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甲基-3-丙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催化合成酯的研究

2014-02-19石月丹徐凛然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戊醇丁酯酯化

王 楠,石月丹,徐凛然

(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12)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简称ILs)又称为室温离子液体(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简称RTILs),是室温下呈离子状态的盐类物质[1,2]。具有不挥发、不氧化、强极性、对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有很好的溶解性等特性,被广泛用于代替易挥发化学溶剂的环保型溶剂[3]。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催化剂或助剂在合成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表现出了良好的竞争优势,为绿色催化过程的设计及实现提供了基础和技术参考[4]。

异丁酸异戊酯呈杏子和桃子似香甜味,是我国GB2760-9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菠萝、桃子、杏子等型香精[5],在国内外早就被用作水果型香精的调和剂用于食品工业中,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产品[6]。同时由于异丁酸异戊酯对人畜基本无毒,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可作为一种绿色的有机溶剂使用[7]。异丁酸丁酯是无色液体,具有很强的似新鲜的苹果和菠萝的香味。天然品存在于罗马母菊精油中,主要用以配制苹果、菠萝及浆果类型的香精,是我国GB2760-86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也可以用在制药工业中[8]。酯类合成过程中常规使用的催化剂有硫酸,杂多酸,固体超强酸等[9],但这些常规的催化剂存在着腐蚀性强,设备投资高,副反应多,污染环境,难以循环利用,产品与反应体系难以分离等缺点。本实验中采用1-甲基-3-丙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作为催化剂合成异丁酸异戊酯和异丁酸丁酯,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对设备腐蚀性小,且催化剂易于回收,对环境无污染。

1 实验部分

1.1 药品与仪器

药品:异丁酸(C4H8O2,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异戊醇((CH3)2CHCH2CH2,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丁醇(CH3(CH2)3OH,分析纯),沈阳市华东试剂厂;甲苯(C6H5CH3,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乙酸乙酯(CH3COOC2H5,分析纯),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1,3-丙磺酸内酯((CH2)3OSO2,分析纯),梯希爱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仪器:RE-52A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FA1004A型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天平仪器厂;FT-IR3000型红外光谱仪,上海岛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WZS-1770127型阿贝折射仪,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1.2 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100 mL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0.05 mol N-甲基咪唑,0.05 mol 1,3-丙磺酸内酯和40 mL甲苯,在80℃下恒温反应2 h,减压抽滤,得到的滤饼用乙酸乙酯洗涤3次,然后置于100℃烘箱中干燥24 h,得到9.3 g白色固体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内盐[10]。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100 mL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0.05 mol 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内盐,加适量除盐水将其溶解后,室温下滴加3.3 mL 98%浓硫酸,滴加完毕,在90℃恒温反应2 h,旋转蒸发除去反应混合液的水,得到浅黄色粘稠液体[mimps][HSO4],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于75 ℃ 干燥 3 h[11]。

1.3[prmim][HSO4]催化醇酸酯化反应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及电动搅拌器的三口颈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异丁酸、异戊醇及一定量的催化剂。开动搅拌器,出现冷凝液时开始计时(80℃左右)。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催化剂沉于瓶底,用分液漏斗对反应混合物和离子液体进行分液,分析反应体系的酸值,酯化率[12]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因其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采用某一反应物过量的方法,可以提高酯的平衡酯化率。同时异戊醇又是溶剂,加热脱水时会消耗少量醇,故醇用量大于理论的酸用量。本实验首先固定异丁酸用量0.1 mol,催化剂离子液体用量2 mL,反应时间3 h,改变异戊醇和丁醇的用量,探讨不同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随着异戊醇用量的增加,酯化率会相应提高,当异戊醇和异丁酸的摩尔比为1.4∶1,正丁醇和异丁酸的摩尔比也为1.4∶1时酯化率最高;继续增加异戊醇的用量,酯化率会有所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异戊醇用量的增加,降低了异丁酸的浓度,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故最佳醇酸摩尔比均为1.4∶1。

