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观察

2014-03-03谢林碧王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躁动苏醒全身

谢林碧 王敏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NaCl溶液,观察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 结果 观察组在T2时刻的MAP、HR值明显高于T1时刻(P<0.05),T3、T4时刻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观察组无躁动(0分)的发生率(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3.1%)(P<0.05)。 结论 对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小儿;地佐辛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069-03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的行为与意识相分离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脚乱动、哭喊且无法安抚、呻吟、定向障碍、语无伦次、无法辨识熟悉事物等[1],所以,在手术治疗中,麻醉医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预防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本院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时,应用地佐辛以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史。根据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26例,Ⅱ级52例。均排除语言、智力发育障碍者,神经系统及肝肾疾病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10岁,平均(5.3±2.1)岁,体重11~39 kg,平均(20.6±2.3)kg;其中上腹部手术15例,下腹部手术24例,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5例;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4~11岁,平均(4.9±2.3)岁,体重在10~38 kg,平均(21.6±2.1)kg;其中上腹部手术14例,下腹部手术25例,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ASA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由家长陪同入手术准备间,给予面罩吸入七氟醚(5%),流量为3 L/min,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输注2 mg/kg丙泊酚、2 μg/kg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铵进行诱导,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靶控输注0.15~0.30 ng/ml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21)、2~6 μg/ml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在术毕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滴注NaCl溶液(2 ml),观察组静脉滴注0.1 mg/kg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手术结束时停药,待患儿意识清醒,恢复自主呼吸,脱氧情况下SpO2≥95%的维持时间≥5 min,肌力完全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T1:拔管前5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

1.3 观察指标

躁动评价:安静合作计0分;刺激下有肢体活动,语言安抚即可改善者计1分;无刺激情况下肢体有挣扎,无需按压者计2分;肢体挣扎剧烈需要多人按压者计3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儿的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的比较(min,x±s)

2.2 两组患儿在手术各时间段MAP、HR的比较

与T1时刻的MAP、HR值比较,观察组仅在T2时刻显著升高(P<0.05);T3、T4时刻的MAP、HR值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有74.4%的躁动评分为0分,对照组有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P<0.05)(表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表3 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的比较[n(%)]

3 讨论

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常会发生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并发症,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给患儿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相关研究显示[2],因不良刺激而引起的苏醒期躁动中,92.4%为疼痛,65.8%为气管导管刺激,11.1%为尿管刺激,15.6%为心理刺激,4.4%为制动不当。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集中发生在拔管后15 min,其是临床麻醉的常见问题。

目前,关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有研究指出[3-5],积极处理手术造成的疼痛,可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目前,在麻醉手术中应用阿片类药物,以预防麻醉苏醒躁动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证实,这也表明麻醉苏醒期躁动与疼痛密切相关。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可引起程度不一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所以其使用限制性较大。地佐辛为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其能促使κ受体激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μ受体激动,同时不会产生μ受体依赖,其兼具了阿片类拮抗剂、激动剂特性,镇痛作用比可待因、吗啡更好。另外,地佐辛可松弛胃肠平滑肌,从而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同时其所引起的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嗜睡、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比芬太尼更少[6-7]。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地佐辛的观察组患儿,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苏醒期躁动评分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在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地佐辛可以在不延长患儿麻醉、手术、清醒及拔管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同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焕珍,史素丽.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z1):53-54.

[2] 刘爱秀,杨晓亮.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9):6312-6314.

[3] 陶利军,温再和,于建设.地佐辛对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07-108.

[4] 项崇悟,高丽娟,吴兴娇,等.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业,2013,22(13):94-96.

[5] 王世霞,李春梅,厉彦金.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20-221.

[6] 刘佳,王晓亮,赵倩,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9):1020-1021.

[7] 程加文,谢英, 宗川日,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59-4361.

[8] 马熠,陈静.地佐辛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对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1,35(6):544-545.

[9] 贺克强,柴小青,陈昆洲,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49-151.

