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诗词的格律透视

2014-02-22赵克勇

关键词:押韵

赵克勇

[摘要]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毛泽东诗词进行格律透视,有助于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实事求是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理解其押韵、平仄与对仗的美学价值,从而把学习毛泽东诗词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押韵、平仄与对仗 毛泽东诗词 格律分析

毛泽东在其戎马倥偬、日理万机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多,但却熠熠生辉的格律诗词,成为我们学习、鉴赏、研究、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些读者在学习毛泽东诗词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如有的诗词明显感觉不能押韵,有的好像于格律稍有未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部分读者的一种误解。总的说来,毛泽东诗词在格律方面是相当严谨的。他生前虚怀若谷,多次请求名家或身边的人帮助修改和指正。由于格律诗词是绽放于古典文化土壤中的一朵奇葩,它难免带上深厚的古文化气息。所以,我们要学好弄通毛泽东诗词,就应该对诗词格律知识有一定了解。为达此目标,我们有必要对毛泽东诗词格律进行一番透视,以加强对其规律性的认识。

一、读音与押韵

我们在朗诵毛泽东诗词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格律诗词是以古汉语音韵系统作为发音标准的。如果我们按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来朗诵毛泽东诗词,必然在读音与押韵上陷入困惑与迷惘之中。

(一)仄声平读

1.[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洲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甚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此诗中“饮茶粤海未能忘”的“忘”应读wáng;“风物长宜放眼量”中的“量”应读liáng。究其原因,是因为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不能押仄声韵之故。

2.[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此诗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教”应读jiāo;“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看”应读kān。

(二)kàn(看)与kān(看)

“看”字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是一个有趣的语音现象。一个简单的“看”字,它在此要读kàn,在彼却要读kān。究竟哪儿读kàn,哪儿读kān,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此诗中“冷眼向洋看世界”的“看”处于平声字位上,应读kān,其诗谱为+ | — — — | |。

2.[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上阕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换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此词中“险处不须看”的“看”处于平声位,应读kān,其词谱为| | | — —。

3. [念奴娇·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廓。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翻覆。

此词上阕“背负青天朝下看”之“看”应读kàn,其词谱为| | — — —| |。下阕“试看天地翻覆”之“看”应读kān,其词谱为+ — + | — |。

4.[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此诗中的“暮色苍茫看劲松”之“看”处于仄声位,应读kàn,其诗谱为+ | — — + | —。

5.[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此诗中“巡天遥看一千河”之“看”处于仄声位,应读kàn,诗谱为+ —+| | — —。

6.[沁园春·长沙]上阕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此词中“看万山红遍”之“看”处于仄声位,应读kàn,词谱为| | —— |。

7.[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此词中“今朝更好看”之“看”处于平声位,应读kān,词谱为— —||—。

7.[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此词中“战士指看南粤”之“看”处于平声位,应读kān,词谱为| |— — — |。

(三)以古音入韵

1.[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在读音上使读者感到困惑的是,上半阕中“中国”的“国”与“南北”的“北”,下半阕中“知何去”的“去”与“游人处”的“处”到底押韵不押韵,如果它们押韵的话,怎么读音?按普通话的标准读来,“国”与“北”、“去”与“处”肯定不押韵,但它们是按古音韵发音的,“国”与“北”同属入声部[十三职]部。入声部属于古四声,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个声部,当然也就没有这一声调符号。为着叙述的方便,我们有必要设立一个入声调符号“^”它的音值比阴阳上去四声都要短促,大概相当于一个八分音符的音值。它的音位比阴平低半间,介于阴平与去声之间。现在我们回到“国”与“北”的注音上来,我们用汉语拼音法为其注出古音则为,“国(gwe)”,“北(be)”,你看,两个字音里都含有韵母(e),它们押韵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再看“去”与“处”。在《词林正韵》中,“去”与“处”同属[六御]部,均读qu,所以,它们是押韵的。

2.[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上阙“白”与“迫”押韵,“白”读“be”,“迫”读“pe”,下阙“去”、“处”均读“qu”。

3.[碟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有读者认为此词押韵欠严谨。按普通话朗诵,上下阕皆拗口难入韵,但全词是押入声韵的,在《词林正韵》[十药]部都可找到“恶、缚、角、略、跃、鄂、落”的出处。因此它们的读音依次为“wo、bo、guo、lio、wo、luo”,因此,全词的押韵十分规整,基本上一韵到底,这就是古音韵的美学韵致所在。

