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生理性穗轴褐变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4-03-06刘升基赵华桐李凡华

烟台果树 2014年1期
关键词:穗轴果粒生理性

刘升基 赵华桐 李凡华

山东省龙口市植保站·265701

近年来,由于一些果农盲目追求葡萄产量,而不科学合理施肥,使葡萄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得不到全面、均衡、长期有效地供应,植株生长弱,光合能力差,有机营养积累少,满足不了健壮生长的需要,致使葡萄表现出生理性穗轴褐变现象。由于此症状与葡萄白腐病、穗轴褐枯病有相似之处,所以常被一些果农误解,并用一些治疗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的药剂来防治,结果越治越重。我们对此现象进行的病菌分离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葡萄生理性穗轴褐变现象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现表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1 症状表现及与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的区别

2006年笔者在龙口市徐福镇套袋的红提葡萄上发现这种现象,以后相继在套袋的巨峰、玫瑰和保护地栽培的弗蕾、美人指等品种上发现。通过采集不同乡镇、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方式的葡萄褐变穗轴,进行病菌分离未发现穗轴褐枯病和白腐病病菌。调查表明:穗轴褐变的葡萄生长前期植株矮小,叶色黄绿,叶片小而薄;中期枝条细弱,由绿变黄、变褐的速度迟缓,枝蔓发育不充实;葡萄套袋后穗轴尖端最初出现褪绿变色,严重时整个穗轴变褐,果粒变软失水。袋内湿度大时,褐色的穗轴上可着生一些白色或黄色的腐生菌。特别在一些留穗过多、穗过大的地块表现尤重。初期褐变的穗轴比较柔韧,拽不断,撕不烂,手捏表皮不破裂;后期或在干燥的情况下褐变的穗干枯;果粒一般不腐烂,不落粒,无分生孢子器,果柄着生处易呈干痂状。

葡萄白腐病是由白腐垫壳孢[Conielladipiodiella(Speg.)Petrak&sydow]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初期症状与生理性穗轴褐变的症状不易区别。白腐病主要发生在葡萄生长中后期,常在6~7月份的暴雨后集中快速发病,并很快扩展到果粒。发病后期用手轻捏水浸状的穗轴糜烂,并有酒糟味,果粒也呈水浸状,表面密生灰白色的分生孢子器,果粒极易脱落。

葡萄穗轴褐枯病是由葡萄生链孢菌(Alternaria viticola Brun)寄生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开花前后,危害幼嫩的穗轴,果穗组织老化后,病菌不再侵染。

2 发生原因

虽然葡萄生理性穗轴褐变不是广泛发生,但是,根据生产实践观察,这类现象在胶东果区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近2年表现尤为突出。分析原因如下。

2.1 产量过高,负载量过大 不少果农盲目的追求产量或为了弥补上年冻害所造成的损失,加大今年留穗数量,造成葡萄负载量过大,加重生理性穗轴褐变现象的发生。据调查,发生穗轴褐变现象的地块,667 m2穗数均在1万穗左右,多的高达1.45万穗,葡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严重失衡。

2.2 葡萄的营养生长基础差 强功能叶片少、叶面积系数小,光合作用能力差,光合产物积累速度慢、效率低、数量少,满足不了葡萄高产优质的需要。据研究,巨峰葡萄叶片横径大于23 cm的为大型叶,20~23 cm的为中型叶,小于20 cm的为小型叶。一般情况下,生产1穗500~750 g的葡萄,大约需要优质功能叶片20片左右。但胶东果区篱架栽培的葡萄普遍存在着架面过低、叶片过少的问题。多数果园留穗枝蔓保留14~18片叶,有的甚至更少,且大型叶片所占的比例不足。叶片是有机营养的加工厂,在加工厂又少又小的情况下,有机营养的生产能力小,满足不了果实正常生长的需要。

