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分析

2014-03-02郭力野

中国蔬菜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期性季节性洋葱

郭力野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 100006)

我国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分析

郭力野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 100006)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卖难、买贵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采用HP滤波法和BP滤波法,分析了我国2004~2013年蔬菜及主要品种的价格波动规律。通过分析得出,我国蔬菜价格呈总体增长的线性趋势,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无明显随机性波动特征;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具有较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相对明显;产区分散的耐贮品种无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较明显;大棚菜和叶菜类价格波动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季节性波动明显,无明显周期波动特征。

蔬菜价格; 周期波动;HP滤波法;BP滤波法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总体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对蔬菜数量、质量、品种日益增长的需要,但是蔬菜市场发展也存在价格频繁大幅波动和供应不稳等突出问题。本文将采用谱分析的HP滤波和BP滤波,对蔬菜及主要品种进行定量化处理,分离出蔬菜价格的长期变动因素、季节因素、循环因素和随机因素,分析蔬菜及主要品种的价格波动规律。

1 数据选择

我国蔬菜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在居民购买蔬菜消费结构中,选取甘蓝、小白菜、芹菜、叶用莴苣、大白菜、萝卜、马铃薯、洋葱、大蒜、姜、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甜椒、菜豆、冬瓜、苦瓜等18种居民购买较普遍的蔬菜品种,开展价格波动规律分析。数据来源于商务预报(商务预报网站. http:// cif.mofcom.gov.cn/site/rptCategory.do?_method=Tree & rptCategory.id=221603 & typeId=224057.)公布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均价,价格数据频度为月度,数据选择范围为2004年1月至2013年7月。

2 研究方法

通过反复对比筛选,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季节调整、HP滤波和BP滤波。季节调整方法:从时间序列中剔除季节波动要素,从而显示出序列潜在的趋势循环项。文中采用了Census X12的方法来进行季节调整。HP滤波法:在采用季节调整方法,分离出趋势循环项之后,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趋势项和循环项(周期项)。BP滤波法:基本思想是把时间序列看作互不相关的不同频率分量的叠加,利用傅利叶变化等手段将各频率分量加以分解,通过谱密度函数来衡量各分量的相对重要性以找出序列中存在的主要频率分量,从而把握序列的周期波动特征。

3 蔬菜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3.1 蔬菜价格趋势分析

通过EVIEWS软件分析(高铁梅,2006),运用HP滤波法可得出蔬菜价格长期趋势走势(图1),蔬菜价格呈长期增长趋势,趋势线斜率反映了蔬菜价格增长幅度。可以看出,2007年起蔬菜价格开始明显上涨,2009年后蔬菜价格涨幅明显加大。影响蔬菜价格走高的原因,一是蔬菜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持续上升(表1),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均呈上升趋势。大中城市蔬菜自给率低、蔬菜产销距离增加等因素(黄德林和安岩,2010),致使蔬菜运输费用比重增加,蔬菜流通环节增多,流通半径过大,特别是蔬菜零售环节在蔬菜流通各个环节中加价幅度最大,需要摊销的人工成本、摊位费、房屋租赁等刚性费用太高,最后一公里费用加价过多。二是蔬菜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包括人口、蔬菜人均占有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图1 蔬菜价格长期趋势走势

表1 1998~2011年全国大中城市蔬菜成本及构成 元·(667 m2)-1

3.2 蔬菜价格季节性分析

通过EVIEWS软件分析(高铁 梅,2006),运用HP滤波法可得出蔬菜价格季节波动趋势(图2),蔬菜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采用Census X12方法,得出每年1、2、3、4、12月的季节因子较高,即蔬菜价格相对较高;每年的5、6、7、8、9、10、11月的季节因子较低,即蔬菜价格相对较低。该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蔬菜非均衡上市是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主因,此外,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生产地区导致蔬菜成本差异较大(表2)。通过季节因子排序分析,冬季(1、2、12月)我国北方蔬菜以设施菜为主,南方菜为辅,由于蔬菜大棚、温室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推高了设施菜生产成本,加之南菜北运运输费用较高,共同推高了冬季蔬菜价格。夏季(6、7、8月)我国蔬菜生产以露地菜为主,城市蔬菜自给率较高,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降低,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价格迈入季节性下降通道;秋季(9、10、11月)东北、华北、华中等地相继进入秋菜收获季节,市场供应明显增加,价格顺势下降。

