作,应该是人类思想的精华[1],其基本价值取向是导向社会和人性之善。

之所以提倡所有的人都应该读经典,因为称为经典的一定是有无限解释的空间,其中一定有你需要的东西[2]。经典阅读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的生活状态,更是下里巴人的生存体验。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为生民立命”之“命”,即生命,活命,就是要老百姓活下去,并且活得好,活得有意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充实丰富[3]。通过阅读经典,无论是学养丰富的知识群体,还是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普通人群,都能够由此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阅读中寻找和确认社会的完善,感受人性对真善美的向往,体悟作品所传递的“正能量”,为个体当下的生活注入温暖的力量,照亮个体前行的道路。

作为公共图书馆,如何在总结以往经典阅读推广经验的基础上,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平台,带动整个社会形成“亲近阅读、亲近经典”的良好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为实现“中国梦”助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2 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与特色分析

2.1 着力打造品牌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南图阅读节

2.1.1 精选主题、宣传经典,多媒体营造氛围

围绕中国经典名著,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与强势媒体联合互动,打造主题鲜明的阅读盛会,是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特色。2010年起,南图阅读节每年举办一届,每届选择一部经典名著,举办系列推广活动,经过4年的积累,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4]。2010年,首届南图阅读节以“红楼梦”为主题,一改以往只对进馆读者进行宣传的被动局面,在宣传工作上积极开拓创新,阅读节举办15天来就有各类新闻报道300篇[5]。2011年、2012年、2013年南图阅读节连续围绕《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主题,从哲学、文学和历史的角度对名著进行学术探讨和人文解读,完成了对四大经典名著的深入解读,活动的持续性开展不仅吸引了社会大众对经典名著的热切关注,而且对来年的经典阅读主题也充满了期盼。

2.1.2 论坛讲座、互动交流,多层次解读经典

邀请业界顶级专家、中青年学者、普通百姓共同互动,以主题发言和互动点评的方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解读经典、感悟经典,传授阅读经典的方法和经验,激发读者探索经典的兴趣,是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另一大特色。如2010年首届南图阅读节围绕文学名著《红楼梦》,邀请了多位国内权威红学专家,从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南图版红楼梦、红学文化与红学思想等多个角度进行学术探讨和主题演讲。2011年第二届南图阅读节特邀的是国内知名《西游记》研究专家。2012年第三届南图阅读节围绕《水浒传》邀请到的是国内著名宋史专家,分别从社会与人性的角度为读者呈现不一样的经典名著;2013年邀请的专家则围绕《三国演义》从“战争与人性”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对于不能到现场聆听讲座的听众,南图网站上还开辟专栏供网友点播视频,进行在线互动交流。

2.1.3 馆藏图展、影视赏析,多角度呈现经典

围绕精选主题,整合馆藏珍品,二次开发馆藏资源,突破传统的“文本”阅读推广方式,引入“图”阅读——设计、引进主题展览吸引读者关注经典,“影”阅读——赏析经典改编的电影作品启发读者思考经典,“赛”阅读——把经典名著融合到知识竞赛中调动读者学习经典的热情,采取多样化的经典呈现方式是南京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工作的又一大鲜明特色。4年来南图阅读节分别围绕《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制作了馆藏不同版本文献插图展,运用经典名著元素创作举办了动画设计作品大赛、不同版本名著影视戏曲片赏析、人物画邀请展、读者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大大提升了读者对经典作品的关注度。

2.1.4 推荐书目、评选颁奖,多项目推广阅读

南京图书馆除了在官网上开设年度、季度图书推荐专栏,发布各种书目推荐榜,还开辟专门的馆室陈列经典图书,供读者阅览参考。同时,于2010年首创“南京图书馆陶风读书奖”,一方面根据全国各地阅读情况,提供推荐书目供读者评选,另一方面由书评、图书出版发行、图书馆和相关领域人士组成专家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定。它成为国内首个由省级公共图书馆主办的图书评奖活动,与“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形成互补[6]。在公共图书馆引导经典阅读、促进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升方面,形成了“北有文津,南有陶风”的格局。此外,在优秀图书评选揭晓后,南京图书馆还与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推出“江苏作家与读者见面会”,定期在江苏作家作品馆举办读书沙龙、作家作品朗读会。