2.3 施肥不科学,造成葡萄营养生长基础差主要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施肥时间不当。不重视秋施底肥,担心来年春季有冻害。拖到来年春季葡萄萌芽后、甚至坐果后施肥,这样减少了树体内养分的积累,削弱了葡萄抗冻能力,也加重了枯死。②施肥比例不当。对有核葡萄品种而言,其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大致为 1∶0.5∶1~1.2,不少果农忽视了氮、磷、钾、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协调,造成营养失衡。③施肥数量不足。主要表现负载量过大时,施肥量满足不了葡萄高产和健壮生长发育的需要。④施肥方法不当。一是施肥过浅,施肥深度多数在10 cm左右,有的甚至不足5 cm,或撒在地面上,影响了肥效的发挥;二是有的果农怕果树“吃不到”肥料,施肥离主干太近,造成烧根,削弱树势,影响果树对肥料的吸收。

2.4 盲目使用膨大调节剂 调查表明,套袋前后过量的使用葡萄膨大剂,提高了果粒对养分的竞争力;加上套袋后,改变了果穗的生长环境,加大了呼吸消耗,减少了养分积累,亦加剧了生理性穗轴褐变现象的发生。

3 预防措施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才能协调养分有效分配和利用,满足根系对各类营养元素的有效吸收,从而更好的促进地上枝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因此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施肥、合理负载,始终保持树势充实健壮。

3.1 科学配方施肥 首先,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葡萄根系进入一年中的第3个生长高峰期。此时应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土壤养分的丰缺程度、树龄和当年产量及来年目标产量等情况,及时进行秋施基肥,促进树体冬季营养的储备,打好来年丰产基础。此次施肥的原则是高氮低钾,全磷、全有机肥、全微量元素肥料。通常情况下,保肥能力强土壤的基肥数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即氮肥施全年用肥量的60%,有机肥、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施全年用肥量的100%,钾肥施全年用肥量的30%左右。其次,来年的5月底至6月上旬,葡萄根系进入一年中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前,追施坐果膨大肥。本次追肥不仅直接影响当年果粒的大小、品质及产量的高低,而且还关系着枝蔓是否充实健壮,能否安全越冬及来年的树体生长。本次追肥的原则是控氮增钾。施肥量视品种、果穗多少而定,对于中、早熟品种将剩余的肥料一次性施完(即30%的氮肥和70%的钾肥)。对于超过目标产量的地块要适当增加肥量。对于晚熟品种将剩余的肥料分成2次施用,其中5月底至6月上旬追施30%的氮肥和50%钾肥,7月底至8月上旬追施20%钾肥。

注意秋施基肥的深度一定要达到40 cm以下、沟宽60~80 cm,肥料与土混合回填,并配合浇透水,达到改良土壤结构,诱导根系向深层土壤延伸生长的目的。坐果期、果实膨大期追肥要保证15~20 cm。否则不利于葡萄对肥料的吸收和肥效的发挥。施肥的位置以两行葡萄中间为好,也可以隔行轮换施肥。

3.2 确定合理负载量 产量过高,易造成树势衰弱,枝条不充实,树体抗逆性差,后期养分供应失调。确定合理的负载量,是稳定树势的保证,建造稳定的树势又是可持续高产稳产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巨峰葡萄产量以 2500~3000 kg/667m2为宜,不得突破4000 kg/667 m2。

3.3 合理修剪 一是设法提高架面,高度超过1.7 m,最大限度地增加高光效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二是冬季修剪应该注重长、中、短梢修剪,合理调节结果部位高度,使果穗以上达到18~20片叶。对于果穗过大、叶片较少的枝条,可适当选留一定的辅养枝;三是合理夏剪,依据目标产量疏花序、去副穗、掐穗尖和疏果;摘心时每枝蔓上要留2个一级副梢,每个副梢上再保留2片叶摘心。一级副梢长出的二级副梢以此类推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养分积累和枝蔓充实。

3.4 结合防治病虫害,及时补充叶面肥 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以弥补果穗偏大、叶片数少、光合产物相对不足;以及预防落叶过早,养分积累不足,枝蔓发育不充实,影响葡萄品质的提升。叶面肥的选择以纯营养型的为主,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高钾为主,并富含微量元素为好。以提高和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强植株储备营养。

猜你喜欢

穗轴果粒生理性
玉米穗轴长与穗轴粗的QTL定位及全基因组预测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玉米穗轴粗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杂率与穗轴特性关系分析
玉米穗轴粗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Sirt1转基因小鼠股动脉结扎后血管新生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