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声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刍议

2014-02-24罗爱主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表现力音色旋律

罗爱主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儿童合唱队》一书中说:“艺术的精髓并不是技术而是心灵。一旦心灵可以毫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便能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效果。”确实如此,有情感的音色就像一股令人沉醉的芳香,丝丝入扣,沁人心脾。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情感内容较单薄等原因,导致无法深入理解和把握歌词意境、旋律、风格等特点,因此,尽管合唱队员音准、节奏无懈可击,却很难唱出作品的韵味,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那么,在合唱教学中怎样去引导学生有表现力地歌唱呢?

一、挖掘背景底蕴,把握歌曲意境

每首歌曲都蕴藏着词曲作家的深情厚谊,凝聚着他们强烈的感情。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通过诠释作品的背景底蕴、发掘潜在的思想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自己的内心视觉银幕上创造出音乐形象,才能引发相应的情绪,并激起符合歌曲情绪的情感,通过歌唱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然而,在演唱中如何正确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的情感布局,生动地塑造音乐形象,难度较大。

笔者曾在教唱拉丁文《Laudate Pueri》三声部合唱曲时,有深刻的体会。由于语言的障碍,学生无法从歌词中获得最直接的情感感受,更何况深入歌曲内涵、意境的体验。为了让学生理解这是一曲世人颂赞天主的赞美诗,我们合唱队的指导教师通过查阅资料翻译了歌词。但是仅靠语言的描述还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徒对至高无上的天主的敬畏和虔诚,于是,我们想方设法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圣诞节的情境,通过联想,去感受这个神圣而快乐的气氛,再借助多媒体视听,感受教堂圣诗班献诗时庄严而神圣的场景。在这样的启发下,引导学生歌唱时,让他们联想到这些画面,并把这一幕幕的情景带到自己的歌声中去。

二、体验音乐要素,培养认知能力

人的内心情感总会随着音乐的律动而起伏:上升的旋律使人情绪高涨,下行的旋律使人宁静悲伤;密集的节奏让人激动,甜美的音色让人舒展……一首完整的合唱曲,旋律就像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样,有舒缓的中声区、低沉的低音区,有富含张力的高音乐句,有经典的华彩乐段……任何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都是通过各种要素来体现的。因此,我们积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音乐要素的耳朵,能感知旋律的节奏、音色、力度、速度、和声、调性等要素所表现的音乐内容、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把音乐同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从而理解音乐的内涵。学生在不断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增强了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及各种音乐要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艺术表现力的把握。通过这样长期不间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对提高学生的歌唱表现力非常关键。

例如三声部歌曲《闲聊波尔卡》,歌曲情绪极为活泼且富于弹性;在44至47小节中第二拍一定要用保持音来唱出弱拍重音,并伴以突出弱拍支点的半音进行,获得无比俏皮的效果;接着B段与A段在调性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处理得要比较轻巧,中高声部与低声部有局部的呼应,力度要轻些,像说悄悄话似的;100小节起进入了发展段落,以4小节为一环进行调性模进,这种调性的发展既活跃了音乐情绪,又形成了色彩的变化,通过明亮而富于弹性的音色去描绘各种不同姿态的人群……在丰富的音乐要素感悟下,学生演唱时的音色就慢慢地生动自然了,令人耳目一新。

三、运用歌唱技巧,发展歌唱潜能

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合唱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表现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一首好的合唱作品,必须由词曲作家的巧妙构思、创作与合唱队精湛表现来共同完成。也就是说,乐谱的音符需要歌声给予生命的火花。在演唱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作曲家的思想,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补充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给作品赋予新的意境。歌曲的情绪表现需要表情、眼神的烘托,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及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情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和合唱队员运用一定的歌唱技巧,在歌唱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情感性、音乐性、技能性的高度统一。

比如《撒尼少年跳月来》这首经典的合唱曲,每个音符无不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情绪:每个乐句起句的附点节奏表现出一种动感;四度、六度音程勾画了跳跃;在三声部“赛啰尼赛罗……”处,中、高声部以平行三度和声发展,舒展的旋律唱起来是那样的空旷辽阔,低声部则以“××× ︱××︱”节奏反复进行,让歌声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肯定和自信,结束句的三个休止符巧妙地增添了一种轻盈和俏皮。音乐的情绪情感就这样巧妙地、意味深长地蕴含在每一个奇妙的音符里。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完美的音乐审美意识、高雅的音乐审美趣味、流畅的歌唱技巧,才有可能真正表达歌曲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释放,有助于学生在再创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儿童在小学阶段是想象力和感受力最丰富的时刻,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予以启发,这对未来有极大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多点思考,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特征,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带学生真正用内心深处的灵魂去谛听那些超越时空的音韵,去追寻那些隐含在作品深处的意蕴,让灵动而美丽的歌声在学生的心里摇曳而生……

(浙江省慈溪市慈吉小学 315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力音色旋律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给你的信
纤变墨画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