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

2014-03-02田红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4期
关键词:置管组间导管

田红艳

湖南省岳阳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岳阳414000

探索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

田红艳

湖南省岳阳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岳阳41400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行PICC的肿瘤患者85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95.25±20.38)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0例。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2.54±25.63)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2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应用PICC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置管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

PICC;恶性肿瘤;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定期接受药物化疗,大剂量化疗药物刺激、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可导致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生炎症甚至坏死,不仅影响了化疗的顺利实施,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PICC技术通过留置导管,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预防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和破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对日常生活影响小等优势[1]。该研究在2011年5月—2013年4月间探讨了置管期间护理干预对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行PICC的肿瘤患者85例纳入该研究,均自愿接受PICC。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凝血机能异常、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严重听力或语言障碍者。

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共计42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25±11.64)岁;体重49~74 kg,平均体重(60.54±10.38)kg;其中肺癌8例、肝癌4例、乳腺癌12例、食管癌5例、胃癌6例、结直肠癌7例。

观察组共计43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1.30±11.78)岁;体重48~75 kg,平均体重(60.73±10.54)kg;其中肺癌10例、肝癌3例、乳腺癌11例、食管癌6例、胃癌7例、结直肠癌6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恶性肿瘤类型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置管前详细询问病情,做好实验室常规检查。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置管成功后记录导管型号、穿刺部位、置管长度、穿刺日期、操作者等信息。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如发现红、肿、热、痛、渗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2]。置管24 h后更换敷贴,之后如无异常每周更换敷贴1~2次。如发生污染、潮湿、卷边、脱落等情况及时更换。每次静脉治疗结束后采用无菌生理盐水5~10 mL脉冲式冲管,采用2 mL肝素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每周冲洗导管1次,更换敷贴和接头[3]。

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置管前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对置管后出现肢体单纯性肿胀者给予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等处理,不要对患肢进行按摩。告知患者是由于局部长期受压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肿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4]。嘱患者置管48 h内进行术侧肢体握拳活动,以促进术肢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避免过度外展、旋转、大幅度屈肘运动,勿使用术肢提重物,衣袖不宜过紧,以防牵拉管道,避免在术侧测量血压。

指导患者保持敷贴清洁、干燥,洗澡时采用保鲜膜包裹术肢以防进水。指导患者自我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如有红肿、疼痛、分泌物渗出等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穿脱衣服时在术肢套一截丝袜以增加肢体光滑性,防止将导管牵拉脱出。如不慎发生导管脱出或移位应立即就诊,严禁自行将导管送入。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d,(±s)]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PICC导管留置时间对照组(n=42)观察组(n=43)tP 95.25±20.38(112.54±25.63)*14.32 0.01

2.2 置管后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化疗,并接受补液、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恶性肿瘤患者静脉穿刺困难,药物输注效果差,常规的静脉穿刺需要反复进行,对于静脉条件原本就较差的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增加了其痛苦,不仅影响了化疗的顺利实施,也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身心痛苦,不利于其积极配合治疗。

PICC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使化疗药物顺利输入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中,保证了药物有效浓度和治疗效果。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5],PICC置管后患者免除了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治疗依从性得到较大的提升。但在置管过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置管失败或使用寿命缩短。因此置管期间应注意保护管道,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但仅靠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将患者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工作中。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PICC的重要性,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操作。患者了解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和发生原因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避风险,保护置管区域,大大降低了感染、导管脱出等并发症风险。经过研究表明,对照组置管时间为(95.25±20.38)d,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12.54±25.63)d。同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65%,李蓉[6]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循证护理预防晚期胃癌患者PIC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良好,跟该研究结果相似,充分说明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积极参与到自我护理中,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应用PICC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置管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但是由于病例和研究时间有限,因此,关于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还需进一步进行观察。

[1]姜承英,叶玲荣,余丽娟,等.38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05-107.

[2]章淑芳.53例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352-353.

[3]韩兴平,周平,陈卓园园.PICC技术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80-681.

[4]贺秋玲.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应用PICC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4-56.

[5]李彩云,柴长梅,曹庆荣.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5):22-25.

[6]李蓉,黄赛菊,于娜英.循证护理预防晚期胃癌患者PIC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16-19.

ExplorationofPICCintumorpatientswithlongtimeofinfusion chemotherapy

TIAN Hongy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jy th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ueyang City,Hunan Province 414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transmiss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fusionchemotherapy in tumor patients with long time.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May to 2013 April for PICC 85 tumor patients enrolled in the stud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time,differences in complication rat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perty in the PICC catheter.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95.25±20.38)d,10 cases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intub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time(112.54±25.63)d,2 cases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intuba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is longer,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ith t test were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patients witha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by chi square test were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fusion can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using PICC technology infusion chemotherapyin tumor patients in long time,catheterization period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prolong the indwelling time,reduce the complications,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tumor.

PICC;Malignant tumor;Nursing intervention

R47

A

1672-5654(2014)12(a)-0065-02

2014-08-23)

田红艳(1973-),女,湖南汨罗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置管组间导管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