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天长河——汉字五千年

2014-02-20

神州学人 2014年2期
关键词:许慎汉字文字

《说文解字》:“源,水泉本也。”

汉字的源头在哪里呢?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相信:汉字是圣人创造的。

造字的圣人名叫仓颉,是华夏始祖黄帝的史官。为了感念他的功绩,早在1800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立庙祭祀。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面,就明确地说,‘黄帝之史仓颉始作书契。这句话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第一,说明他是黄帝时代的人;第二,他的身份是一个史官;第三,是从他开始作书契,书契也就是对文字的一种称呼,另一种称呼。”

史书记载,仓颉“四目重瞳”,就是说他长着四只眼睛,这大概是强调这位圣人具有异乎寻常的观察力。因为具备了这样的观察力,所以仓颉能从鸟兽的蹄印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汉字。

当汉字被创造出来时,天地鬼神都震动了,所谓“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

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任何一种文明的发育期,先民们总是将重大的发明创造归结到某位具体的神或圣人身上,实际上,这些神圣只是那个时期文化的代表者。

既然“仓颉造字”是一种神话,那么汉字最早诞生在哪里?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王震中:“说到汉字的起源地,我们根据考古发现,有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有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有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在这些文化里面,所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或者是玉器上的刻划符号,都认为跟我们后来的甲骨文这个系统,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这个时候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而在此之前一定有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

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陈列着几尊灰陶制成的、刻有神秘符号的酒器。它们烧制于5000多年前,公元1979年在山东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其中一只陶尊的腹部,刻着这样一个符号:上面是圆圆的太阳,下面是五座连在一起的山峰,中间的部分,学者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火焰,有人认为是一弯明月,还有人认为是一只大鸟。虽然对图案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大家都认为这个符号应该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李学勤:“现在我们知道,它不但在山东莒县、诸城这些地方出现,它在南京也出现过,在安徽也出现过。而且同样的符号,在不同的文化里面也会出现,因为在良渚文化,甚至浙江,它也会出现。”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学中心教授栾丰实:“那么就是说,它刻画这个图像,它所代表的含义,它所代表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族群和人群里面,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我们认为,像它这种就可以叫文字。”

历代学人的探索,艰难、曲折而扎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有关汉字产生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长江、黄河流域的推论,在学术界逐渐成为共识。

安阳小屯村位于河南省的北端,洹水从村子的东北部流过。从1928年开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考古组,在小屯先后进行过15次考古发掘。

1936年3月12日,考古组决定在这一天结束小屯的工作,下午3点,工作人员王湘开始清理村北的一处灰坑。这个灰坑已经发掘过一次,只是例行检查一下有什么遗漏,当他铲去坑底的一层黄土之后,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片片的甲骨密密麻麻地拥挤在一起。由于岁月久远,龟甲和兽骨板结成了一根高2米,直径1米,重达6吨的甲骨柱。后来雇佣了64个杠夫,化了2天时间,才将这些甲骨运到5公里外的安阳火车站。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当时编号叫做127,后来就简称为127坑,在这里出土了17000多片甲骨。这个数字是后来到了南京以后,把它剥离出来以后才知道的。当时很惊奇,从殷墟发掘,1928年就开始调查,1929年春天正式发掘以来,15次发掘,13次发现了甲骨文,这是唯一一次数量最多的。”

一代一代考古学家,经过80年的整理和辨识,那些消逝了3000多年的岁月复活了。

在商代,生活在都城中的人们,每天迎着太阳出门,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圆圆的“日”字,低下头就可以瞅见“手”和“脚”,从水中的倒影或铜镜中可以看到“面”和“目”。一只手握着毛笔站在大街旁,这就是甲骨文中的“建”字。这只手很可能属于一个正在规划大工程的建筑师,也许远处的那些“宫”殿,祭祀祖先的庙堂“享”,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现在,建筑师不得不从路中间让开,一个赶着牛的“牧”人走了过来,牧人的身后可能是一乘由4只手抬着的肩“舆”,拥挤的街道难免会发生冲撞和争执,也许就在街边上,两个披头散发的人扭打在一起,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斗”殴事件。夜晚,临街的两扇大门被轻轻地关上,每“户”的人都渐渐进入梦乡。银色的“月”光均匀地铺在陶制的圆“窗”之上。几乎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都是细腻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凝结而成的果实,每个字都值得用画框镶起来存留观赏。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教授李民:“这个问题也是我长期考虑的,它为什么在民间的墓里头,在一般的遗址的墓里头没有发现甲骨文。因此,现在有人就说了,说这个甲骨文那是档案。甲骨文,具体说它在商代是用于什么,现在别的问题我们都说不清楚了。但是起码说,它是一种重要的占卜的记录。”