图2 蔬菜价格季节波动走势

表2 2011年全国大中城市露地菜与大棚菜成本收益比较(以667 m2计)

3.3 蔬菜价格周期性分析

通过EVIEWS、SPSS软件分析(高铁梅,2006;赵奉军,2009;张兵,2012),运用HP、BP滤波法可得出蔬菜价格周期波动趋势(图3),蔬菜价格波动周期约为36个月。2004年以来,蔬菜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大周期。每个周期内,上涨期约18个月,下降期约18个月。第一阶段为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价格波动周期为36个月;第二阶段为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价格波动周期为36个月;第三阶段为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价格波动周期为36个月。本次周期从2012年3月开始经历了17个月的上涨,按以上规律推算,2013年8月之前,蔬菜价格处于上升通道,9月后蔬菜价格处于周期性下降通道。

图3 蔬菜价格周期波动走势

3.4 部分蔬菜品种价格周期性分析

通过对18种蔬菜价格周期波动走势分析,发现马铃薯、姜、洋葱和大蒜4个品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范围为28~38个月。

3.4.1 姜价格的周期波动 基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图4),在2009年2月后HP和BP滤波走势一致或重叠,表示2009年2月以后姜价格周期性走势明显,价格波动周期为38个月,2009年2月和2012年4月为波谷,2010年9月为波峰。目前,姜价格处于周期性上涨阶段,2013年11月达到波峰,随后价格迈入周期性下降通道。

图4 姜价格周期波动走势

图5 洋葱价格周期波动走势

3.4.2 洋葱价格的周期波动 基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图5),在2007年2月后洋葱价格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动,价格波动周期为36个月,2007年2月、2010年2月和2013年2月为波峰,2008年9月和2011年9月为波谷(以BP滤波为准)。目前,洋葱价格处于周期性下降阶段,预计2014年9月达到波谷。

3.4.3 大蒜价格的周期波动 基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图6),在2009年7月以后大蒜价格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动,价格波动周期为28个月,2009年7月和2011年11月为波谷,2010年9月和2013年1月为波峰。目前,大蒜价格处于周期性下降阶段,预计2014年3月达到波谷,随后价格迈入周期性上升通道。

图6 大蒜价格周期波动走势

3.4.4 马铃薯价格的周期波动 基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图7),在2009年4月后马铃薯价格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动,价格波动周期为36个月,2009年4月和2012年4月为波谷,2010年9月为波峰。目前,马铃薯价格处于周期性上涨阶段,2013年9月达到波峰,随后价格迈入周期性下降通道。

图7 马铃薯价格周期波动走势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对我国蔬菜18个品种价格进行的规律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4.1 长期来看,蔬菜价格总体呈增长的线性趋势,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无明显随机性波动特征

由于姜、洋葱、马铃薯、大蒜等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具有较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其他蔬菜品种受季节性天气、上市档期不同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周期并不明显,因此,蔬菜类价格波动周期接近于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的周期性变动情况。经过多次测算,蔬菜类价格波动周期约为36个月。

4.2 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具有较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相对明显

