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4-03-07浙江财经大学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马 捷 浙江财经大学

“回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马 捷 浙江财经大学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为了进一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各国都制定了各项措施和政策。本文通过对回暖背景下中国经济现状、国际环节的分析,为在此阶段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理化的有效建议。

回暖时代;经济发展;转变;方式

一、引言

受21世纪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实体经济受到了重创。经过各国加强管制、经济刺激措施的实施,从2009年中期开始,经济逐渐回暖。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缓和,各国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当前实体经济迅速反弹,全球经济在2009年触底之后都实行了反弹,世界经济从2009年底-1.3%的增长率恢复到2012的2.5%,发达经济体从2009年的-3.8%的增长率达到目前的微弱正增长,金融市场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状态。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迅速回落,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外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站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门槛上,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国外市场贸易保护等重重险阻上。在这种环境下,要使国内经济复苏和发展,必须对国内的经济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提供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二、回暖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1.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片面的增长GDP为前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发展形势中最重要的是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因此对于资源利用率不加重视,造成了其利用率极为低下并且也使得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初级产品的需求也逐步加大,比如煤炭、铁矿石等等消耗量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于这些能源的利用率却不见长。低效率的利用以及低技术的开发使得中国的自然环境以及国土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作为“世界工厂”,这种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是很难得到缓解的,不仅如此,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环节所造成的经济压力也在逐步的加大。

2.国内消费需求较弱,内需长期不足

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外需结构和内需结构不合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度的依赖外需来推动企业利润的增加,尤其是加工贸易行业。外贸出口并没有使产品发生增值也没有带来预期希望的附加产品价值。因此,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时,一旦出现了外贸需求的下降,产能过剩的弊端也就立马暴露出来了。从目前的居民消费指数来看,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被释放出来,再加上金融危机以及“后危机时代”通胀程度的加深,大大的冲击居民对消费欲望的信心。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造成内需市场不足。

3.重工业化发展、轻服务业产出;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国内的很多制造型企业大多依托于国外市场,一方面它们需要从国外市场购入先进的仪器设备、原材料,另一方面有需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远销海外市场。这些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企业,依托于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出口加工,企业的技术含量极其低下,而且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这种类型的企业很少拥有一个可以在市场上站得住脚的品牌。作为外商的制造基地,在价值链环节中中国处于利润的末端,企业利润点大多还是来自于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所以一旦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型企业的利润就会迅速下滑。2011年,国内主要发展城市都普遍出现了用工荒,随着中西部就业环境的改善,许多到沿海城市就业的农民工都选择在当地就业,这就加大了沿海企业的负担。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要重视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是选择内迁还是选择加大企业的技术投入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企业做出考虑。

4.投资与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对于结构的重视不够,片面的强调GDP的增产,并没有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出对策。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经济的分配方式密切相关。生产决定分配,分配方式对于生产又有反作用力,收入分配决定了产业结构。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投资结构的重点更多的是在生产性投资上,而对于消费能力的投资是相当少的。

5.资产泡沫蔓延中国

为了适应经济增长,国家当局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放宽了货币政策,从而可以为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的资本。但是采取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在加速经济恢复的同时使得通胀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隐形杀手。就目前中国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来看,已经达到了2006-2007年经济繁荣时期的水平,这种价格走势与经济萧条时期的发展规律是不一致的。除此之外,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高涨。这也造成了目前中国经济环境中资产泡沫持续高涨。

6.就业压力问题严峻

随着人口高峰的到来,就业压力将持续性增长;刘易斯观点的出现,加剧了目前中国结构性矛盾。这种不协调、不平衡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岗位空缺的同时,还有一大部分人不能就业。

三、回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1.金融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世界上发达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货币运用措施上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货币工具的利用上面,货币作为高于一般商品的信用商品,它的如何分配和利用,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走势,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货币运用上的错误:对于虚拟经济的投入过剩,从而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因此处在“回暖时代”的各国对于货币工具的利用也会将有所转变;其次是货币刺激的目标将出现明显的偏移,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处在一个缓慢恢复的环节,合理有效的利用货币政策也是有效缓解通货膨胀有利措施之一,在这个阶段货币刺激以增加就业、恢复经济增长以及刺激经济复苏为首要目标;最后是货币溢出效应更为明显。