占卜的方式大约是这样的,首先将龟甲或者牛骨修整好,然后在背面挖若干椭圆形凹槽,接着将燃烧的木头紧紧抵住凹槽,由于急剧受热,龟甲和牛骨会产生许多裂纹,占卜的结果就依靠这些裂纹来判断。汉字中的“卜”、“兆”,就源于这种裂纹。殷人往往会把何时、何人,问卜何事,以及占卜的结果,全部用文字刻写在占卜后的龟甲和牛骨上,所以这种文字也叫“甲骨文”。

踏着宗族的阶梯,商王走进了自己的宫殿。在这座宫殿中,庄重的祭祀和诚惶诚恐的占卜是最神圣的礼仪,也是将整个王朝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与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汉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借助汉字,自然的血缘关系被提升为神圣的仪式和信仰。中国最初的国家就是在这种仪式和信仰上建立起来。这正是后来华夏民族文字崇拜的源头。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作为基本的文化常识,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承着。但在童年和青春期,汉字却不能给创造它的劳动者带来福祉。已有的考古学事实告诉我们,原始的汉字出现在祭祀的神器上,成熟的中国文字产生在宫廷中。即使我们今天无法见到的,那些写在竹简和木牍上的商代文字,其使用成本也不是普通劳动者所能承受的。

但是汉字一旦长大成人,就不会再蜷缩于宫廷中和祭坛上。

“二月辛已,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家信木牍·战国)这是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家信,两版写满文字的木牍,距今已有2200年,写信的名叫“黑夫”,他在信中提到的“惊”,很可能是亲兄弟,他们是秦国的普通士兵,跟随大军远征楚国。

虽然在这封信出土之前,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难以计数的先秦古文字,但是它们全都是官书史册、圣贤典籍,像这封普通人所书、传递普通情感和需求的家书还绝无仅有。正是因为这样,在汉字的历史上,这些文字才显得弥足珍贵。它表明汉字已经从祖先、王权的高天,向世俗的平地缓缓流淌。这种伟大的转变,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曲阜孔庙,传统中国最神圣的地方,至高无上的皇帝到此都要顶礼膜拜。在大成殿中,悬挂着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万世师表”的匾额。孔子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老师,但他是第一位把知识传授给平民百姓的“先生”。

陕西师范大学汉学院教授赵学清:“在孔子之前,老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候,由于宫廷权力的失落,所以教育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孔子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大约从30岁开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私家讲学”的先河。据说,杏坛是孔子授业的地方,也许这里就是汉字流向民间的源头之一。

汉字以及汉字承载的知识在民间的传布,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也是最辉煌的“诸子百家”的时代。每一位开宗立派的学者,都会一一座属于他的“杏坛”,汉字从这一座又一座的“杏坛”流向更广阔的天地。但是随着书写者的增多和书写工具的演变,汉字本身的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变化着。

1965年12月,山东省侯马市东郊,出土了一批写满文字的石片和玉版,字是用毛笔蘸着朱砂和烟墨写成的,经过辨认和研究,考古学家认定,这是春秋晚期晋国的官方文书。这些文书是用来记录诸侯国间结盟誓词的,因此,考古界把这些文书称作“侯马盟书”。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李勇:“侯马出土的盟书,一共有5000多件,其中有可辨识文字的就有500多件,总字数在3000多个字,除去重复的,单字就有500个,这批珍贵的文物为研究东周文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在“侯马盟书”中,“敢”字就有90多种写法,而“嘉”字的写法超过了100种。为了书写便利,每个执笔者都在根据自己的喜好,简化汉字。而这一点,也毫无例外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和兵器上。

中国文字学的鼻祖,东汉学者许慎对当时的描述是,七个诸侯国各自为政,废弃礼乐,从而导致天下“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汉字将怎样度过这段混乱的历史呢?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借助“商鞅变法”后100多年里积攒的力量,并吞六国,江山统一,为汉字的规范和统一提供了必须的政治环境。

公元前223年,廷尉李斯奉诏整理六国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规定了统一的书写系统——小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平安:“第一个方面是对于原来单字也好,合字体也好,对它们的写法进行规范,就是把它们的写法固定下来,这是一个工作;第二方面,就是把每一个字的字式固定下来,就是一个字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把它统一起来;第三方面做的工作,就是改变某些字和词的配置关系。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小篆就成了一种更加严密的文字系统。”

公元前223年,在始皇帝昭告天下的文告中,将“书同文字”列为自己最显赫的功绩之一。这是“文”与“字”合成一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汉字的长河中。此后在汉字统治的疆域中,虽然仍并存着数以百计的方言、子方言,但天南地北的人写一样的字,读一样的书,承接一样的历史经验。

