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结石性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2014-03-06吴虎全山西省陵川县人民医院外科048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3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总管胆囊

吴虎全 山西省陵川县人民医院外科 0483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饮食的内容也逐渐地丰富了起来。饮食结构的变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健康的压力。现如今胆囊疾病的发病几率出现逐渐上升的势头,其中要数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最为常见[1]。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已经出现了许多误差,不再能够完美地应对胆囊疾病的治愈,在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变得越来越热门。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信赖,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2]。我院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3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确诊存在胆囊壁层次不清或瘢痕化,胆囊前三角区、壶腹部下端边界模糊。并且排除了出凝血机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Mirizzi综合征等其他腹腔镜手术禁忌的患者。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47.68±10.31)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5.35±1.62)年;体重56~83kg,平均体重(63.82±8.46)kg。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阐述疼痛的原因、手术方案以及手术的治疗过程,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让患者更加配合手术。所有患者都采用气管内插管以及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案。具体方法:通过四孔法进行手术操作,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胆囊、壶腹和胆囊管的交界处暴露出来,并将胆囊周围的粘连部分分离开来。如果粘连部分中有粗血管,胆囊动脉解剖不清时可以采用刀头进行慢速挡切断胆囊动脉,保证粘连部分有一定的张力,以防止对十二指肠等相关部位造成损伤。然后使用抓持钳将肝脏边缘提起,牵引胆囊底,沿着胆囊底分离胆囊床间隙,当分离超过壶腹部后,找到胆总管进行结扎。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器械通过热量传导而损伤胆总管和右肝管,并且不能挤压胆囊。分离壶腹部的时候要将胆囊颈和胆囊管呈一个锐角,必要时,当胆囊管和胆总管粘连比较严重的时候,可将胆囊颈部切开,游离需要在探明胆囊管方向后再进行,用钛夹夹闭胆囊管。手术的同时需要严密关注患者各方面的生化指标。手术完成后要在患者的肝下留置多孔引流管并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见表1。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 手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3092.42±17.387.51±1.82106.49±25.11观察组 3067.36±14.964.12±0.9651.95±12.21

2.2 两组手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有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肩颈酸痛等。见表2。作为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这些症状都是由手术中二氧化碳残留所致,未经特殊处理均好转。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不断广泛应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的适应证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胆囊疾病上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且价格适中的优势,其临床应用如今已越来越广泛。作为胆道外科中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总共分为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两种模式。其中,顺行性切除是从胆囊管开始进行的,主要优势有手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便等,目前顺行性切除术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首选术式[3]。然而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如果胆囊炎症比较严重或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紧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不易显露时,应该采用逆行性切除术。

逆行性切除术,顾名思义,是由底部开始进行切除的。逆行性切除逐步向胆囊颈部推进,以此来防止胆总管以及周围血管的损伤[4]。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开始进行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准确地评估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测量出胆囊壁的厚度、粘连程度等胆囊周围器官组织的情况,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手术质量的提高。由于部分患者胆囊壁瘢痕化且层次不清,所以在将胆囊床和胆囊壶分离胆囊壁的时候层面的控制比较难把握,进行的时间也比较久,如果手术医师经验不够丰富就有可能造成胆囊床深面的肝脏或者靠近后三角壶腹部下缘的肝总管以及右肝管损伤。逆行胆囊切除时,如果挤压到胆囊就有可能诱发胆总管结石,并且在分离胆囊壶腹部周围时尽可能保持胆囊颈与胆囊管呈一个锐角。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因为术式只需要将胆囊的前壁切除,保留了胆囊床处胆囊后壁,防止层次不清时分离胆囊壁会导致渗血。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优先将胆囊内的结石处理干净,这能够防止后续胆囊切除过程中结石滑入胆总管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此外,三角区内的处理也比较方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近壶腹部结扎切断胆囊管或者在黏膜面缝合胆囊管内口。然而,胆囊次全切除有一个重要的缺陷,即术式要求切开胆囊,切开后有可能造成结石在腹腔内散落,所以在胆囊切除后必须要进行腹腔冲洗引流。

根据本文结果,采用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和补液量也不高,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更加适合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虽然腹腔镜下逆行胆囊次全切除术增加了切开胆囊取出结石以及胆囊切除后冲洗腹腔置引流管的过程,但在总的手术时间上仍具有优势[5]。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所造成的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1]鲁葆春,任培土.胆囊逆行切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5(4):451-452.

[2]韩文秀,孟翔凌,徐阿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安徽医药,2011,13(7):763-764.

[3]杨尚风,黎颖.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6):68-69.

[4]王维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2012,4(10):781-782.

[5]何震宇,闻浩,李方龙,等.腹腔镜下逆行法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疾病的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28(3):392-393,399.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总管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