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尔泰液应用于肛肠科术后患者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2014-03-07胡丽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肛肠科渗液换药

胡丽平

黄陂区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300

术尔泰液应用于肛肠科术后患者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胡丽平

黄陂区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300

为观察肛肠科术后应用术尔泰液(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术尔泰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缘疼痛、渗液、肛门水肿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渗液、肛门水肿临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术尔泰液对肛肠科术后创面有良好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术尔泰液;创面愈合;疼痛、渗液、肛门水肿;临床观察

由于肛门部位及功能的特殊性,肛门部手术都是有菌手术,术后创面容易受到肠内外细菌感染,此外,因手术产生的创面正常情况不会进行缝合,而采用开放愈合的方式。所以,患者在术后经常会有水肿情况发生,而且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术后换药在肛肠科整体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笔者就2008年5月~2009年12月对我肛肠科术后60例患者采用术尔泰液行创面换药,与60例常规换药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改善局部疼痛、渗液、肛门水肿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肛肠科术后患者,这些患者大都为肛裂、肛瘘或者混合痔患者,而且在筛选之初都排除了同时患有微量元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的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为22~65周岁。其中低位肛瘘患者16例,混合痔患者80例,肛裂患者24例。并将两组患者进行随机组合,分别为治疗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换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在比较中,对两组患者都没有使用长效麻醉,并且都是在手术后24小时内换药。对照组便后中药坐浴,换药时患者一般采取膝胸位,自己用一只手将臀部扒开,以尽量暴露手术创面,护士以食指及中指分开肛门,用碘伏棉球对局部术后创面进行消毒,进行纳肛栓剂,直到创面完全愈合。而对照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尔泰液浸湿消毒纱条覆盖患处至创面愈合。

1.2.1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1]见表2。

表2 两组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1.2.3 疗效评定标准。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长短。当手术创面的肉芽组织可以完全覆盖上皮时,则为创面完全愈合。肛肠病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在15~20 d[2]。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小于15 d,则进行促进愈和;如果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超过20 d,则采取延缓愈合方法治疗。

2 结果

两组方法换药后观察指标结果见表3和表4。

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

3 讨论

肛肠科手术经常会出现创缘水肿、术后疼痛等情况。术尔泰液为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的生物胶体液,动力黏度为(1.18~3.00)mpa/s,pH值4.5~7.5。属于壳聚糖、类衍生物,用于肛肠科患者术后创面的修复,具有保护组织t-PA活性,减少渗出,保护、隔离、润滑组织创面的作用,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对创面愈合有很好的疗效,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机体病损组织修复再生、消除水肿,为肛肠科术后创面愈合的恢复营造有力的外部环境。

表3 两组方法换药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值比较(±s)

表3 两组方法换药后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值比较(±s)

*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疼痛 渗液 肛门水肿治疗组 2 . 8 0 ± 0 . 1 7 * 1 . 8 0 ± 0 . 5 0 * 2 . 1 2 ± 0 . 3 1*对照组 2 . 7 5 ± 0 . 3 7 * 1 . 7 8 ± 0 . 5 8 * 1 . 9 8 ± 0 . 5 0 *

表4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

[1]林毅,蔡炳勤. 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2.

[2]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1.

R69

B

1674-9308(2014)05-010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68

猜你喜欢

肛肠科渗液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改良换药法在PICC置管口液体渗漏患者中的应用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