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4-02-28朱桂青王瑞兰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朱桂青,王瑞兰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安庆 246003)

在深入学习实践十八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更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德育”理念,更好地联系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实际,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程,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思政课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做出分析,以期为正确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切实解决新时期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一、目前思政课教学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课程设置要求,高职院校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两门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列为公共必修课程,这些课程为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高职院校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新时期,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却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下面就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进行分析论证。

(一)基本情况

1.学时安排

表1:思政课教学计划表

2.教师基本情况

该学院现有思政专任教师3人,兼职教师15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3人。专任教师数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要求相比还缺22人。

3.组织机构

学院于2009年组建二级机构思政部,下设两个教研室,思政教研室具体业务接受思政部指导。

上述从学时安排、教师以及组织机构状况的介绍也基本反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一般实际,但往深层次分析,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急需调整。思政课教师队伍偏于年轻化,虽有专业知识,但教学时间不长,缺乏教学经验,教学创新和联系学生实际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更为迫切的是专任教师少,兼课教师多为专职辅导员和部门行政人员,由于班级管理工作和行政工作事务繁杂,使得教师们很难集中精力潜心教学和科研。

2.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节。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认识现实问题,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体现。但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数量扩大,思政课师资又相对不足,多数思政课教师疲于担任繁重的课堂内教学任务而无暇也很少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学长期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突出,因此高职院校不少大学生很难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3.课程考核强调目标管理。近年来思政课考核虽然在考试方式上有一定的改革,教师大多综合学生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核算出最后成绩,但合班授课学生数量大的情况较为普遍,教师在课堂组织与纪律维护方面的难度不断增加,使得平时成绩考核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4.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在一些高校因过度专业化,导致大学生精神缺失,功利性增强,而且当前的就业机制没有直接针对大学生的关于思政课相关内容考核,大学生入党条件里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再加上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比较看重,而对其内蕴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关注大学生终极追求的核心价值——人文价值则重视不够。[1]于是,在不少时候思政课教学则成了一种异于受教育者内在需要的外在灌输,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人生、建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因而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动力不足,这在高职院校更为突出。

5.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基础设施不足,缺少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等手段的基本条件。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是学校推行教学改革的主方向,可是由于许多高职学院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硬件设施的建设较难到位,因此这也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6.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够,“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在一些高职学院还不能构筑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化系统。

7.实践教学的规范性不强。目前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还没有统一的、具有操作性的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大都还处于任课教师自身摸索阶段,因而,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有待优化,专职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已经比较普遍,但这些新上岗教师的专业背景较为庞杂,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培训,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及课程改革要求。

2.基于思政课教师及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有待抓住既有机遇、发挥已有平台作用,形成高效运行的机制。

3.就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而言,有待进一步有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法及对学生的考核方式等,以更好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应有功能。

4.基于发挥高职特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应力求更加有效参与实践教学等有关活动,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总之,在现有教材作为各个层次高校通用教材的背景下,如何在执行既定大纲的框架内,达成有效引领高职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教学目标;在思政课时较为偏紧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教材包容的有关主题要求实施切合高职大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培养优化的情境教学;在思政教育工作者人手少、任务重,自身也需要终身学习的同时,如何理解和践行“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的理念,以及在形势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实现导向引领等,均是目前高职院校推行思政课教改的重点与难点所在,由此也表明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二、基本对策

(一)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和趣味性[2]

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多数学生提议教师应多联系实际去讲课,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学生最想说的,诸如“不要太死板”、“结合社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事热点”、“进行趣味教学”等。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学只有真正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大胆面对和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才能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这一目的,因此改革课程体系,精简基本理论,增加联系现实问题的内容,同时针对当前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理论思考,要把得准、说得透、看得远,那样教学才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际体验

调查中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最想说的是“多与学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丰富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主导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方式。

采取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和表现机会,调动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比如:组织学生新闻播报、学生讲课、举办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活动等。为突出理论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改时可考虑采取专题讲授方式,思政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专长选择专题。另外还可以开设专家讲座,请专家或企业家就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专题报告,为学生解疑答惑,帮助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等。

(三)搭建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平台,构筑“大德育”全员育人工作体系

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工作结合不够,“两张皮”现象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看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工作在教育理念上是切合的,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均具有很大的相通性和相容性。[3]所以,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是可行的,也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大胆尝试,为此要考虑着力搭建三个平台。

1.搭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容入学教育课、党课、团课、军事理论课、就业指导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平台。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组织实施理论课教学,以各党总支和相关部门为主体组织实施其他教学,同时接受理论课教研部的业务指导,促进两支队伍的融合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2.搭建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

3.搭建以网络、报纸、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平台。由校学生处、团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学、网上党校、团校、网络心理咨询等,整合各教学单位宣传阵地的资源,就重大问题、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日等联合行动,从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教育舆论氛围,构筑“大德育”全员育人工作体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为教师学习新知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师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具体做法:加强对任课教师资格审查,严格思政教师准入制度;聘请资深专家教授开设有质量、有内涵的人文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师资培训班;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学校教学督导组进行督导,加大对教学过程、内容、质量、成绩评定的监督和指导;启动教师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在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感性认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讲课内容;组织教师进行校际间交流,互相听课、评课、交叉讲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当然思政课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能放弃搞科研,因为如果教师的科研水平上不去,教学水平不可能上得去。

综合分析论证,高职院校大学生虽然肯定了开设思政课是必要的,但也暴露了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不理想,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要改变现状,思政课教师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学校各部门也要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吸引力、针对性与实效性。

(注:本文系2012~2013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政课“省级思政课教学能手”建设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2013SZKJSGC9-20);2011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项目“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项目编号:2011szxm013)

[1]谢有顺.中国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N].南方都市报,2009-09-29.

[2]朱振玉.广东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

[3]赵虹.谈“两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的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