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状况研究

2014-03-01田强春朱洪洲王庆珍高玲然

关键词:干线西南山区

田强春,朱洪洲,王庆珍,高玲然

(1. 重庆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2.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重庆 400074;3. 重庆市公路局,重庆 401147;4. 重庆交通大学 财经学院,重庆 400074)

在我国自然区划中,西南地区包含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等,对应的行政区划大致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1]。该地区地形多样,以山区为主,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特征典型,水土资源丰富,干线公路网交错纵横,客货流量较大,人地关系相对紧张。正是因为这些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交通等条件,使得西南山区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公路灾害等不良路况显著,交通阻断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西南山区交通的畅通性与安全性[2-3]。

近年来,国内关于干线公路阻断状况也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4]。交通运输部的年度全国干线公路网运行分析报告中,就分区域、省域、主要运输通道对阻断状况进行分析[5],一些地区公路管理部门也定期对干线公路阻断状况进行统计[6]。笔者针对西南山区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等特点,结合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和重庆市公路局交通阻断统计资料,利用对比分析的统计方法,对该地区的阻断形态和一般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展西南山区干线公路交通阻断的信息预测、应急准备、方案选取等提供参考。

1 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的主要特征

1.1 阻断原因多

根据历年收集的阻断信息,可从阻断原因的性质上将造成干线公路阻断的原因大体分为突发性阻断和计划性阻断。突发性阻断主要是指突然发生、事先无任何征兆的事件造成的公路阻断。西南地区干线公路及其沿线综合条件差,突发性阻断原因多样,除了包括地质灾害、恶劣天气、洪水等自然灾害外,还涵盖了交通事故、车流量大、桥隧事故等突发性阻断原因。计划性阻断是指可以预先获得相关信息、并可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社会经济影响的阻断,主要涵盖施工养护、大型社会活动以及其它计划性阻断。西南山区复杂的自然条件、繁重的交通状况、活跃的社会因素,使得其干线公路呈现阻断原因多的特点。

1.2 阻断发生集中度高

阻断发生集中度是指区域累计阻断次数与累计阻断里程的比值,即单位阻断里程上发生的阻断次数,其值反映阻断发生的空间集中程度。图1为2011年全国各区域干线公路阻断发生集中度分布情况[5]。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山区干线公路交通阻断集中度位居全国首位,其阻断发生集中度达5.1%。西南山区干线公路受地形、地质的影响,线路分布相对分散,阻断因素的复发程度较高,导致局部路段交通阻断往往重复发生,阻断发生集中度偏高。

图1 2011年全国各区域干线公路阻断发生集中度Fig.1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trunk road blocking at various regions in 2011

1.3 阻断影响大

阻断次数多、持续时间长、阻断里程长,都会增大阻断造成的影响,但各区域的阻断原因存在差异,影响程度的大小缺乏综合性指标。为了更好地反映阻断影响程度的特征,引入阻断影响度的概念。阻断影响度为阻断发生集中度与累计阻断时间的乘积,其可宏观体现出干线公路交通阻断带来的影响的大小。

图2为2011年全国各区域干线公路阻断影响度的大小[5]。图中清晰反映出,西南山区的阻断影响度最大,居于全国第一,达到56.5%。这表明,在综合考虑阻断次数、阻断时间、阻断里程的情况下,西南山区由于阻断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程度最大。

图2 2011年全国各区域干线公路阻断影响度Fig.2 Influence degree of trunk road blocking at various regions in 2011

1.4 阻断区域集中性强

就全国而言,各区域干线公路的阻断状况因空间位置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一区域,不同省(市),乃至不同区县,也会由于局部条件差异,使得干线公路的阻断状况不同。根据统计数据,就2011年而言,西南地区干线公路阻断累计次数为1 645次,其中,仅重庆市干线公路累计阻断次数达1 078次,占到整个西南地区干线公路阻断总次数的65.5%,呈现区域集中特点[5-6]。实际上,由于各种阻断原因的发生均带有随机性,使得局部路段阻断集中难以体现,并会不断转移,但就整个西南地区而言,每年各省(市)各路线,乃至各路段的阻断位置少有重复。

