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

2014-03-06山西省交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032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胃穿孔溃疡病大部

王 健 山西省交口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032400

急性胃穿孔是常见的普通外科急腹症之一,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发生全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休克等,临床数据证明,该病导致死亡的几率很大[1]。急性胃穿孔的主要原因为溃疡性穿孔,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日益提高,暴饮暴食所致的溃疡性急性穿孔也在逐步呈上升趋势,其次还包括癌性穿孔以及偶可见洗胃、胃镜检查、腹部撞击等情况所致的外伤性穿孔。目前,急性胃穿孔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主要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修补术。本文通过对我院3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旨在观察上述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安全性,从而对临床急性胃穿孔治疗的术式选择起一定的参考作用。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为(38.7±2.4)岁。所选35例患者中27例均有溃疡病史,8例无溃疡病史。其中胃溃疡穿孔32例,癌性穿孔3例。胃小弯侧穿孔12例,胃窦部穿孔18例,胃体部穿孔3例,胃大弯侧穿孔2例。其中6例伴有高血压,4例伴有糖尿病,5例伴有心血管疾病,4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3~72h内就诊。35例患者中行胃大部切除术者17例,单纯穿孔缝合术者1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单纯穿孔缝合术:术前应禁食、水,并行胃肠减压,减少肠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和应用抗生素,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单纯穿孔缝合术比较适用的患者为穿孔超过8h,腹腔感染及水肿严重者;未经正规治疗,无出血、梗阻并发症者;不能耐受彻底性溃疡切除者。手术过程中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于上腹部中线处常规开腹,随后寻找并观察穿孔病灶,温生理盐水及碘伏水冲洗穿孔病灶及腹腔,对穿孔的部位行全层缝合,通常采用7号慕丝线,根据病灶大小一般用3~4针即可缝合,后将大网膜覆盖于其表面,并结扎固定,放置腹腔引流管后关腹。其中2例患者术中送冰冻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余均行常规术后病理检查。

1.2.2 胃大部切除术:术前与单纯穿孔缝合术准备相同。胃大部切除术比较适用于幽门梗阻或出血的患者;穿孔在8h内,腹腔污染不严重和水肿较轻者。手术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切口同单纯穿孔缝合术,常规开腹后探查腹腔内穿孔位置及情况,清空胃内残留物及病灶周围残液,生理盐水将腹腔冲洗干净。随后切除2/3~3/4远侧的胃组织,具体行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或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Ⅰ式),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一步确定,最后以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常规术后送病理检查。

35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完成手术后均在一定时间里禁食,并行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保持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35例患者术前均形成腹膜炎,术中均证实为胃穿孔。单纯穿孔缝合术组平均住院天数(9.1±1.8)d,术程(42.3±3.4)min,中毒性休克1例,腹腔感染1例,无切口感染。胃大部切除术组平均住院天数(11.3±2.1)d,术程(145.6±4.2)min,切口感染1例,无中毒性休克及腹腔感染。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程、术后并发症比较,χ2=9.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胃穿孔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穿孔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溃疡病穿孔在发生穿孔的初期,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体温不升,呼吸短促。约1~4h以后,患者觉四肢温暖,面色恢复常态,脉搏有力,血压回升,体温可略高于正常。此时如不来就诊常延误诊断。一般穿孔12h以后,多转变成细菌性腹膜炎,全身发软,口干、恶心、呕吐,由于刺激横膈而引起呃逆、体温升高、心悸气短、尿量减少,血压开始下降,病情不断恶化,以至发展到真正休克。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是溃疡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后穿透胃而发生穿孔。一般来说,导致胃穿孔的主要原因是暴饮暴食所致,暴饮暴食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穿孔的口径以3~6mm多见,最小者似针尖,超过10mm者很少[2]。胃溃疡的穿孔大,且多位于幽门附近小弯侧。患者穿孔发生之前数天,往往胃痛加重,一旦溃疡突然穿破,患者马上会出现上腹部剧痛,难以忍受,疼痛发作后,会伴随恶心、呕吐,若吐出物中带有鲜血,则对诊断溃疡病穿孔有提示意义。胃穿孔8~12h以后,因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常多转变成细菌性腹膜炎。此时就需要尽早地明确诊断,并及早加以治疗,避免大量胃液外溢,加重感染的程度。一般临床上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有无溃疡病史,辅以X线透视检查进行诊断。根据判断患者就诊时穿孔时间是否超过8~12h,感染情况是否严重,是否存在出血、梗阻等并发症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术式。主要使用的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缝合术。通过对本文患者的观察发现,单纯穿孔缝合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然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单纯穿孔缝合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术式各有优劣。单纯穿孔缝合术手术方便、操作便捷、术程及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手术条件亦不太严格,但并发症发生率高。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相对单纯穿孔缝合术较低,但其操作流程复杂,术程及住院时间长,安全性低,且手术的完成必须具备严格的条件。综上所述,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缝合术均各有其优势,医生应根据患者及医院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患者的理想术式。

[1] 李其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与治疗体会(附165例病历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1):79.

[2] 张应天.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溃疡病并发症的观点该改变了〔J〕.腹部外科,2002,(6):324.

猜你喜欢

胃穿孔溃疡病大部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