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吉臻:怀揣家国的“华电”人

2019-06-11耿倩

科学导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华电第一课院士

耿倩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水流最静的地方也是它最深的地方。所以,人是否有才学,往往不会体现在高谈阔论上,而会浸润在他的举止风范里。

刘吉臻院士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穿着简单得体,言语恬淡简洁,脚步稳健从容,态度温和可亲。就如他最喜欢的师者身份,让人肃然起敬。那个16年如一日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的“华电”校长,那个亲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电力大咖,那个为中国新能源发展呕心沥血的工程院院士的故事,如冬之暖阳,瞬间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温暖着整个冬天……

院士名片:刘吉臻,1951年出生,山西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1年1月至2016年11月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现任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他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

1.喜欢“老师”这个称呼

“大家不要叫我刘院士,我就是一名老师,叫我刘老师就可以。也不要鼓掌,这是一名老师应该做的。”2017年9月25日,在华北电力大学控计学院的主楼礼堂,2017级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700人聆听了刘吉臻院士给他们上的第一课。长达半分钟的掌声,刘吉臻站起来示意学生停止鼓掌。

这是华北电力大学控计学院2017年秋季新生入学第一课上的一幕,也是刘吉臻第16年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他2001年起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第二年开始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2016年卸任校长,十几年来,唯一没变的就是给他专业相关学院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不难,但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很难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刘吉臻认为,电力的发展说到底还是依靠科技,依靠教育,依靠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发展电力教育?刘吉臻认为办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家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教育需要百年树人,教育是非功利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而企业更重技术和赢利。电力教育更需要百花齐放。电力教育要形成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终身教育等互为支撑的局面,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作用,共同支撑起国家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师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40余载的教师生涯,刘吉臻院士始终在育人的一线种桃种李,坚守着师者情怀。他对于如何把思政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融合起来、如何更好发挥专业课课堂和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名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有着简单质朴的看法:“只要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事,不管是专业课老师还是思政课老师,都应该努力去做,都应该坚持做下去。要像家里的长辈一样,鼓励年轻人自强自立,用心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时刻鞭策年轻人要在刻苦学习和踏实工作中锤炼自己,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2.创新其实并不神秘

近年来,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不断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在2016年5月31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创新”摆在了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的位置,全面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军号角。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创新、需要创新、崇尚创新,呼唤创新。大学作为国家和社会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源泉,肩负重大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华电”16年的“掌门人”,刘吉臻更是感慨万千。他说,作为高校,华电近年来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基地集聚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要素,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学校不仅聚集了一大批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还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并列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单位,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前沿科学的发展、行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创新成果的转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献。

刘吉臻常对学生说,创新并不神秘,但也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扎扎实实,扎根于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创业实践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在我们华电校园中,有不少同学已经走在了前面,在校期间就已经取得了优异的创新成果。能动学院的张衡同学,不仅学业成绩优秀,围绕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领域参研了国家‘863等大量高端研究项目,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他还把学习研究融入国家新能源科技扶贫行动,把太阳能光伏用电送至江西贫困地区、引入施耐德公司的资源送往边疆藏区;控计学院的张国强同学带领的团队,在国家‘精准扶贫、能源解困的行动中,利用学科专业知识,设计太阳能烘干设备,研发太阳能特色果业干燥及冷储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甘肃白银地区农村农户大量大枣的储存保质问题,这个‘阳光枣农的科技公益项目在为西部农村致富增收、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来自于深厚的积淀,创新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创新要有永不止步的信念,还要有另辟蹊径的勇气与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也更需要脚踏实地,把今天的学习实践和未来创新结合起来。

3.亲身见证电力发展

刘吉臻是改革开放40年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40年前,他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他完全没想到,我国的电力工业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到今天。

40年前,中国电力装机约6千万千瓦,现在接近17亿千瓦,而美国的电力装机还不到12亿千瓦。“改革开放这40年,就拿数据来看,我国电力的发展真是开天辟地、前无古人。”刘吉臻说,“特高压技术发展在电网领域最具代表性。”

刘吉臻表示,特高压电网在实现西电东送、保证东部地区用电需求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大范围的能源资源配置需求不断加大,电网电压等级逐渐提高,电网技术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建成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容量已经超过1亿千瓦。从未来发展来看,他认为,特高压技术仍然是电力行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向。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已经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技术的快速提升和进步,在能源电力行业有许多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自主化。我国在向电力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愈发自信——我国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实现了自主化;世界最大容量的水电装备实现了中国制造;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实现全球领先,还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控制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核电技术,都是值得骄傲的重大成就。

当然,刘吉臻也坦言,我国电力行业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一些关键电力装备,包括电力系统的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电力变换、整流装备等还依赖进口。

刘吉臻认为,“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我们谈今天的巨大成就,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孤芳自赏。我们应该在看到成就的同时,更加清晰地看到短板、危机和不足,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从而迈上更高的台阶。”

4.山西转型“点”很关键

作为能源大省,建国以来山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优质资源,在现在这样一个能源变革和转型发展的时代,以煤炭为重要经济支撑的山西受到了冲击,转型任务艰巨且紧迫。

刘吉臻院士在采访中建议,山西要认清大势,积极主动去推进能源转型,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力点,作出合理的规划部署。他说:“能源革命不是轻轻松松洗一个温水澡就能完成的事儿,要经历一些艰难曲折,要有更坚定的决心,出台更有力的举措。比如在新能源利用開发方面要力争走在前面。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清楚自己做了多少,在全国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二是在新能源技术、新能源产业、新能源应用示范以及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方面,要形成属于自身的产业优势。按照2030年10万亿度电的需求,未来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储能产业会出现大的增长,认清能源变革的趋势,瞄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态势及整条产业链,按照已有的优势,找准自身位置,抢占一席之地。只有如此,才能紧跟能源核转型发展的脚步,也才能在新一轮能源转型中不至于处于被动和落后地位。”

在山西还有很多传统思维认为:山西还要挖煤,然后将其进行发电,进行输送。刘吉臻认为,这种观点20年前行得通,如今根本行不通。况且山西煤炭多是优质煤炭,也不适合用来发电。因此,如何提升山西优质煤炭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2030年我国的光伏和风电装机要达到18万亿千瓦,是今天的6倍,发电量达到2.8万亿度千瓦时。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能源革命,这也是中国能源禀赋所决定的能源革命路径。“这些年我国的风电、光伏发展迅猛,为世界第一,但是弃风、弃光也很严重,要实现我们国家的绿色能源,瓶颈不是我们没能力建设绿色能源,而是没能力消纳绿色能源。”刘吉臻认为,解决能源问题,适应能源变革,有很多种方式。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是根本途径,通过开发新能源电力,构建能够消纳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新一代新能源电力系统,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再电气化。

猜你喜欢

华电第一课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上好“开学第一课”
毕业第一课:钱钱钱钱钱
科学第一课
建立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小狮子的游泳第一课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