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4-03-06娄志军河南省通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75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5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溶栓血小板

娄志军 河南省通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754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一种,急性期的治疗决定了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越早治疗其预后越好。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我国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药物中较为安全、有效的溶栓剂。笔者近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1∶1)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19±9.22)岁;病程6h内,平均(3.50±1.85)h;部位:基底节区29例,脑叶10例,小脑6例。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4.35±10.21)岁;病程6h内,平均(2.82±0.91)h;部位:基底节区26例,脑叶12例,小脑7例。两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75岁;首次发病,病程低于6h;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自愿参加研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降脂、控制血糖、稳定血压、改善脑循环、降颅压、营养脑神经、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4片/次,1次/d,晚饭后服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r-tPA[溶栓前肝素4 000~5 000U/h,静脉输注,r-tPA(栓体舒,德国)10mg其后2h内静脉滴注40mg]。2组均以15d为l个疗程。

1.5 疗效判断标准 参考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制定临床疗效。

1.6 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在SPSS18.0软件包上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7%(39例);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1%(32例)。两组比较P<0.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观察 治疗中未发现两组治疗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耐受性良好。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多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内皮受损、脂质沉淀、内腔狭窄,血小板聚集形成动脉壁血栓,进而引起脑动脉血流中断,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血脂增高、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等都是促进、拮抗血小板异常的活性因子,血栓素A2合成增多或PGI生成减少等均可导致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异常上受到广泛运用,其疗效肯定,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甚理想。自美国神经病学和卒中研究所临床试验表明:发病3h内采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脑出血患者很难在3h就诊,因此放宽到6h内。我国于2002年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组完成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也初步证实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6h内的急性脑梗死有效。

本组45例中有12例在3h内溶栓,1年后,4例患者完全康复,可以正常生活,4例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3例在3~6h内溶栓,1年后,10例患者完全康复,可以正常生活,11例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由于仅有12例在3h内溶栓,样本较小,但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无差异。本文也证实了脑梗死患者6h内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1年的疗效与3个月的疗效相似。

[1]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10-213.

[2]孟家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王文静,孙一兵,汪银洲,等.急性脑梗死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l):12-141.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溶栓血小板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