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电行业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实例分析

2014-02-27钱筱暄

治淮 2014年3期
关键词:华电宿州报告书

许 一 钱筱暄

(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蚌埠 233000)

火电行业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实例分析

许 一 钱筱暄

(安徽省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蚌埠 233000)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是检验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取水、用水、退水与水资源论证的一致性,监督业主是否按论证实施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根据后评估报告的技术要求,重点分析论证华电宿州电厂一期工程在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与原报告书的异同,同时对行政审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水资源论证后工作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

火电行业 后评估 检验 范例

1 项目实施概况

安徽华电宿州电厂一期工程(2×6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设项目位于安徽省宿州市中部,地处淮北煤矿腹地,为坑口电厂,由中国华电集团投资建设。该建设项目规划以新汴河水、当地地下水、洪泽湖翻水和宿州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取水水源。项目总容量3200MW,分2期建设。一期工程2×600MW超临界、中间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已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发电。

2003年,华电集团公司委托安徽淮河水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其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于同年九月取得淮委批准的水资源论证审查意见,2005年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2010年4月25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取水(国淮)字〔2010〕第00008号文对华电宿州电厂核发了取水许可证。

2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主要内容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主要评估建设项目业主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和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及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影响。分析报告书提出的取用水量、取退水影响分析是否合理,取退水方案是否可行,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是否有效,进而对报告书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后评估要重点分析建设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取水水源、取用水量、退水量、退水水质及取、退水口的设置等是否相符;实际用水节水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用水定额、重复利用率等用水指标是否相符;实际运行中与报告书提出的削减取退水影响、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及补偿措施是否相符、是否落实了有关措施。差异较大或未予落实的,应当分析说明原因。

3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

3.1项目实际运行及取水情况

2003年华电宿州电厂一期2×600MW机组工程开始兴建,于2007年11月建成投产发电。一期工程2台机组于2009年经过机组的增容为2×600MW。一期工程化学补充水及工业用水采用新汴河地表水,取水口位置位于新汴河宿县闸上约1.5km处左岸。

华电宿州电池取水工程投运后,目前运转正常。2009、2010、2011年发电量分别是63.13亿kW·h、64.91亿kW·h 及69.28kW·h,年取水分别是1326.89万m3、1010.50万m3、1061.39万m3。

3.2项目实际用水情况

华电宿州电厂对用水情况实行了专人管理,值班人员每日记录公司用水管理情况,建立了用水台账。后评估报告对2009年实际用水量进行了水平衡测试,结果如下:总取水量2261m3/h,总用水量127850 m3/h,循环冷却水量119182 m3/h,工艺水回用量7974 m3/h,耗水量1471 m3/h,排水量790 m3/h。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72%,全厂排水率为34.94%,锅炉补水率为1.14%,单位发电量取水量为2.06m3/MW·h,略优于报告书评价结论。

3.3项目实际退水情况

华电宿州电厂一期工程共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出口、含硫废水处理设施出口、1#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口、2#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口和冷却塔排污水及雨水排口(即厂区总排口)4个排污口。其中前3个污水不外排,仅冷却塔排污水及雨水排口外排,外排废水日排放量为1400m3/d。

入河排污口设于黄涧沟、污水最终流入新汴河,2009年排放量约142万m3/a。主要污染物浓度符合淮委水政资〔2003〕504号文(批复)关于达标排放的要求。

3.4项目各环节废水处理情况

该项目主要废污水有:冷却塔排污水、生活污水、化学水处理酸碱废水和锅炉化学清洗水。根据各种废水不同性质,采取分类处理,处理后回收重复利用。相应的处理设施均建设完成,处理能力符合设计要求,部分排水达到排放标

准排放,机组投运以来未发生环保水污染事件。

3.5项目实际取退水影响分析

3.5.1取水影响

根据宿县闸实测径流资料的统计(1969~2011年),50%、75%、95%、97%保证率年径流量分别为2.091亿m3、0.946亿m3、0.413亿m3、0.254亿m3、0.174亿m3。本项目2009~2011年3年实际取水占不同保证率宿县闸年径流来水比例见表1。