除了在货币运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环境还面临着三大问题: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都降低了信贷利率以及都采取了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下,很容易造成市场上货币持有量增多,产品价格上涨等等一些列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长时间的通胀压力也会使消费者对于货币市场丧失信心,从而又引发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相关事件;只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掩盖危机所带来的真实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缓解。

2.全球政治经济形势良好,不会出现新的世界格局

西方政治强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了重创,其实力相对减弱,但是例如像美国这样的政治经济强国其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并没有被削弱。新兴经济体的国家虽然在整个世界历史舞台上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并没有形成:西方大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已经意识到本国发展的弱势,即虚拟经济在所有经济比重中占有过高的地位,所以在后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都加大了都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因此新兴经济体在短期之内还是很难获得机遇的;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市场也为新兴国家开辟渠道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机遇。

目前国际投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仍然是跨国并购,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将转向于服务业领域的投资,通过对国内服务行业的投资,这样有利于调节中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的状况—投资中心偏向于制造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国发达经济体通过风险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可以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推动一些新兴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3.全球经济整体运行状况平稳

目前各国差不多都已经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所带了的创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复苏时代,但是全球经济贸易形势的前景并不是很明朗。从最新的国际大宗产品价格走势来看,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且波动很大。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都对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加大了政府对于市场的监管。这种方式在经济恢复期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四、回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资源的大肆破话。中国迫在眉睫的措施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调整战略结构。在上周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在正式披露要在“十二五”规划中要将单位的能耗量降低到16%,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到17%,提高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可见推行节能减排的措施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有效措施之一。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可以抑制当前我国生产市场上产能过剩,目前国内市场上钢铁、水泥等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的程度的产能过剩,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快发展绿色可循环经济,建立环境有效性、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应对产能过剩除了改善国内的生产环境之外,在面对外需市场不充裕的情况下,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政策,从而推动内需市场的完善。

针对当前内需市场不足的,要增强居民对于整个市场恢复的信心,扩大其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支持着整个市场经济的恢复。居民消费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对于未来市场效益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当前的收入水平所造成的,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方式之一就是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措施,增强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当前中国房价走势依旧高涨,作为高膨胀的投资品,一般居民很难负担的起,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廉租房、普通商品房的建设,恢复居民对整个楼市的信心,让中国的广大人口有房可住,让中低收入者可以在发达城市安居乐业。针对庞大的农村消费者市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以上),为了扩大农村的消费品市场,要大力发展家电、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的活动,改善农村的福利建设等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中国当前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水平,各项福利体制都不够完善。加快中国各项保障措施的建设也成了当前中国政府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

妥善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整个城镇化的建设水平。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城镇作为中国消费的主体区域,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国内需求的推动;城镇化建设可以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教育水平会得到提升,法律、法规也会得到完善,这样在提高人力资本的同时也为人力资本自身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有法可依的环境;基础设施的也会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日益完善,新兴产业,例如节能型电动汽车也会得到发展。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对城市布局的整体规划,提升城市整体的承载负荷能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各项建设,充分发挥以城市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步骤与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协调到同一战线上,放宽城镇户籍管理政策,解决农村人口在进入城市的户籍问题。

五、小结

在世界经济回暖的背景下,要使中国经济朝着长远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快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转变经济增长凡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完善城镇化的建设项目。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这样中国经济才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哭越宽,才可以立足于世界经济的舞台。

[1]卢名辉,张丁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01)

[2]洪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2)

[3]解希民.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如何有效发展[N].中国财经报: 2010(02)

[4]陈文锋,刘薇,李海兵.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

[5]张宗,吴娜.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fxzs/20090714/19286479359.shtml,2009-7-14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