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格氏液及葡萄糖溶液对缩宫素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比较

2014-03-06余筱慧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5456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宫素溶剂葡萄糖

余筱慧 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 545600

缩宫素是产科常用药,是脑垂体后叶激素的一个主要成分,缩宫素使用后产生的效果与其剂量及子宫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应用小剂量缩宫素可促进子宫节律性收缩,有利于胎儿娩出。逐渐增加剂量时,可持续性增加子宫平滑肌张力,最终引起强直性收缩,进而减少了产后出血的风险。目前,静滴缩宫素已成为引产、预防产后出血最广泛的方法,通常以5%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剂进行滴注。但近年来,有学者研究指出,用葡萄糖溶剂会降低孕妇、新生儿的血钠,进而引起孕妇水中毒,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故提出使用生理盐水、平衡盐等作为溶剂进行引产。据报道,采用生理盐水加缩宫素引产较采用葡萄糖加缩宫素能缩短产妇的产程,促进胎儿的娩出[1]。本文通过采用林格氏液和5%葡萄糖作为缩宫素的溶剂引产,观察两种溶剂对缩宫素效果影响,为临床催产素应用护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42例,均为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均符合阴道分娩适应证。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林格氏液组和葡萄糖组,各71例。林格氏液组产妇年龄(24.5±2.8)岁,体重(56.7±5.3)kg,身高(163.5±4.6)cm,孕(39.8±1.2)周,宫颈Bishop评分(7.4±1.7)分,新生儿体重(3.3±0.9)kg;葡萄糖组产妇年龄(24.2±2.5)岁,体重(56.8±5.5)kg,身高(164.0±4.4)cm,孕(40.0±1.1)周,宫颈Bishop评分(7.2±1.7)分,新生儿体重(3.2±0.8)kg。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身高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均知情了解并签署缩宫素引产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静滴缩宫素前充分评估产妇及胎儿情况如产妇体重、呼吸频率、血压、心肺听诊、骨盆测量、宫颈Bishop评分、羊水量和性状、胎儿体重、胎位及先露情况等。

1.2.2 所有产妇均行静脉留置针输液,采用调节泵调节滴速。林格氏液组采用500ml林格氏液(含4.25g氯化钠、0.15g氯化钾、0.165g氯化钙,浙江康乐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作溶剂,另取2.5U缩宫素加入林格氏液。开始滴速控制在8滴/min,之后根据宫缩、胎心情况调整滴速,每隔15min调节1次,滴速以5~8滴/min逐渐增加,不超过40滴/min,直至10min内有3~4次宫缩,持续约30s/次,则表明为最佳有效宫缩。记录达到有效宫缩所用的时间。葡萄糖组采用500ml 5%葡萄糖溶液(含25g葡萄糖,浙江康吉尔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其他步骤同林格氏液组。对瓶滴注未引起有效宫缩的产妇,则续接相同浓度的同种溶液并加入同量的缩宫缩素,记录含缩宫素液体的总输入量。

1.2.3 引产过程中由专人进行护理,严密观察产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子宫颈口扩张、子宫收缩程度、先露下降、胎心音、羊水情况等,对产妇做好饮食、排尿等生活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1.2.4 所有产妇均于胎儿前肩娩出后用与引产时相同的溶液(即林格氏液组用林格氏液、葡萄糖组用5%葡萄糖溶液)<500ml并加入缩宫素20U,静脉滴注以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即刻用聚血盆收集产后2h内阴道出血,并记录出血量(容积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引产时输入的总液体量、出现有效宫缩所用时间及产后2h内阴道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含缩宫素的溶液总输入量及出现有效宫缩所用时间比较 林格氏液组、葡萄糖组产妇含缩宫素的溶液总输入量分别为(225.6±14.5)ml、(380.9±18.0)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615,P=0.00);林格氏液组、葡萄糖组出现有效宫缩所用时间分别为(88.4±2.7)min、(147.2±6.4)min,两 组 比 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t=71.328,P=0.00)。

2.2 两组产妇产后2h内的出血量比较 林格氏液组、葡萄糖组产妇产后2h内出血量分别为(185.8±35.1)ml、(265.2±29.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530,P=0.00)。

3 讨论

5%葡萄糖溶液是临床缩宫素引产最常用的溶剂。但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发现,以5%葡萄糖溶液作溶剂引产需要较长时间方能出现有效宫缩,通常需要续接第2瓶含缩宫素的葡萄糖溶液。引产时间过长会使产妇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及过度疲劳、胎儿宫内窘迫、尿潴留等并发症,严重者则会导致产妇中途放弃试产,从而降低了引产的成功率。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钙离子可增强子宫平滑肌细胞兴奋性,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2];另外有研究指出,孕妇妊娠晚期血钙水平处于相对低位,而血钙离子浓度与产后出血量存在密切相关性,血钙水平越高,产后出血量越少;产妇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体液,产妇循环血容量短时间降低明显,而格林氏液是低张溶液,其中各种成分和离子含量接近细胞外液,有利于产妇血容量的恢复[3],同时补充丢失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故推测使用格林氏液代替5%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剂引产效果会更佳。

缩宫素是多肽类激素,作用持续时间短,其通过对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缩宫素受体产生作用,故其临床效果与此类受体量密切相关。而钙离子是子宫收缩与缩复所需的重要物质之一,缩宫素与受体结合后能使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动,增加肌细胞兴奋性,促进子宫收缩与缩复。

格林氏液每500ml含4.25g氯化钠、0.15g氯化钾、0.165g氯化钙,以其作为缩宫素的溶剂静脉输入引产可取得较佳的效果,其机制为:(1)产妇分娩时通过各种机制调控细胞内钙离子,以实现调节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作用;(2)高浓度氯化钾能使细胞膜去极化,促进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3)钙离子是参与凝血过程各个环节不可或缺的凝血因子之一,据报道,产后出血量随血清钙离子水平的增加而增多[4]。本文结果显示,格林氏液组产妇引产时含缩宫素的溶液总输入量明显低于葡萄糖组,且出现有效宫缩所用时间也明显缩短,产后2h内出血量明显减少,充分说明格林氏液与缩宫素可协同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增强其收缩作用,从而提高缩宫素的引产成功率,同时可降低产后出血量,进而降低产后的护理工作量。

综上所述,采用格林氏液作为缩宫素溶剂引产,可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有效收缩,利于胎儿顺利分娩,同时降低产后的出血量,临床效果优于葡萄糖溶液,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引产方法。

[1] 王莲,巨若红,王庆云.两种不同稀释剂在缩宫素引产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7):40-41.

[2] 黄穗萍,黄晓雷,李元涛,等.咪达唑仑对子宫平滑肌细胞钙离子移动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23-1124.

[3] 许巧廉,吴庆莉,周凤,等.催产素加入不同介质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33-34.

[4] 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6.

猜你喜欢

宫素溶剂葡萄糖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洗衣服真的可以不用水吗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干洗是什么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浅谈大型榨油厂地下溶剂库选型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