2 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原因分析

2.1 一级阻断原因分析

根据阻断原因的性质将直接引发交通阻断的因素从工程性质的角度进行归类分析,得出的阻断原因即一级阻断原因,如地质灾害、恶劣天气、施工养护等。

表1为2007—2011年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的一级阻断原因及其发生率。其中,干线公路的交通阻断以突发性阻断为主,阻断事件发生率达79.8%。

表1 2007—2011年西南山区一级阻断原因

2.2 二级阻断原因分析

二级阻断原因是指各一级阻断原因中诱发干线公路交通阻断的直接因素,如,滑坡、泥石流、降雨等。西南山区由于地域广阔,综合条件复杂,交通阻断在不同的一级阻断原因之下,表现形式亦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地质灾害和恶劣天气是造成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最主要的一级原因,笔者重点分析这两个一级阻断原因下的二级阻断原因。根据重庆市干线公路2006年9月—2012年6月的阻断信息统计资料[6],对不同地质灾害和不同恶劣天气引起的阻断进行分析,如图3。

图3 地质灾害及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阻断情况Fig.3 Traffic blocking situation caused by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adverse weather

由图3可以看出,引发阻断事件的地质灾害中主要的二级原因是泥石流和滑坡,分别占到了地质灾害引发的阻断事件数量的33%和32%。而引发阻断事件的恶劣天气中最主要的二级原因是降雨(积水),占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阻断事件总数量的68%。这些二级原因主要源于西南山区地理地质条件差、降雨丰富、河流多等特点。

3 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的分布规律

3.1 阻断时间分布规律

西南山区由于大部分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整体上气候温和、湿度较大、多云雾,但不同的月份中,气候条件也有着较大的差异[7]。气候条件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干线公路的畅通状态,也可诱发其它因素(泥石流、滑坡、洪水等),而影响干线公路的畅通状态。同时,由于不同时段西南山区的车流情况不同,非自然因素引发的交通阻断频数及其影响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使得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状况有着较为显著的时间分布规律。

3.1.1 阻断次数随时间分布

据文献[5],将西南山区2007—2011年不同月份累计阻断次数进行对应累加,进行不同月份分布规律分析,如图4。

图4 不同月份累计阻断次数Fig.4 Cumulative blocking times in different months

从图4中可以看出,1,6,7月阻断次数最多且较为集中,仅此3个月的累计阻断次数就占到年累计阻断总次数的50%以上。

3.1.2 阻断距离随时间分布

为了使阻断的距离有一个量化指标,结合干线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将阻断距离超过2 km的阻断视为长距离阻断。当阻断距离低于2 km时,阻断影响往往集中体现在次数上,超过2 km的阻断,其处理难度和持续时间都会变长。以重庆市为例[6],一年当中每月阻断超过2 km的累计阻断次数差异很明显,如图5。

图5 不同月份阻断2 km以上的阻断次数Fig.5 Blocking times of blocking 2 km long in different months

从图5可以看出,1月和6月超过2 km以上的阻断次数最为突出。结合阻断次数随时间分布规律,阻断的总次数与长距离阻断次数的时间分布基本一致,7月份的阻断次数虽多,但长距离的阻断较少。

3.1.3 时间分布规律分析

西南山区无论是冬季低温、多雨或雪,还是夏季多暴雨洪水的气候水文特征,一方面极大地促使了公路路基和路面病害的产生,使得干线公路局部路段无法正常通车;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干线公路路面的抗滑性能,使得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交通阻断。同时,春节前后和寒暑假期间客流和车流增多,交通压力大,交通事故较多且相对集中,由此造成阻断的影响往往较大[8],因此,西南山区的交通阻断在1,6,7月相对集中。为保证西南山区干线公路的畅通,应做好这几个月的工作计划,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2 阻断空间分布规律

3.2.1 国道阻断事件分布

国道作为连通国家重要地区并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交通干线,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意义[9]。

西南山区有G108、G210、G212、G319等10多条国道贯穿其中,路网交错。表2为西南山区部分国道线路的阻断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G319上发生的阻断次数占国道阻断总次数的65%,说明同一地区不同国道之间阻断事件的数量的差异性很大。

