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油之道尽在“水”中—长庆采油六厂砖井作业区“33999注水管理法”调查

2014-02-27吕雪峰王锋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注水泵作业区水井

□ 文/吕雪峰 王锋

采油之道尽在“水”中—长庆采油六厂砖井作业区“33999注水管理法”调查

□ 文/吕雪峰 王锋

长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砖井作业区所管辖油藏多数为低渗透油藏,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油层致密、注水见效慢、递减快,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管理水平,该区从精细注水工作入手,经过总结、提炼、完善,形成了“33999注水管理法”,通过几年的治理,油藏开发状况明显好转,注水系统全面改善,注水量、配注合格率达到精细注水要求,采出水回注率、水质合格率指标大幅提升,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高。

基本情况

砖井作业区成立于2010年7月,管辖油区面积1440平方千米,管理油藏12个,其中涉及10个生产层位,主力油藏安201、A17等2009年投入生产。整个作业区基本情况如下:

—油井:1005口,日产油773吨,累计产油111.9万吨,综合含水71.4%;

—注水井:297口,日注水6276立方米,月注采比2.02,累计注水63.2万立方米,累计注采比1.72;

—分注井:111口,分注率37.4%。

—水驱状况:水驱储量控制程度89.5%,水驱储量动用程度68.5%;

—水源井26口,日供水能力9320方,注水泵13台,泵注能力7733立方米,共有注水站9个。

注水是长庆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基础,是老油田稳产的保障,要在油上实现“稳得住”,必须在注水上做到“管得好”。

作为油田公司稳产5000万吨的主力军之一,采油六厂已具备200万吨/年生产能力,要保持开发水平和生产能力就必须精细管理、油水并重,更需要立足于“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大力推进精细注水工作,提高油田开发水平。

砖井作业区管辖油藏12个,其中三叠系油藏9个,主力油藏安201区块裂缝性见水,压力保持水平低,递减快;A17区块油层致密,注水见效慢;安83区块多方向见水,油田开发矛盾百出。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注水上解决。

砖井作业区实施 “33999”注水管理法,其基本内函是:

—从系统工程角度抓好3个方面:油藏、地面、井筒;

—从精细管理角度落实3级职责:作业区、注水站、岗位员工;

—从现场管理角度做好9项工作:现场检查、系统改造、设备维护保养、仪器仪表维护、流量调节、洗井措施、资料录取、动态监测、分析调整;

—从工艺流程角度注重9个环节:供水系统、水处理设施、注水泵、管网、阀组间、注水井井口、井筒、仪器仪表;

—从实施效果角度保障9个参数:供水能力、处理能力、注水能力、配注量、实注量、瞬时流量、注水压力、水质、注采比。

具体做法

为了搞好砖井作业区的注水管理工作,首先是成立注水管理小组,建立注水技术管理标准和制度。明确注水管理小组负责注水政策落实、各项注水工作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及现场管理。修订完善了《砖井作业区精细注水管理制度》,制定、修订《冬季注水管理规定》、《注水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6项,形成水源井管理、清(污)水水质管理、加药管理、洗井制度等标准和规范,完善稳流配水、水处理系统设备操作维护等标准化操作流程8项。

其次是各项保障工作。做好供水系统、水处理设施、注水泵、管网、阀组间、注水井井口、井筒、地层、仪器仪表9个环节的保障。加强水源保障:针对安201、A17等区块注水量增加,安24、新22等区块规模扩大、水源不足的现状,开展水源供给配套,同时加快水源井维修,2012年以来共计维修水源井13井次,新投水源井8口,全区目前供注比1.3,能够满足注水需求。加强设备保障:在胡三联更换大排量注水泵2台,在胡四联新增注水泵2台,增加泵注能力,改善两个联合站泵注能力不足,无备用泵的情况;在胡三联、胡十四转流程改造,增加污水提升泵3台,完善污水处理系统配套。加强水质保障:对结垢腐蚀严重,罐底杂质较多的胡十一转沉降罐、胡三联、胡四联3具除油沉降罐进行清罐。对杂质较多的胡三联微孔精细过滤器更换烧结管。对胡十六转2具除油沉降罐实施清罐防腐。在胡三联新建一污泥污水池。全区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由2011年的88.7%上升到目前的93.9%。加强系统保障: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全作业区注水井远程调配覆盖率90.9%。同时,严格计量,实现稳流配水自动计量。将注水井流量计更换为稳流配水流量计,提高注水稳定性及精确性,目前全区有稳流配水流量计345块,覆盖率100%,配注合格率由97.4%上升到99.1%。减小堵塞井治理周期和加强注水井井筒治理,确保注水的有效实施。