统一文字,将不同的族群焊接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随着岁月的变迁,朝代会土崩瓦解,天下会分分合合,甚至汉字的形态仍然会发生变化。但是“书”必同“文”,成为汉字顽强坚持的原则。

在中国历史上,秦代只是一个奠定基础的短暂王朝。在中国文字史上,产生于秦代的小篆也注定只能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字,几乎就是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小篆就不得不面对被取而代之的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汉学院教授赵学清:“因为从使用字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希望文字这种工具能够使用起来更加简便,因为小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写。”

小篆虽然是秦王朝规定的标准字体,但小篆曲线多,写起来好比作画,熟练使用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秦朝大多数的官吏都是凭军功获得提升,缺乏文字知识的训练,再加上天下一统后,政府文书的数量急剧增加。于是,秦朝的下级官吏开始简化小篆,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出现了。

这个过程在汉字发展史上被称作“隶变”。而秦代也被认为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天树:“就是古文字阶段,它从甲骨文开始算起,它还是保持着一种象形的原则,就是它一般的字体还是比较接近,没有抛弃象形的原则。但是隶变以后,它就把这个原则大概抛弃了。它一般是解散这个篆体,把原来‘随体诘诎,画成其物的象形的这种手法抛弃了,就把汉字变成了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变成笔划化。另外,变成方块的这种汉字。”

公元前203年,昙花一现的秦帝国被汉王朝取代,新王朝使用汉字的人们,将前人笔下略显粗糙的秦隶提升出了汉字应有的庄重和气度。

到汉武帝时,隶书完全成熟,此时汉字的数量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也由最初几个孤孤单单的契刻符号,汇集成了众多兄弟姐妹的庞大家族。但是随着数量的膨胀,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变得迫在眉睫。汉字是靠补贴的字形来区别字义的,随着新概念的不断出现,新字被不断地造出来,有限的记忆如何才能区别无限增长的汉字呢?

公元100年,即东汉永元12年,在河南漯河的这个小村里,一位名叫许慎的学者,开始撰写一部关于汉字的书,书名叫《说文解字》。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天树:“《说文解字》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字典,它把原来一盘散沙的汉字,通过分析它的字形结构,把1万多个汉字归到540个部首的下面,这个应该讲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样一来,整个中国汉字就可以检索了。”

部首的整理使识别汉字变得简单,因为所有的汉字几乎都是由这些基本的造字部件组成的,只要掌握了基础的造字部件,实际上就掌握了记忆所有汉字的钥匙。一直到今天,汉字检索沿用的依然是许慎创造的方法。那么,许慎为什么会产生将汉字系统化的意识呢?

公元前191年,西汉政府废除了秦始皇的禁书令,允许民间藏书。于是,一些消失已久的古籍逐渐浮出水面,并因此而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叫“古文经学”。

47年后,曲阜孔子旧宅的一段围墙被意外毁坏,一卷用古文书写的《尚书》及大批竹简重见天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鲁壁出书”。

到许慎生活的时代,今古文之争愈演愈烈,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谁来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执呢?历史的重任落在了许慎的肩上。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宁:“那么这一部书(《说文解字》),一方面从客观上反映了汉字发展到东汉以后,它的总体构形面貌描绘了它的系统,同时这本书有了540部,就是把汉字又作了一番整理,让它既能够查检,又能够讲解。然后,每一个字,它都通过本意去跟经典挂上钩,这样就达到了经典还原的目的。”

政治稳定和持续200年的经济增长,使汉朝在文化上表现出空前的自信,读书人处处表现出一种总结前人开创未来的非凡气度,《说文解字》实际上也是这种时代气质的表现。正是经过汉代儒生们的整理和修订,陪伴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方块字终于成为一个稳定而规范的文字体系。从那以后,不论岁月如何变迁,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汉字这个称谓再也没有改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始终能从这个响亮的称谓中,重温华夏子民的荣光!

今天,许慎静静地长眠在故乡的这片绿荫中,距离许慎墓200公里远,就是著名的黄河龙门。

汉字5000年的历史,就像这条伟大的河流一样,在源头,生活在广阔地区的先民们,艰难地将点点滴滴的刻符,汇集成数以百计的涓涓细流,伴随着汉字的逐渐丰盈,中华民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从商代一直到汉代,长达1000多年,汉字进入了自己历史的晋陕大峡谷。但是就像黄河注定要汇入大海一样,汉字也注定要向更广阔的人群奔涌!

经过2000多年的创造和积累,汉字终于飞越壶口,来到龙门,在这里,它挣脱了自身生长的矛盾和冲突,以一种稳定的形态傲然人间,就如同它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一样,面对无限的天下,面对无尽的时间,既浩浩荡荡,又从容不迫!(选编自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摄制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猜你喜欢

许慎汉字文字
许慎文化园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