表2 国道交通阻断事件分布

3.2.2 省道阻断事件分布

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各省(市)会根据自身需求与条件修建地方干线公路,即为省道。省道的线路数量和相关技术指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西南山区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交通需求较高,省道多且等级较高,多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作为地方干线公路,省道阻断状况受当地一定范围内地质、气候、水文、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也会相对突出[10]。这些因素的差异性,使得干线公路的阻断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据统计,重庆市的省道上累计阻断次数以S103为最,其累计次数接近排名第二的S110的两倍,近城区路段的阻断现象更为明显[6]。这也充分说明,尽管同处同一地区,不同交通条件,不同省道的阻断状况存在差异,且在近城区路段更为严重。

4 结论与对策

1)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的主要特征为原因种类多、阻断发生集中度高、累计影响大、阻断区域集中性强。结合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状况的主要阻断特征,认真做好干线公路交通阻断状况的分析、预测、处治等工作,对畅通西南山区,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西南山区干线公路阻断以突发性原因为主,发生率达到79.8%。一级阻断原因主要为地质灾害和恶劣天气,引发的阻断发生率分别达到57%和19%。地质灾害对应的二级阻断原因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引发次数占到各类二级原因60%以上;恶劣天气对应的二级阻断原因主要为降雨,引发的阻断次数所占比重达68%。在西南山区干线公路日常运营维护中,应重视对于突发性因素的预防性处治,尤其应是加强地质灾害和恶劣天气信息的及时采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阻断时间,减轻社会影响,降低经济损失。

3)西南山区的阻断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冬季和夏季,1,6,7月的阻断次数最多,达到全年阻断总次数的50%以上。对于这3个月,应提前做好干线公路阻断状况的排查工作,并安排好阻断排除事宜,把握不同时段工作重心,做到“预防合时、处治得体”。

4)考虑到国道线路在带动西南山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及作用,应优先考虑国道阻断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相应的预防、处治。同时,不同国省道的阻断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在安排工作时,应抓住重点,筛选优先处治地段,考虑轻重缓急,力争工作高效开展。

5)针对西南山区的整体阻断情况进行了分析,养护管理工作者,可参考分析的思路与整体情况,针对各地区、各路线、各路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做好阻断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即时处治工作,保证西南山区的干线公路的畅通、便捷、安全。

[1] 常春藤.中国国家地理百科[M].安徽: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Chang Chunteng.China National Geographic Encyclopedia [M].Anhui: Anhui Children’s Publishing House, 2011.

[2] 刘伟.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因素的模糊诊断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733-735.

Liu Wei.Fuzzy diagnosis method of dangerous factors in road accident-prone section [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9, 28(4): 733-735.

[3] 燕科,董雷宏.全国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数据统计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16(3):121-124.

Yan Ke,Dong Leihong. 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blocked road informa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9, 16(3): 121-124.

[4] 董雷宏,钱越.全国公路交通路况信息数据技术分析[R].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08.

Dong Leihong,Qian Yue.Analysis of Data Technology for National Highway [R].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 2008.

[5]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交通运输部网路检测与应急处置中心.2011年度全国干线公路网运行分析报告[R].北京:交通运输部公路局,2012:26-70.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Bureau of Highway, Ministry of Transport Network Detection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Analysis of the 2011 Annual National Trunk Road Network Running [R].Beijing: Ministry of Transport and Highway Authority, 2012: 26-70.

[6] 重庆市公路局,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国省干线公路阻断信息分析报告[R].重庆:重庆市公路局,2012:2-19.

Chongqing Highway Bureau,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Report about the Analysis of Chongqing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Trunk Highway Blocking Information [R].Chongqing: Chongqing Highway Bureau, 2012: 2-19.

[7] 马振锋,彭骏,高文良,等.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J].高原气象,2006(4):633.

Ma Zhenfeng,Peng Jun,Gao Wenliang,et al.Climate variation of southwest China in recent 40 years [J].Plateau Meteorology, 2006 (4):633.

[8] 朱健梅.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2:45-58.

Zhu Jianmei.Southwest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D].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2002: 45- 58.

[9] 张维全,周亦唐,李松青.道路勘测设计[M].3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Zhang Weiquan,Zhou Yitang,Li Songqing. Road Survey and Design [M].3rd ed.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10] 刘昌明,傅国斌,李丽娟.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21(1):8-9.

Liu Changming,Fu Guobin,Li Lijuan.Wat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construction in west China [J].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2, 21(1): 8-9.

猜你喜欢

干线西南山区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潮”就这么说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Country Driving
山区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
中小城市交通干线模糊控制的实现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