再次是分类对待,精细管理。细分注水单元,加强注采调控。根据开发层系、渗流特征和开发阶段等动态特征结合动静态资料,将全区划分为19个注水单元。其中9个注水单元执行强化注水政策,10个注水单元执行温和注水政策。细分开发层位,完善注采井网。针对安201、安83等三叠系油藏隔夹层发育、非均质性强、油水井对应关系复杂等现状,细化分层标准,细分开发小层,加大注水井分注工作量,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同时根据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对排液井进行投注,2013年投注排液井6口,对应25口油井,其中13口见效明显。

配注合格率由97.4%上升到99.1%。

最重要的是抓落实,求实效。围绕现场检查、系统改造、设备维护保养、仪器仪表维护、流量调节、洗井措施、资料录取、动态监测、分析调整9项工作展开。在现场检查中,作业区每旬对注水现场检查1次,内容涵盖注水工作中的各个主要环节,旬度会上对存在问题及整改进度进行通报排名,在月度考核中严格兑现。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基层员工对注水工作的重视,扭转了长期以来重油轻水的观念。在日常巡检中,站点通过站控平台实时监控单井注水量,每8小时巡检一次,保证瞬时流量平稳。在水质检测上,每日对采出水和清水系统各节点(沉降罐出口、除油罐出口、过滤器出口和净化水罐出口、水源井、原水罐、清水罐、注水泵出口、注水井井口)水质取样分析,保证水质合格。在设备维护方面,严格执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定时进行巡回检查,做到在用设备运行正常,备用设备完好率100%,定时反洗,保证注水工作正常开展;开展注水设施设备标准化操作技能评比,树立标杆,并组织作业区岗位员工参观学习优秀员工标准化操作,以此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同时,确保洗井作业、资料录取和过程监控落到实处。

实施效果

通过有效实施注水管理方法,最终确保供水能力、处理能力、注水能力、配注量、实注量、瞬时流量、注水压力、水质、注采比9个参数正常、规范。

通过补充水源井以及对旧水源井措施增水,供水能力由2011年的6840立方米/天上升到目前的9320立方米/天,目前全区供注比1.3,能够充分保障配注执行;近2年对胡三联、胡十四转注水系统改造后,与2011年相比,全区采出水回注率由31.3%上升到目前的45.5%。通过注水设备升级,与2011年相比,泵注能力由6053立方米/天上升到目前的7733立方米/天,目前全区配注6359立方米,泵注能力满足注水需要。通过供水、注水系统保障,扣除停电影响,2014年一季度全区注水任务完成99.6%。稳流配水流量计的100%覆盖,有效保障了精细注水,全区配注合格率由2011年97.4%上升到目前的99.1%。与2011年相比,油压由8.4下降到目前的7.7兆帕,套压由7.6下降到目前的6.7兆帕。对水处理系统改造后,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由2011年的88.7%上升到93.9%。

通过“33999”注水管理法对采油作业区整个注水工作进行了重新梳理,改变了以往注水工作庞杂、混乱的现象,形成了从系统全局到具体工作、从地面到地下、从开始到结束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注水工作管理体系。精细管理意识增强,围绕生产建设任务和目标,通过“33999”注水管理法的有效实施,砖井作业区以精益求精为油田管理的价值取向、以精雕细刻为油田管理的基本要求、以精细入微为油田管理成果的衡量标准的精细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全区水驱动用程度由62.3%上升到68.1%,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由81.7%上升到84.8%,自然递减由2011年的34.4%下降到目前的19.1%,开发形势不断好转。砖井作业区在采油六厂注水劳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在多次注水管理工作检查中名列前茅,并在胡三联合站召开了注水经验交流现场会,受到全厂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自然递减由2011年的34.4%下降到目前的19.1%。

猜你喜欢

注水泵作业区水井
海上平台大流量BB3型高压注水泵的研制和试验验证
海洋石油平台注水泵工艺选型研究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水井的自述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浅析注水泵节能措施及应用效果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乌龟与水井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