图1 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2.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在固定n(醇)∶n(酸)=1.4,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催化剂(离子液体)的用量,考察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大,异丁酸丁酯和丁酸丁酯的酯化率均增大,但催化剂用量超过2 mL后,酯化率降低,说明反应基本达到平衡,同时催化剂过量,可能引起一些副反应,或是由于搅拌不充分使传质阻力增大,导致酯化率降低,故异丁酸丁酯和丁酸丁酯的最佳催化剂用量均为2 mL。将催化剂用乙酸乙酯萃取处理后,进行重复实验,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转化率略有降低,但仍能使酯化率达到92%以上。

图2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2.3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固定 n(醇)∶n(酸)=1.4∶1,催化剂(离子液体)的用量2.0 mL,改变反应时间,探讨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

从图3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异丁酸的转化率增加,反应时间为3.5 h时,酯化率最高,再增加时间酯化率无明显增加,因为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增加时间,对酯化反应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延长反应时间,不但增加能耗,而且会出现部分碳化现象,故最佳反应时间为3.5 h。

图3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2.4 酯的表征

合成异丁酸异戊酯实验中,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其FTIR谱图如图4所示,主要吸收峰(cm-1):1737为酯羰基C=O的特征吸收峰,1 154为酯中CO的特征吸收峰,2 931为CH2-的特征吸收峰,2 963,2 874为CH3-的特征吸收峰。由以上结果可以确认所得产品为异丁酸异戊酯[13]。

合成异丁酸丁酯实验中,产物是一种具有浓郁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产物的FTIR谱图见图5。由图5可见,2 965,2 876 cm-1处的吸收峰为-CH3的特征吸收峰;2 930 cm-1处的吸收峰属于-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 736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酯羰基-CO键的伸缩振动;1 194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C-O键的伸缩振动。由此可以确认所得产物为异丁酸丁酯[14]。

图4 异丁酸异戊酯红外吸收光谱图

图5 异丁酸丁酯红外吸收光谱图

3 结论

采用两步法成功合成出的1-甲基-3-丙烷磺酸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在催化酯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催化性能。该离子液体与传统酸催化剂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

(1)醇酸摩尔比低,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催化剂与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分层,避免了分水装置的使用,简化了分离;

(3)腐蚀性低,副产物少,成本低,且可循化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1]郝巍,李存雄.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117-120.

[2]李汝雄,王建基.绿色溶剂—离子液体的制备与应用[J].化工进展,2002,21(1):43-48.

[3]任强,武进,张军,等.1-烯丙基,3-甲基咪唑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的初步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3,(3):448-451.

[4]孙剑,王金泉,王蕾,等.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催化过程[J].中国科学,2014,44(1):100-113.

[5]周慧,邹雪艳,李明雪.硫酸镓催化合成异丁酸异戊酯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1,38(7):5-6.

[6]石月丹,吴溪,卢妍,等.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丁酸异戊酯[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8(6):22-24.

[7]丁斌,支爽.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异丁酸异戊酯[J].中国食品添加剂实验研究,2011,(1):86-88.

[8]黄先威,谢治民,周原,等.磷钨酸催化合成异丁酸丁酯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34(4):237-239.

[9]A Amornchai,K Kittipong,K Worapon,et al.Production of n-butyl acetate from dilute acetic acid and n-butanol using different reactive distillation systems:Economic analysis[J].J Taiwan Inst Chem Eng.,2009,40(1):21-28.

[10]吴长增,宋晓平.固体酸Fe2(SO4)3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12(6):877-878.

[11]杨春霞,张瑾,韩朋利.丙酸异戊酯的合成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2000,9(3):203-204.

[12]邓斌,余瑞金,陈六平,等.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O2催化合成食用香料乳酸乙酯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6):62-64.

[13]陈丹云,赵虹,何建英.高岭土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0,39(5):652-657.

[14]凌关庭,唐述潮,陶民强.食品添加剂手册[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326-327.

猜你喜欢

戊醇丁酯酯化
一种环戊醇脱氢制环戊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糖耗速率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异戊醇合成的影响
高压下正戊醇的构象和氢键研究
废弃食用油和正戊醇混合物的柴油机可持续环保燃烧方法
脂肪-芳香族共聚酯PBST合成的共酯化工艺
硫酸酯化剂和溶剂对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化修饰的影响
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的合成研究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
人参三醇酸酐酯化衍生物的制备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