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智商、接地气的《最强大脑》

2014-03-0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最强大脑脑力晋级

■ 陈 芳

高智商、接地气的《最强大脑》

■ 陈 芳

2014年1月江苏卫视推出的《最强大脑》是国内第一档传播脑科学知识、专注脑力竞技、挑战人类脑力极限的“大型科学真人秀”,节目不仅展现了选手们高难度的脑力挑战,而且还在一轮一轮的晋级赛中角逐中国“最强大脑”的候选人,并以科学的评估方式进行分析与判断,展现出人类脑力的稀有性、天赋性和迁移性。相较于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歌舞类、竞技游戏类真人秀节目及其已基本定型的外在形态和晋级环节,《最强大脑》这种高智商却接地气的动脑节目,极大地拓展了真人秀节目的表现领域和空间,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该节目的科学价值、励志意义,特别是对当下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生态环境的建构,让荧屏节目样态回归理性呈现,极具积极意义和开创性价值。

一、节目的独特魅力和开拓性意义

尽管《最强大脑》的节目形态在欧洲等国家已经出现过,该节目也是江苏卫视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际团队一同合作完成的,但是,该节目是在广电总局2013年就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出台一系列政策后推出的一档最引人关注、最新颖独特、最与众不同的真人秀节目。它将人们大脑中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力、速算能力、长时间记忆等多种内在的、无形的、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了形象的、开放的、具体的、互动的、可感知、可触摸、有温度的东西,让人们能够理解、认知,能够饶有趣味地看进去,并且跟着节目中的选手一同去体验,去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最强大脑》的研发和实操过程,以及完成从纸上谈兵到节目实体在电视荧屏上立体的、完整的呈现过程,应该说,也是节目主创团队“最强大脑”的一次集中展现。在电视荧屏几乎类型化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在才艺展示、竞技游戏、歌舞比拼、生活服务等各种真人秀和综艺节目的混战中,《最强大脑》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高科技含量”的创新之路,人类对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与探索成为节目最大的看点,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更为可贵的是,它打破了近年来引进节目模板一统中国电视节目荧屏的格局,也让节目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带给观众无限的期待,是节目差异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其开拓性意义必须充分肯定,堪称电视真人秀的一场革命。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最强大脑》每期节目都制定、挑战不同的项目,呈现出不同的大脑能力,真实记录中国“最强大脑”的晋级过程,而不仅仅是填补人们在认知上、知识结构上的某些局限和空白。它以独特的选题、新颖的形式、出色的包装以及节目组制定的全面完善的脑力评估体系,成功摆脱了电视荧屏的同质化竞争和一窝蜂的跟风,让‘科学'和‘智力'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节目也带动了公众对于人的脑部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带来了人们对于“脑力超人”这一群体的关注,带动了科学流行风,也带给观众无限的期待。特别是Dr.魏最后对选手难度分的一锤定音以及说明和阐释,使以往人们印象中高深莫测、抽象晦涩、客观冰冷、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脑力能力甚至是人脑的一些构造,都有了温度和可触摸感。

二、全面完善的脑力评估体系及出色的节目包装

节目中,选手展现的都是高难度的脑力挑战,越是具有罕见性天赋脑力能力的人的挑战项目,越是能够给人带来惊喜。由北大心理学教授魏坤琳(Dr.魏)领衔的专家团(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冬,主持人陶晶莹担任现场的“科学评审”),对每一位选手的表现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魏坤林还常常加试一题,对选手进行难度更大、挑战性更大的考核。

《最强大脑》节目沿袭了江苏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上一贯追求的精细、精致、高端的风格。特别是在一些细节上,由于每期节目挑战的项目不一样,所以,每期的道具就不一样。无论是300个鸡蛋的铺排、32对双胞胎的排坐位,还是攀爬墙、魔方墙的设计以及挑战椅和晋级台阶的设计,包括不同阶段、不同挑战项目的音乐、音效创作、安排,都非常的精细、精准、有思考的,形象、立体地体现出挑战项目的难度。既有场面和视觉效果上的震撼与惊叹,同时,也用未知的悬念和结果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让人屏住呼吸,替选手捏一把汗,期待挑战结果。必须说,节目导播、后期剪辑、20多个机位对观众心理的捕捉非常到位,对挑战现场节奏的控制非常好。在挑战进行当中、特别是能否晋级的关键时刻,节目都会适时切进现场评审、现场观众或惊愕、或担心、或怀疑、或期盼、或好奇等各种复杂的神情,包括慢放、重复播放关键画面来强化现场挑战、晋级环节的气氛,而这些恰恰是电视机前观众的心理反应,很好地营造了现场挑战的氛围。