4.[恋奴娇·昆仑]上阕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此词“谁人曾与评说”句中“说”应读“xue”,它与“阅尽人间春色”的“色”,与“搅得周天寒彻”的“彻”,与“人或为鱼鳖”的“鳖”为同一组入声字押韵。

(四)隔阙遥押

毛泽东诗词在押韵时有一种隔阙遥押现象。所谓隔阙遥押,就是上阙中的某一韵脚字不能在本阙入韵,却与下阙同一句位上另一韵脚字遥相呼应,共同形成一个新的韵部,因此,我们把它叫做隔阙遥押。请看下面的例子。

1.[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此词上阙“我自岿然不动”的“动”按古音读dèn,与下阙“报道敌军宵遁”的“遁”形成隔阙遥押。

2.[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此词上阙“要向潇湘直进”的“进”与下阙“霹雳一声暴动”的“动”形成隔阙遥押,都读dèn。

二、平仄与对仗

(一)诗式

在毛泽东12篇13首七律诗中,实际上只有两种形式,即平起首韵式和仄起首韵式。属于平起首韵式的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登庐山]、[七律·答友人]、[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属于仄起首韵式的有:[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冬云]、[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格律诗是必须讲究对仗的,下面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展示平起首韵式的诗谱排列方式与对仗关系。

1.平起首韵式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 — + | | —— a

百万雄狮过大江。 + | —— + | — b

虎踞龙盘今胜昔, + | + —— | | c

天翻地覆慨而慷。 + — + | | —— a

宜将剩勇追穷寇, + — + | + — | d

不可沽名学霸王。 + | —— + | — b

天若有情天亦老, + | + —— | | c

人间正道是沧桑。 + — + | | —— a

平起首韵式诗谱的表现特征:一是同谱现象突出,a句分别出现在1、4、8句位上,b句出现在2、6句位上,c句出现在3、7句位上;二是颔颈二联对仗严格。所谓对仗,包含两层涵义,一是诗谱的平仄对立,二是诗句的词型对应,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如“虎踞龙盘”对应“天翻地覆”,“宜将剩勇”对应“不可沽名”,“追穷寇”对应“学霸王”。在诗谱上则表现为纵横向上的平仄相间关系。

虎踞龙盘 | |——

天翻地覆 ——| |

宜将剩勇 ——| |

不可沽名 | |——

2.仄起首韵式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 |—— + | — b

故园三十二年前。 + — + | |—— a

红旗卷起农奴戟, + — + | + — | d

黑手高悬霸主鞭。 + |—— + |— b

为有牺牲多壮志, + | + —— | | c

敢教日月换新天。 + — + | | —— a

喜看稻菽千重浪, + — + | + — | d

遍地英雄下夕烟。 + |—— + | — b

与平起首韵式一样,仄起首韵式的诗谱排列为b、a、d、b、c、a、d、b,也呈现1、4、8\2、6\3、7\5的格局。同时,颔颈二联在对仗上也呈现平仄相反,词型相同的鲜明特征,即

高天滚滚 ——| |

大地微微 | |——

独有英雄 | |——

更无豪杰 —— | |

(二)词中对仗

词的对仗没有格律诗那么严格,比较宽松自由,实际上是一种对偶。

1.平仄对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 |

山头鼓角相闻。+ —| |——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 |

更加众志成城。+ —| |——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另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中也有平仄对

军叫工农革命,+ |——| |

旗号镰刀斧头。—|—— + —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 |

农民个个同仇。+ — | | ——

秋首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2.平声对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 |——

今又重阳, + |——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 |——

胜似春光, + |——

寥廓江天万里霜。

3.仄声对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

喇叭声咽。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 —— |

残阳如雪。 + —— |

[参考文献]

[1]刘汉,舒欣.毛泽东诗词对联集观[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2]臧克家,周振甫.毛泽东诗词讲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3]黄志浩,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4]羊春秋,等.历代论诗绝句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贵州茅台学院 贵州仁怀)

猜你喜欢

押韵
为什么押韵的句子听起来特别舒服
押韵小精灵
诗词格律中的“韵”
Dramatic
Hickory, Dickory, Dock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呱呱童谣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
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