(收稿日期:2013-12-05 本文编辑:许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NaCl溶液,观察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 结果 观察组在T2时刻的MAP、HR值明显高于T1时刻(P<0.05),T3、T4时刻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观察组无躁动(0分)的发生率(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3.1%)(P<0.05)。 结论 对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小儿;地佐辛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069-03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的行为与意识相分离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脚乱动、哭喊且无法安抚、呻吟、定向障碍、语无伦次、无法辨识熟悉事物等[1],所以,在手术治疗中,麻醉医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预防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本院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时,应用地佐辛以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史。根据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26例,Ⅱ级52例。均排除语言、智力发育障碍者,神经系统及肝肾疾病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10岁,平均(5.3±2.1)岁,体重11~39 kg,平均(20.6±2.3)kg;其中上腹部手术15例,下腹部手术24例,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5例;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4~11岁,平均(4.9±2.3)岁,体重在10~38 kg,平均(21.6±2.1)kg;其中上腹部手术14例,下腹部手术25例,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ASA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由家长陪同入手术准备间,给予面罩吸入七氟醚(5%),流量为3 L/min,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输注2 mg/kg丙泊酚、2 μg/kg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铵进行诱导,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靶控输注0.15~0.30 ng/ml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21)、2~6 μg/ml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在术毕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滴注NaCl溶液(2 ml),观察组静脉滴注0.1 mg/kg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手术结束时停药,待患儿意识清醒,恢复自主呼吸,脱氧情况下SpO2≥95%的维持时间≥5 min,肌力完全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T1:拔管前5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

1.3 观察指标

躁动评价:安静合作计0分;刺激下有肢体活动,语言安抚即可改善者计1分;无刺激情况下肢体有挣扎,无需按压者计2分;肢体挣扎剧烈需要多人按压者计3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儿的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的比较(min,x±s)

2.2 两组患儿在手术各时间段MAP、HR的比较

与T1时刻的MAP、HR值比较,观察组仅在T2时刻显著升高(P<0.05);T3、T4时刻的MAP、HR值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有74.4%的躁动评分为0分,对照组有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P<0.05)(表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表3 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的比较[n(%)]

3 讨论

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常会发生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并发症,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给患儿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相关研究显示[2],因不良刺激而引起的苏醒期躁动中,92.4%为疼痛,65.8%为气管导管刺激,11.1%为尿管刺激,15.6%为心理刺激,4.4%为制动不当。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集中发生在拔管后15 min,其是临床麻醉的常见问题。

目前,关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有研究指出[3-5],积极处理手术造成的疼痛,可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目前,在麻醉手术中应用阿片类药物,以预防麻醉苏醒躁动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证实,这也表明麻醉苏醒期躁动与疼痛密切相关。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可引起程度不一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所以其使用限制性较大。地佐辛为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其能促使κ受体激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μ受体激动,同时不会产生μ受体依赖,其兼具了阿片类拮抗剂、激动剂特性,镇痛作用比可待因、吗啡更好。另外,地佐辛可松弛胃肠平滑肌,从而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同时其所引起的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嗜睡、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比芬太尼更少[6-7]。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地佐辛的观察组患儿,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苏醒期躁动评分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在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地佐辛可以在不延长患儿麻醉、手术、清醒及拔管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同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焕珍,史素丽.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z1):53-54.

[2] 刘爱秀,杨晓亮.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9):6312-6314.

[3] 陶利军,温再和,于建设.地佐辛对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07-108.

[4] 项崇悟,高丽娟,吴兴娇,等.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业,2013,22(13):94-96.

[5] 王世霞,李春梅,厉彦金.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20-221.

[6] 刘佳,王晓亮,赵倩,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9):1020-1021.

[7] 程加文,谢英, 宗川日,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59-4361.

[8] 马熠,陈静.地佐辛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对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1,35(6):544-545.

[9] 贺克强,柴小青,陈昆洲,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49-151.