此外,节目组还非常好地运用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效果来调节挑战现场的节奏,每每在挑战的关键时刻,插入现场四位嘉宾跳出现场,理性、客观的表述对选手的一些真实想法、打分依据、要达到的目的,使节目真正达到起伏跌宕、张弛有致的效果。

节目中还恰当地融入了一些流行元素、时尚元素、娱乐元素活跃气氛,适时地将一些公益元素、情感元素融入节目中。如第二期节目中王国林书架检索,为偏远山区的孩子现场捐书。尤其是根据嘉宾的职业、身份特征添加一些很有趣味的设计,比如:梁冬与魏坤琳现场蒙眼踢球的环节;周杰伦、章子怡、李彦宏等演艺明星、商界成功人士的现场助战,展示他们的“最强大脑”等有趣环节,像周杰伦现场辨识钢琴上随意按下的三个音;章子怡现场记忆5个孩子的名字、球衣号码以及每个人所射门的三个球的状态等,展现他们的“最强大脑”。这些都使这档科学真人秀没有了惯常科学节目的高深、呆板、冰冷和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感,而变得有趣、好看,好玩,接地气、有人气、有温度。

另外,对情感元素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如:暗夜蜘蛛侠李童星盲攀挑战成功后,却为了妻子孩子准备放弃自己的爱好时;周玮挑战成功后,母亲谈起一些人对周玮的歧视,嘉宾的激动、动容等,不乏动情甚至是煽情,但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与科学类节目所应该尊崇的理性、客观、公平、公正的精神和宗旨相协调的。

还有,节目中的导视片做得非常用心,也很有设计。像VCR介绍周玮,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片中始终没有见到周玮,而是借村民之口说出他的与众不同,进一步引发观众对这个人物的关注,直到他出现在节目现场,将人们的期待和好奇心大大调起。

节目主持人蒋昌建的神情气质、语言表述、举手投足、应变能力,都与节目的风格定位和内容主题非常贴切、吻合。他的睿智加上魏博士对科学的严谨、清晰的表达,再加上梁冬的感性,让这档节目严谨但又不缺乏人性关怀的温暖。

三、对节目的若干建议

1.如何界定选手的天赋秉异和后天训练之间的关系?节目中反复强调选手的天赋禀异,换句话说,节目展现的是天才或具有特异功能的人的脑力能力。人们常说的天才=天赋秉异+后天训练。那么,衡量一个选手是不是天才的标准是什么?要知道,生活中真正的天才毕竟是极少数,很多“最强大脑”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记忆术、新思维模式等训练达到的。如何界定选手的天赋禀异与后天训练、熟能生巧之间的界限?节目的本质又是什么?是展示极少数天才的超人脑力,还是运用大脑神经科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来训练大脑、开发大脑的潜能?现在给人的感觉,节目中这两者之间的界定不清晰。

2.众所周知,电视技术是可以骗人的,大到电视剧,小到电视栏目。但以假乱真、拟态环境也恰恰是电视艺术的魅力所在。《最强大脑》不是直播,是后期剪辑而成的。那么如何证明选手天赋禀异和挑战项目的真实性?如一期节目中赵越盲穿激光隧道,因为不是一个镜头拍下来,从时间和节目的节奏考虑,画面有剪接,但这也就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3.现场评审团的四位评审,除了Dr.魏定位清晰外,其余三位的角色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换言之,他们每个人在节目中承担的功能是什么?

4.随着《最强大脑》节目的播出,随着节目组成员对节目流程、环节的熟悉,节目在度过开播初期的兴奋期、激动之后,如何度过平缓发展?

5.魏坤林的个人判断左右选手能否晋级,谁能说他的判断不会有误?是否可以再找一个人?背对背打难度分?增强对选手判断的准确性。

(作者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最强大脑脑力晋级
耶,我晋级啦!
脑力百分百
晋级或淘汰
脑力对对碰
“最强大脑”哪家强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