大蒜、姜、马铃薯、洋葱等品种,产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甘肃等地,生产特点为季产年销。从周期性波动分析看,波动周期均为3年左右(姜为38个月,洋葱、马铃薯为36个月,大蒜为28个月),2008年以后价格波动幅度有所加大。从季节性波动分析看,每年的2、4、5、9月,经贮藏的蔬菜品质下降,加之云南等南方地区洋葱、马铃薯小批量上市,山东等地姜大量上市,供应较为充足,洋葱、大蒜、马铃薯和姜价格分别在每年的2月、4月、5月和9月呈季节性下降;临近大量集中上市前2~3个月,产区集中的耐贮品种库存量较低,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供应总体偏少,洋葱、大蒜、马铃薯和姜价格分别在7月、6月、10月、5月呈季节性上涨。基于现有数据,2007年起,马铃薯价格季节性波动幅度呈增大趋势;2010年大蒜价格季节性下降时间点由每年的11月,推迟至翌年1月,2011年至今,则推迟至翌年4月。

4.3 产区分散的耐贮品种无明显的价格波动周期,季节性波动较明显

大白菜、萝卜、辣椒等品种,产区分布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辽宁、贵州、四川等地,各地上市档期不同,价格波动周期并不明显,但近年来波动幅度有所加大,蔬菜生产“大小年”现象凸显。从季节性波动分析看,蔬菜集中上市后,价格快速下降,2~3个月后价格回升。如每年4、9月山东等地大白菜集中上市,价格季节性下降;6、12月,大白菜经上市、贮存后,价格再次回升。基于现有数据,2008年起,大白菜价格季节性波动幅度呈增大趋势。

4.4 大棚菜和叶菜类价格波动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季节性波动明显,无明显周期波动特征

甜椒、苦瓜、冬瓜、黄瓜、番茄、菜豆、茄子、甘蓝、小白菜、叶用莴苣和芹菜等品种,由于夏季灾害性天气频发,冬季北方菜生产成本较高,南方菜流通半径较长,异常天气或影响蔬菜供应,因此,7、11月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春、秋季节(4、9月),由于春季气温转暖,蔬菜生长周期缩短,时令蔬菜大量上市,秋季天气总体晴好,市场供应充足,因此价格出现季节性下降。从周期性波动分析看,由于大棚菜和叶菜类产地分散、生产周期较短,当市场供需不平衡时,通过市场机制或替代消费能弥补缺口,基于现有数据可以看出,曾在2006~2007年和2010~2011年波动幅度较大,其他时段总体运行平稳,无明显周期性波动。

高铁梅.2006.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黄德林,安岩.2010.农产品流通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兵.2012. 日本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的交叉谱分析.现代日本经济,(6):23-32.

赵奉军.2009. 基于谱分析的中国生猪周期波动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12):27-32.

Studies on Vegetable Cyclical Price Fluctuation Law in China

Guo Li-ye

(Distribution ProductivityPromotionCenterofChinaCommerce,Beijing100006,China)

During recent years, vegetable prices have been fluctuating frequently in China; and difficult selling and expensive buying has occurred from time to time.By virtue of HP and BP filter methods, this paper quantifies vegetable and its main varieties to find out long-term change factors, seasonal factors, circulating factors and random factors affecting vegetable pric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law of price fluctuation.The results of analysis indicate that vegetable prices show the linear trend of overall long-term growth, with significant seasonal fluctuation but no evident random fluctuation.Storage tolerant varieties in centralized producing areas have evident price fluctuation cycle with relatively distinct seasonal changes; while those in scattered producing areas have no obvious price fluctuation cycle but with evident seasonal changes.Weather factors exert great influences on price fluctuation of greenhouse vegetables and leafy vegetabl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significant seasonal fluctuation but no obvious cyclical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Vegetable price;Cyclical fluctuation;HP filter method;BP filter method

郭力野,硕士,长期从事农产品流通研究分析工作,E-mail:gly8888@126.com

2013-08-23;接受日期:2013-10-15

猜你喜欢

周期性季节性洋葱
粕类季节性规律:豆粕篇
慢速抗阻训练:周期性增肌的新刺激模式
洋葱:别闹了,我不是“白衣天使”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回落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远离季节性过敏
切洋葱
计算机编制周期性列车运行图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