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使用化妆品调查分析

2014-03-08张军华赵玉娥周艳丽丁长玲

药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化妆品公众职业

张军华,赵玉娥,周艳丽,高 菲,李 燕,丁长玲

(1.滨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滨州256618;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3)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使用化妆品调查分析

张军华1,赵玉娥1,周艳丽2,高 菲2,李 燕2,丁长玲2

(1.滨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滨州256618;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3)

目的了解公众安全使用化妆品的现状和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为药监部门和医疗机构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合理用药、安全使用化妆品宣传活动,设计统一的调查表,随机进行化妆品安全使用情况调查,发放调查表480余份,回收420份,有效表415份,并对有效调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15例受访者女性374人(90.12%),男性41人(9.88%);涉及22种职业,300人知晓化妆品不良反应,占72.29%;会留意产品警示信息的有247人,占59.92%,84人有化妆品过敏史,占20.24%;119人选择出现不良反应后自认倒霉,不会找相关部门解决,占28.67%。结论公众对化妆品安全使用和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应加强普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知识,及时公布化妆品安全信息,提高公众科学、安全使用化妆品意识。

化妆品;不良反应;安全使用;认知度;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妆品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公众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在数量、种类、品牌、质量等多方面都在迅速增长,化妆品的使用安全问题也成为关注的重点。从1985年6月,苏州“月中桂”乌发宝风波到2006年5月广州4家化妆品企业的祛斑霜汞超标被查处:前者消费者认为染发剂中Pb>1%,危害了健康,引发争端。后者增白祛斑化妆品中加入含汞化合物,被央视曝光[1]。近年来,化妆品使用安全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化妆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感光性皮炎、化妆品甲损害等。为调查公众安全使用化妆品的现状和对化妆品不良反应认知度,本文在医院就诊患者或者医院工作人员随机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目前部分消费者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为药监部门和医疗机构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提供信息依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选择某院职工及院外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为主要调查对象,主要根据影响化妆品选购的因素,化妆品不良反应有关知识的关注程度及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后的处理等三个方面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为10个问题进行调查,汇总公众对化妆品消费和不良反应认知情况。

2 调查结果

2.1 调查情况及人员职业分布 本次共发放调查表480份,回收420份,收回的有效调查表为415份,其中男性41人(9.88%),女性374人(90.12%),与报道基本一致[2];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31.94岁;其中职业已知370份,不详的45份。已知明确职业的370人中,护士176人,学生31人,工人27人,自由职业26人、公务员19人等。共涉及医务人员199人,占47.95%,其中知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60人,知晓率占比80.40%。其他职业人员216人,占52.05%,其中知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40人,知晓率占比64.81%。具体职业分布如表1。

表1 人员职业分布及所占比例

2.2 影响化妆品选购的因素 从每天使用化妆品次数、购买化妆品的类型、购买化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获得化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影响化妆品选购的因素

续表2:

2.3 化妆品不良反应有关知识的关注程度 从是否知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使用前是否会留意化妆品的保质期、是否会关注化妆品说明书上提示的注意事项、安全警告语等信息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化妆品不良反应有关知识关注程度

2.4 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后的处理 从是否有过化妆品过敏史、过期的化妆品如何处理、使用化妆品后产生不良后果后处理方式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后处理

2.5 84例有化妆品过敏史的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共计有84人有化妆品过敏史,男1名,女83人,其中主要使用类别为护肤类、美容修饰类、染发类、面膜等,其不良反应表现见表5。

表5 84例过敏患者不良反应表现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中,男性占9.88%、女性占90.12%;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31.94岁。表1中涉及人员明确职业有22种,其中护理人员最多。其次为学生、工人、自由职业、公务员、教师、医师、农民等,说明化妆品使用人群广泛,涉及面广,因而我国开展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这项公益性事业,应引起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关注。

3.2 从表2中看出,化妆品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必需,经调查,52.77%的受访者每月使用化妆品,经常使用的占22.41%,偶尔使用的占19.04%,而不使用化妆品的仅占5.78%。选用发用类、护肤类、美容修饰类、香水类323人,占77.83%;其次为祛斑、防晒类40人,占9.64%;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类38人,占9.16%。购买化妆品首先考虑安全性的240人,仅占57.83%。说明化妆品使用安全性没有引起公众足够重视,应通过各种媒体或者其他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安全使用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损害产生。

从购买渠道分析,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宣传单形式等为患者选用化妆品的首要信息来源共计219人,占52.77%;通过亲友推荐151人,占36.39%;通过互联网25人,占6.02%;其他还有从户外路牌、公交车身、公交车站、地铁、站台等广告信息选购化妆品。因某些广告标签、产品说明书会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选择化妆品不当或使用不当造成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3]。我国对化妆品宣传有明确法律规定,但现行法规中对无店销售模式缺乏有效监管,使其成为监管盲区,应加强和规范化妆品广告的管理。