2.2 利用品牌延伸服务活动,倡导经典阅读

2.2.1 每逢双休日固定开讲南图讲座

“南图讲座”是由南京图书馆主办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普及型人文系列讲座,自2005年7月创办以来,至今已举办813期,听众人数累计达29万人次。周末到南图听讲座,已经逐步成为南京市民的休闲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形式。在对经典作品进行导读的系列讲座策划上,南京图书馆注重从三个层面邀请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经典作品,启发听众对经典作品的思考与感悟。首先是针对阅读积淀不多的初学者,主要从字句的理解、对历史文化背景的阐释来引导读者理解古典文学作品,如《唐诗入门谈》《唐宋文化与宋词》等主题讲座;其次是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引导读者感悟身边的古典文学作品,如《韵流金陵濯千秋》《唐诗宋词中的南京》等主题讲座;最后则把视野投射到海外,通过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和影响,中外比较,加深理解经典作品对人性的关照、对社会的影响,如《海东唐音:域外唐诗排行榜的构想与尝试》《漫谈东亚文学史上的杜诗》等主题讲座。

2.2.2 定期在专业展厅推出南图会展

一直以来,南图会展坚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准则,以雅俗共赏、寓教于乐为导向,围绕馆藏资源、自主设计制作系列展览,以“图”阅读的形式,引导读者走近经典。自2007年首次办展以来,已设计制作59期,服务读者38万人次,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服务)奖”。“名著插图系列主题展”是南京图书馆以“图”阅读的形式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核心展览,她的突出特色在于从古今中外的众多馆藏文学名著中选材,对世界各国的优秀经典作品进行专版介绍。考虑到小读者的经典阅读需求,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儿童文学名著主题展”。“名著插图系列主题展”每年定期推出1期或2期,目前已对400多部经典名著进行了导读介绍。所有展板不仅由专业人员设计制作,版式精美耐看,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视觉阅读体验,使得读者基于图片的快阅读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2.2.3 推广品牌经典读书活动——陶风读书会

早在虎踞路旧址,南图就陆陆续续开始举办以“诵读经典陶冶心灵”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2007年南图新馆建成后,经典诵读活动无论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增加,并在2009年进一步整合了传统的“诵读经典·陶冶心灵”活动,正式成立了“陶风读书会”,主要对传统诗词、文赋和经典作品作简单的释读,该活动在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可,曾获得“第七届江苏读书节优秀活动项目”称号[7]。该活动主要分两大版块,其一是传统节日版块,主要是在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其二是寒暑假版块,主要是以“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为代表的系列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如选取《论语》《大学》《中庸》《千字文》《笠翁对韵》等经典作品向儿童青少年普及古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

3 关于深化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

南京图书馆多年来积极开展各类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并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系列化、特色化、多样化的特点,但要想准确把握免费开放后读者及其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式的特点,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打造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8],经典阅读的推广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认为,可以在继承现有经典阅读推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构建出一个多维的经典阅读推广体系,切实提高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3.1 面向读者,开展“大众点评”,票选本年度经典阅读主题

有学者认为,评定一本书好与不好有三个标准:看完后你的感觉是积极的还是颓废的,好书应该有让人昂扬向上的作用;看完后你有没有向别人推荐的激情;若干年后你如果再次遇到这本书,会再看一遍吗?[9]从这三个标准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阅读内容对于读者的重要意义,无论阅读载体如何多样化,内容永远是我们在经典阅读推广中需要牢牢把握住的,而对内容最有话语权的当属读者。为此,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有必要搭建有效的平台推动经典读物的“大众点评”工作,如在图书馆季度、年度借阅书目排行榜中,单独列出经典阅读书目排行榜,并增加读者点评功能,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托推介经典读物;还可以邀请年度优秀读者、读书沙龙会员免费试读纸质及电子版当年新出版的经典读物,作出好评或差评、编写个性化经典书目推介;甚至还可以请读者根据年度借阅图书、作者、题材等多角度进行投票,预选年度经典阅读主题。

3.2 邀请名人,加盟经典阅读,为活动内容注入更多正能量

名人的成长往往得读书之益,他们的阅读方法和经历可以成为阅读推广的极佳案例[10]。因此,公共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大众喜欢对名人跟风模仿的心理,促成名人与经典阅读的联姻。比如在每年策划一期“影响名人的一本经典读物”活动,邀请社会精英,通过访谈对话的形式,讲述名人的成长故事和阅读体验,吸引社会大众关注经典阅读,为社会普通人的成长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请朗诵名家现场朗诵经典作品的片段,为经典阅读赋予更多艺术化的感受,提高阅读的审美体验。

3.3 融合促进,联手高校馆,打造“大学城”“百姓城”双城阅读盛宴

调查显示,南京图书馆的用户主要集中在较高文化程度的人群,大专以上人群占68.33%,而其中在校学生是南京图书馆的读者主力军,占到42.73%[11]。目前,南京图书馆已经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合作,逐步开展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业务,从融合发展和阅读促进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开展更多的馆际合作。比如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除了在公共图书馆开设主会场外,还可以在各高校图书馆轮流开设分会场,举办经典作品赏析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关注与思考,为高校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在校生带去更多人文精神的滋养。

