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2014-03-06杜勇杰胡永献

养殖与饲料 2014年8期
关键词:毒血症梭菌布鲁氏菌

杜勇杰 胡永献

河南省濮阳市畜牧局,河南濮阳 457000

羊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杜勇杰 胡永献

河南省濮阳市畜牧局,河南濮阳 457000

羊的传染病是对养羊业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不仅可造成羊的大群感染、死亡,某些人兽共患传染病还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加之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养羊业发展迅速,肉羊育肥场如“雨后春笋”,羊只饲养高度集中,跨省份、跨区域调运频繁,为疫病的传播带来便利,近几年来羊病流行形势趋于严峻就是例证。在羊的传染病中,细菌性传染病(如羊快疫、羊肠毒血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为常发病、多发病,危害极大,笔者现将其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流行特点

1.1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腐败梭菌所引起的羊的最急性传染病,以真胃出血性炎症为特征。主要经消化道传染,6月龄到2岁的绵羊最易感,山羊也能感染。本病为自然疫源性疫病,腐败梭菌常以芽孢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熟耕地及沼泽中,羊只采食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后,芽孢便进入其消化道。因此,羊的消化道平时就有腐败梭菌存在,但并不发病。当存在不良诱因,特别是在秋、冬和初春季节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羊只受寒感冒或采食了冰冻带霜的草料,机体遭受刺激、抗病力减弱时,腐败梭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使真胃黏膜发生炎症或坏死;同时,毒素通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流,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休克,羊只迅速死亡。

1.2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因该病死亡的羊的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叫“软肾病”。D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土壤常在菌,也存在于污水中,羊只采食被病原菌芽孢污染的草料后,芽孢便进入其消化道,其中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小部分幸存者进入肠道。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在牧区,多发生于春末夏初青草萌芽和秋季牧草结籽后的一段时期;在农区,则常发于收菜季节羊只采食大量菜根、菜叶或收获庄稼后羊只抢食大量谷类籽实时。本病多呈散发,绵羊、山羊均可感染该病,绵羊发生较多,山羊较少,2~12月龄的羊最易感,且发病的羊多为膘情较好的羊。

1.3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烂肺病。病羊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接触传染性很强,成年山羊发病率较高。一般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易发该病,阴雨连绵、寒冷潮湿和营养不良易诱发本病。

1.4 羊布鲁氏菌病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引起母羊流产、不孕为特征;患病公羊表现为睾丸炎。患病羊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羊,在流产或分娩时会将大量布鲁氏杆菌随着胎儿、羊水和胎衣排出,污染环境;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杆菌。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也能通过损伤的皮肤、结膜、交媾感染;吸血昆虫也可传播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一般春季开始发病、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感染率及发病率均高于农区。

1.5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眼睛流出大量的分泌物,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溃疡甚至失明等为特征。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羊均易感,但幼龄羊只发病较多,尤其是哺乳和育肥的羔羊发病率较高,母羊临床症状较严重。患病及隐性感染羊为主要传染源,康复后不能产生良好免疫,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带菌、排菌达几个月之久,而且可以再次发病。

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污染的饲料、饮水可传播本病,蝇类或某种飞蛾可机械传播本病。本病传播迅速,短时间内可使许多动物感染发病,羊群发病率可达90%。本病多呈地方流行性,多流行于夏、秋季节的放牧羊群,不良气候和环境因素可使本病临床症状加剧,尤其是强烈的日光照射。

1.6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绵羊最为易感,山羊次之。主要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浆液性肺炎及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传播。

本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新疫区多在冬、春季呈流行性发生,危害严重;老疫区为散发,发病率为15%~24%,病死率在80%以上。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是搞好疫病防控的首要措施。牧区羊以放牧为主,要根据各季牧草的厚薄、草质的优劣和牧场面积的大小、地形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放牧队形,保证每只羊都能吃饱、吃好,避免出现部分羊吃不饱、只能吃劣质草的现象;同时,要根据羊的膘情适当添加精饲料、矿物质饲料等,以确保营养均衡。农区羊放牧时间有限,大多时间圈养,这就要注意精粗饲料的搭配,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因为羊为游牧性草食动物,运动时间不足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消瘦等。

2.2 搞好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是控制羊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牧区和规模育肥羊场。注射羊三联四防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免疫保护期6个月;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可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C87-1株制造的疫苗免疫,免疫保护期12个月;根据当地疫病防治规划,布鲁氏菌病老疫区(牧区较多)或者检测阳性率高的地区可以开展布鲁氏菌病的免疫,免疫保护期长达3 a,农区的种畜或者奶牛场一般采取检疫、扑杀阳性畜等措施对畜群进行净化;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也有有效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保护期6个月。

2.3 疫病发生时采取的措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羊群中有疑似传染病的发生,应及时隔离病羊,迅速到有关部门进行确诊;接近免疫保护末期的羊只,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补免;圈舍及场地要进行消毒,防止疫病蔓延;对同群或同圈假定健康羊只可以减量使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4 治疗措施

羊快疫、羊肠毒血症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感染几率高,且发病急、病程短,不仅来不及诊断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好,关键是做好免疫预防;布鲁氏菌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现布鲁氏菌病病畜或阳性畜必须立即扑杀、消毒灭源,进行无害化处理。

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病羊初期可内服盐酸土霉素,20~50 mg/kg体重,分2次内服,连用5 d;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皮下注射,0.15 mL/kg体重,1次/d,连用5 d。或用“914”治疗,5月龄以下羔羊0.10~0.15 g,5月龄以上羊只0.20~0.25 g,用灭菌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为5%的溶液,1次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4~7 d再注射1次。

2)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治疗。用3%~5%的硼酸水溶液冲洗患眼,拭干;角膜混浊时,涂1%~2%的黄降汞软膏,3次/d;严重者,眼底(太阳穴)注射氯霉素、氢化可的松,交替使用,1次/d,直至痊愈;对已出现白内障的羊,可往眼睛内滴入“拨云散”。

3)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治疗。症状较轻的羊,用磺胺间甲氧嘧啶(50 mg/kg体重,首次加倍)、盐酸林可霉素(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同时内服电解多维、葡萄糖和大剂量VC,1次/d,连用3~5 d。对食欲废绝的羊,可肌肉注射尼可刹米(以缓解呼吸困难)、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0.1~0.2 mL/kg体重),1次/d,连用5~7 d;同时,特效先锋(50万~150万IU)+地塞米松(2~5 mg)+0.5%的生理盐水(250~500 mL)+VC注射液(5~10 mL),混合1次缓慢静脉注射,2次/d,连用2 d,症状减轻后改为1次/d,再连用2 d。

2014-06-12

杜勇杰,男,1977年生,本科,兽医师。

猜你喜欢

毒血症梭菌布鲁氏菌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梅里埃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在布鲁氏菌鉴定中的局限性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