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4-02-26刘冬梅

教育观察 2014年29期
关键词:译林笔者教学内容

刘冬梅

(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吉庆小学,江苏南通,226691)

一、认识兴趣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二级目标中这样描述:“能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兴趣;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东西,学得快乐呢?

(一)如何让教学内容有趣

1.适当进行文本重构

有些教学内容前后脱节,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欲望,需要教师进行文本重构,从而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案例1

《译林英语》3B Unit 7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Cartoon time ,Sound time和Song time。教学主要目标是: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Cartoon time里的生词句型,能体会字母m的发音[m],会唱歌曲On the farm。这三个板块前后脱节,如果单纯地按照这三个板块教学,学生必然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创设相应的语境,激发学习兴趣则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有的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教学需要进行了文本重构。该教师是这样设计的:Tom妈妈今天过生日,Tom请同学帮自己为妈妈做几件事,给妈妈一个惊喜。Tom的同学都非常乐于助人,和Tom一起完成很多事情(包括:1.Do farm work: pick fruit and feed animals;2.Sing a song: On the farm;3.Prepare a show: Cartoon time;4.Make a gift:Sound time)。在帮助Tom的同时学生自己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2.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

教师要将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畅所欲言,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位教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案例2

《译林英语》4A Unit 6 At a snack bar(story time)第一课时主要是围绕Helen、Mike和爸爸在“snack bar”点餐的这一情景而展开。这一课涉及的主要句型是“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Anything else?”,主要单词是“Hamburger”等食物。本课内容比较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所以在接下来的拓展部分该教师在学生表演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设其他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语言进行输出。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创设了诸如公园野餐、服装店、生日聚会等场景。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编,适当加入个性化元素。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积极参与,课堂妙趣横生,高潮迭起。

3.使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

“最佳挑战度理论”(Stepik,1988)指出,那些容易完成、不能积极地促进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学习任务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而那些难度适中、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学习任务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笔者曾经观摩过《译林英语》3A 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课堂。

案例3

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三个闯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如何让学生感兴趣

1.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

传统课堂里总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总处于一种主导地位,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呢?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只需要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其他的放手交给学生就可以了。

案例4

《译林英语》4B Unit5 Seasons story time 主要涉及一个语言知识点:go +动词ing构成方式。笔者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能总结并归纳动名词的构成方式。首先通过短语首个单词组词,归纳学生所学的一些短语,如:have (have lunch,have dinner),play(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引导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和学习的新知识对比。然后引出go直接加动词ing(go boating,go climbing),让学生自己观察三组词组的区别,这样学生就能发现其差异。接着笔者让学生翻译词组(去溜冰,去滑雪),有些学生翻译成“go skating”“go swimming”。另一些学生由于提前预习了课文,因此能翻译正确。这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go+动词ing构成方式。学生组内交流观点,很快观察并总结出动名词的三种构成方式。

课堂上只有把主动权留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才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我知识。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身处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多媒体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如教学3B Unit 7On the farm 这一课利用多媒体能够让学生听到动物的声音、看到动物的样子,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大幅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不仅能够轻松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提高其课堂注意力。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Songs,chant,rhyme…”,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游戏。

案例5

如在教授《译林英语》4B Unit 7 What’s the matter story time 这一课时,笔者结合课文重点句型和学生心理特点创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chant:

Matter,matter,what’s the matter?

Hungry,hungry,I’m hungry.

Matter,matter,what’s the matter?

Hungry,thirsty. Hungry and thirsty.

在教授的同时,笔者还给chant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和轻快的节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自己也能创编出顺口易读的chant:

Matter,matter,what’s the matter?

Tired,tired,I’m tired.

Matter,matter,what’s the matter?

Tired,sad. Tired and sad.

这一环节中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响应,营造了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三、小结

激发兴趣绝不是追求华而不实的课堂,它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科学习。激发兴趣一定要以生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每一堂课的兴趣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兴趣的长久保持。

[1] 吴雁,应丽君,王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率研究——一份实证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8).

[2] 江峰.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7).

[3] 温春蕊.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7).

猜你喜欢

译林笔者教学内容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