(收稿日期:2013-12-05 本文编辑:许俊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NaCl溶液,观察组在术毕前静脉滴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的躁动评分。 结果 观察组在T2时刻的MAP、HR值明显高于T1时刻(P<0.05),T3、T4时刻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观察组无躁动(0分)的发生率(7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3.1%)(P<0.05)。 结论 对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小儿;地佐辛

[中图分类号] R6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a)-0069-03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的行为与意识相分离的精神状态,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脚乱动、哭喊且无法安抚、呻吟、定向障碍、语无伦次、无法辨识熟悉事物等[1],所以,在手术治疗中,麻醉医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预防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本院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时,应用地佐辛以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8例需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上呼吸道感染、药物过敏史。根据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级26例,Ⅱ级52例。均排除语言、智力发育障碍者,神经系统及肝肾疾病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10岁,平均(5.3±2.1)岁,体重11~39 kg,平均(20.6±2.3)kg;其中上腹部手术15例,下腹部手术24例,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5例;对照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4~11岁,平均(4.9±2.3)岁,体重在10~38 kg,平均(21.6±2.1)kg;其中上腹部手术14例,下腹部手术25例,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ASA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由家长陪同入手术准备间,给予面罩吸入七氟醚(5%),流量为3 L/min,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输注2 mg/kg丙泊酚、2 μg/kg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铵进行诱导,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靶控输注0.15~0.30 ng/ml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21)、2~6 μg/ml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在术毕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滴注NaCl溶液(2 ml),观察组静脉滴注0.1 mg/kg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手术结束时停药,待患儿意识清醒,恢复自主呼吸,脱氧情况下SpO2≥95%的维持时间≥5 min,肌力完全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间段(T1:拔管前5 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

1.3 观察指标

躁动评价:安静合作计0分;刺激下有肢体活动,语言安抚即可改善者计1分;无刺激情况下肢体有挣扎,无需按压者计2分;肢体挣扎剧烈需要多人按压者计3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儿的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的比较(min,x±s)

2.2 两组患儿在手术各时间段MAP、HR的比较

与T1时刻的MAP、HR值比较,观察组仅在T2时刻显著升高(P<0.05);T3、T4时刻的MAP、HR值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时刻的MAP、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有74.4%的躁动评分为0分,对照组有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躁动(3分)的发生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P<0.05)(表3)。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表3 两组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的比较[n(%)]

3 讨论

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常会发生苏醒期躁动全身麻醉并发症,若处理不当,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给患儿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相关研究显示[2],因不良刺激而引起的苏醒期躁动中,92.4%为疼痛,65.8%为气管导管刺激,11.1%为尿管刺激,15.6%为心理刺激,4.4%为制动不当。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集中发生在拔管后15 min,其是临床麻醉的常见问题。

目前,关于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有研究指出[3-5],积极处理手术造成的疼痛,可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目前,在麻醉手术中应用阿片类药物,以预防麻醉苏醒躁动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证实,这也表明麻醉苏醒期躁动与疼痛密切相关。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可引起程度不一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所以其使用限制性较大。地佐辛为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其能促使κ受体激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μ受体激动,同时不会产生μ受体依赖,其兼具了阿片类拮抗剂、激动剂特性,镇痛作用比可待因、吗啡更好。另外,地佐辛可松弛胃肠平滑肌,从而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同时其所引起的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嗜睡、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比芬太尼更少[6-7]。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地佐辛的观察组患儿,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苏醒期躁动评分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在麻醉、手术、清醒、拔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地佐辛可以在不延长患儿麻醉、手术、清醒及拔管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同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傅焕珍,史素丽.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围麻醉期处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z1):53-54.

[2] 刘爱秀,杨晓亮.地佐辛预防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9):6312-6314.

[3] 陶利军,温再和,于建设.地佐辛对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07-108.

[4] 项崇悟,高丽娟,吴兴娇,等.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业,2013,22(13):94-96.

[5] 王世霞,李春梅,厉彦金.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20-221.

[6] 刘佳,王晓亮,赵倩,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9):1020-1021.

[7] 程加文,谢英, 宗川日,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预防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59-4361.

[8] 马熠,陈静.地佐辛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对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1,35(6):544-545.

[9] 贺克强,柴小青,陈昆洲,等.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49-151.

(收稿日期:2013-12-05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躁动苏醒全身
植物人也能苏醒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会搬家的苏醒树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冬日暖暖
躁动与淡定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