表1 本项目取水占不同频率宿县闸(1969~2011年)来水比例表

由表1可看出,除特殊干旱年份外,本项目取水量占宿县闸来水较小,与报告书分析相符。

3.5.2退水影响

华电宿州电厂退水通过黄涧沟排入新汴河。根据退水水质监测情况,排水的水质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根据《宿州市水功能区划》,项目区的新汴河水功能一级区属于新汴河宿州开发利用区。二级功能区分为两部分:新汴河埇桥工业农业用水区以及新汴河宿州农业用水区从宿县闸至泗县104国道公路桥,长度83.7km,主要为沿河灌区提供水源。该区水质监测断面布设两处,分别在灵西闸上和泗县104国道公路桥,现状Ⅴ类水质。项目区主要退水为厂区雨水等,无论是水量和水质都满足环保部门批复的排放标准,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对水功能和第三者的影响较小。

3.6项目运行后实际节水情况

水资源论证报告中提出电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全面落实节水措施,采用先进的节水设备、节水技术和节水工艺,充分挖掘节水潜力,降低各生产工艺流程耗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外排水量,降低取用水量。

宿州华电实际运行中建立了《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节水管理办法》、《宿州公司年度用水总结和用水计划》,并按照安徽省水利厅要求按时上报了公司年度用水总结和用水计划。节水工艺主要体现于凝汽器冷却水采用开式循环冷却设计,建设双曲线冷却塔实现高浓缩倍率节约用水,部分工业冷却用水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且工业水排污水经处理后作为除渣系统补充水、栈桥冲洗、煤场喷洒、定排冷却、主厂房杂用水、栈桥暖通除尘、干灰加湿、干灰场喷洒等用水,确保了水资源最大限度的重复利用。部分剩余排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至黄涧沟。同时电厂方面定期检查节水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

3.7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批复执行情况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和各项审批文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对照见表2、3。项目实际建设和运行中,采纳了多项报告书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时间和技术的限制,仍有部分措施未能落实,未落实部分厂方计划在后续工作中逐渐完成。

表2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建议执行情况

表3 行政审批意见落实情况

3.8针对报告书后评估

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所在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项目的取用水和退水方案,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方法正确,内容丰富,报告书结论与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较为一致。

3.8.1取水方案评估

报告书建议的取水量偏大,报告中项目一期所需水量3066万m3,实际上年取水量仅1000万~1300万m3,远远

小于报告中项目一期所需水量。

3.8.2用水方案及节水措施评估

报告书中提出的用水过程和水量平衡计算式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计算,方法正确,结果合理,用水指标符合设计规范中的节水要求。实际运行中,华电宿州电厂积极落实节水措施,采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用水效率,并进行技改措施。实际投产过程中各项用水指标均小于设计用水指标,说明项目实际用水水平优于报告书中的设计情况。验证了报告书中提出的节约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3.8.3退水方案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评估

项目实际退水水质以及退水口的设置与报告书提出退水方案基本一致,且优于报告书中提出的状态,目前各项水资源保护措施运行良好,退水水质均能达到批复要求。说明报告书论证结果真实可靠,提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合理有效。

3.8.4存在问题

该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仍存在一些亟需完善的地方:报告中项目需水应重新论证项目需水量;报告书中缺少对水资源和纳污能力累计影响分析。

4 结论

结合对安徽华电宿州电厂一期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的现场勘查,分析运行过程中项目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影响,核实安徽华电宿州电厂对论证报告书和取水许可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后评估工作为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审查、审批、监督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有助于切实加强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的监督管理工作,亟需进一步大力推行■

猜你喜欢

华电宿州报告书
福建漳州核电厂3号、4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公示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我觉得我很勇敢
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报告书的归档问题探讨
刘吉臻:怀揣家国的“华电”人
宿州诗群小记
居· 文化
Abstracts
建立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恩菲主持编制的“江苏敏安电动汽车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