3.3 调查人群中共计300人知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占72.29%。其中医务人员199人,知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60人,知晓率占比80.40%。其他职业人员216人,知晓化妆品会产生不良反应的有140人,知晓率占64.81%。医疗人员在知晓化妆品不良反应方面高于其他职业,但还没有达到100%。一方面说明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医疗机构中开展较晚,另一方面也说明化妆品不良反应虽已引起公众的关注,但知晓面偏窄,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关注化妆品的保质期的占69.40%;关注产品说明书提示的注意事项、安全警告语等信息分析的占59.52%。有部分患者有时会看或者不看上述信息,因此会引发安全性问题。

3.4 从表4可以看出,有40人对于过期的化妆品仍然继续使用,占9.64%,因化妆品过期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因此继续使用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公众关注化妆品保质期,近期或者过期产品坚决停用。

另外,在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一项调查中,多数消费者遇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时选择沉默,对受访者在使用化妆品过程中是否发生过不良反应以及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后是否向相关部门索赔或投诉的调查中,20.24%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发生过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皮肤损害,丘疹、发痒、红肿、疼痛或脱屑等,但只有19.5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发生不良反应会向相关部门投诉;占75.18%的人选择找化妆品销售单位解决及自认倒霉。这表明,与其他健康相关产品(如药品、保健食品)类似,消费者在化妆品出现安全事件后仍处于弱势地位,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与相关调查报道一致[4]。

3.5 从表5看出,84例有化妆品过敏史的人群中,使用护肤类产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有41例,占48.81%。其次为面膜引起的过敏。过敏症状多数为斑疹、红斑、颜面红肿、发痒、疼痛、脱皮,化妆品痤疮等症状。有的因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前没有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没有作相应的皮肤敏感试验,使具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容易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敏感皮肤消费者选择化妆品时尽量谨慎使用,可以选择试用产品或小包装[5]。24人对使用化妆品的类别不祥,说明部分人群没有对过敏产品引起足够重视,有可能会因再次使用同类产品而重复出现过敏反应。

另外染发剂过敏4例,染发剂的原料多数为苯胺类产品,由于苯胺类染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敏性,使用染发剂引起过敏的案例时有发生,而且引起不良反应的程度也较严重,表现为局部奇痒,刺痛,并伴有局部红斑,水肿,水泡,严重者可出现渗出,甚至头面部大面积水肿乃至全身性不良反应[6],应引起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使用管理,为公众构建一道安全防线,维护公众的美丽与健康,切实保障公众的权益。

[1]叶永茂.我国化妆品安全及政府监管对策建议[J].药品评价,2006,3(5):321-324.

[2]曲永红.化妆品引起皮肤不良反应120例临床探讨[J].皮肤病与性病,2006,28(3):29-30.

[3]刘玮,房军,蔡瑞康.化妆品不良反应及其临床监测[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8,15(3):183-187.

[4]于春媛,刘东红.北京市化妆品消费者认知度调查[J].首都医药,2012,2:54-55.

[5]齐显龙.护肤品发展的思考(一)一护肤品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0,19(12):1874-1875.

[6]唐昭.染发剂安全性探讨[A].2004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46-50.

Investigation reports of safety use of cosmetics

ZHANG Jun-hua1,ZHAO Yu-e1,ZHOU Yan-li2,GAO Fei2,LIYan2,DING Chang-ling2
(1.Binzhou 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inzhou 256618,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Binzhou 256603,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ublic cognition for safety use of cosmetics,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tomonitor cosmetics adverse reactions.M ethodsQuestionnaires regarding safety use of cosmeticswere designed.In the promotional activities aimed at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safety use of cosmetics,more than 480 questionnaireswere randomly issued,among which valid 415 from returnd 420 were analized.ResultsAmong 415 subjects,there were 374 females(acounting for 90.12%)and 41 males(acounting for 9.88%),and referred to 22 occupations.300 subjects know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osmetics(acounting for 72.29%).247 subjectswere able to notice the warning information(acounting for 59.92%).84 subjects had allergies of cosmetics(acounting for 20.24%).119 subjects chose silence after appearing adverse reactions,would not to solve for finding relevant departments(acounting for 28.67%).ConclusionThe public realization of knowledge related to the safe us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osmetics was not enough.Itwa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opularization knowledg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osmetic,promptly announced the cosmetic safety information to increase public scientific awareness for safe use of cosmetics.

Cosmetics;Adverse reaction;Safety use;Cognition;Investigation

R969.3

A

2095-5375(2014)11-0676-003

张军华,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E-mail:1163876915@qq.com

丁长玲,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Tel:0543-3256751,E-mail:dingling256603@163.com

猜你喜欢

化妆品公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职业写作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