3.4 优势互补,帮扶引导民间阅读组织,推动和引领全民阅读

有学者提出,“一群人共同阅读,才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2]而推动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成为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民间阅读组织。公共图书馆可以采取一“扶”、二“展”、三“评”、四“引”的方式,为民间阅读活动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扶”,就是为一些尚在起步阶段的民间阅读组织,配送经典阅读作品,建立“图书流通点”;“展”就是在图书馆网站开辟专栏介绍民间读书组织的经典阅读实践活动;“评”就是在年度优秀读者评选中增设“优秀民间读书组织奖”;“引”是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设讲座,举办民间经典阅读组织人员培训班,提升民间阅读组织的格局,促其健康发展。

3.5 开通微博,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分享经典阅读感悟

经典阅读推广不仅仅是我们做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读者感悟到了多少,读者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有没有真正有所触动,有没有平台去抒发自己的阅读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阅读其实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时下最为活跃的网络社交平台,就可以成为读者亲近经典、抒发体悟的阅读助推器。南京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服务特点,以阅读节的举办为契机,开通适合自己的微博或博客服务,引导社会大众在新兴的交流平台上享受经典阅读。同时,还可以积极关注读者所分享的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愉快经历,并加以转载和评论,实现图书馆的积极营销[13]。

3.6 结合年度经典阅读推广主题,建设“经典记忆”专题数字资源库

面对信息环境的飞速变化,南京图书馆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每年阅读节都在提升服务层次、探索资源存储与服务方式上推出一些全新的项目组织模式。在今后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笔者认为可以在以往数字资源推广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年度经典阅读主题,建设“经典记忆”专题数字资源库,如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项目,都在“变藏为用”、“以用促建”、创新资源使用方式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经典记忆”数字资源库一方面以梳理馆藏已有和新建文献为主,另一方面可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相关文献、照片、手稿、实物、口述等资料,鼓励个人自愿捐赠、上传文献来丰富和补充相关馆藏,带动社会大众“亲近经典资源,享受数字阅读”。

4 结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学问如此,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也是如此,读者的主动参与就是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能够风生水起的“活水”,当读者从被动地“看经典”“听经典”,变为主动地“体验经典”、“传播经典”,公共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工作就能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公共图书馆推广经典阅读,不仅仅是对国民知识结构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对国民民族认同感的建构,是国民素质的文化沉淀,是在为国家集聚能够立足于国际社会的正能量!

公共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正处在又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弘扬经典、亲近阅读”,打造世界一流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正向我们发出热切的召唤。相信通过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民能够为经典阅读这盏“心灵之灯”所感染,并集聚更多的力量和勇气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1]詹福瑞.“经典”的属性及价值[J].文艺研究,2012(8): 40-49.

[2]徐小跃.“质本洁来还洁去”:在《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J].新世纪图书馆,2011(2):14-15.

[3]任继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J].群言,1999(1):15-16.

[4]方俊.重温经典名著引领阅读风尚:第三届“南图阅读节”《水浒传》主题系列活动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3(2):12-14.

[5]秦志华.从首届“南图阅读节”看现代图书馆服务精神[J].新世纪图书馆,2011(6):36-37.

[6]方标军.在首届南图阅读节开幕式上的致辞[J].新世纪图书馆,2011(2):3.

[7]赵彦梅.公共图书馆开展读书会活动的探讨:以南京图书馆陶风读书会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3(1):79-81.

[8]方标军,丁宏,陈立.免费开放背景下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10):4-7.

[9]焦扬.城市阅读阅读城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阅读论坛纪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131.

[10]王明慧.论名人效应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世纪桥,2012(11):128-129.

[11]陈熠,袁曦临,刘忠斌.南京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调研[J].新世纪图书馆,2013(3):87-91.

[12]民间阅读:一座城市的阅读地基[EB/OL].(2012-11-20)[2013-06-20].http://www.sznews.com/zhuanti/content/ 2010-11/12/content_5078907.htm.

[13]李亮.国内图书馆微博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新世纪图书馆,2012(3):53-55.

秦志华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Promoting the Classics and Being Close to the Reading:On the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Practice in Nanjing Library

Qin Zhihua

To guide the public to read and close to the classic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he public library’s performanc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national knowledge and enhancing the national cohesion and identi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y analysis of the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practice of Nanjing libra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x specific feasible methods and thinking on how to continue in the future to carry out the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work oriented by“readers demand”.

Classic reading.Readers demand.Public library.Nanjing Library Reading Festival.

G252

2013-10-20编校:刘明)

猜你喜欢

图书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去图书馆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The Spring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