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某综合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分析

2014-02-18周大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建筑规划住宅区分析

周大超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外表越来越高高的要求,建筑师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通过设计理念及原则,建筑设计深入探讨了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设计方法以及分析反思。

关键词:建筑规划;住宅区;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机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至100年。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官员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至30年。不少建筑并非质量差,而是未到使用年限即被人为拆除。

在英国、法国、美国,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32年、85年和80年。中国青年报一项受访者达4916人的调查显示,超过85%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而超过一半受访者对所在城市规划不满意。一些市民和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我国部分城市规划就像摆积木,不是看谁的建筑品格独特、结实耐用,而是比谁拆得快、建得新,导致城市缺乏文化积淀和历史韵味。

现在城市拆除的很多建筑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而一些规划不合理的烂尾建筑、低品位建筑,往往又成为未来不久的拆除对象。大拆大建,不仅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消耗了大量能源资源,政府投资数亿元兴建的建筑说拆就拆,也严重浪费财政资金。规划设计一批城市功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小区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设计构思

该项目是集交通、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居住区。用地面积19513m2,总建筑面积52198.1m2,容积率3.7,建筑密度35%,由1栋32层(底部3层商业、上部单身公寓)、2栋28层(底部3层商业、上部单身公寓)、1栋25层住宅及1栋3层幼儿园组成,其建筑形式以单身公寓和住宅为主,并配以高档的商业形成情景式商业内街,高低错落,形成城市道路的新制高点,完善城市形象。

2规划设计目标

根据特定的区位条件,规划设计目标通向现代化、园林化,创造充满时代感和高品质、将内外部和景观形象有机统一协调,确定调整住宅的布局与开发强度,建设富有特色和文化韵味的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住区。

3设计理念

3.1“自然”的概念。树立“都市化、生态化”的整体环境形象。本住宅小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作为开发建设的现代城市居住社区,基地内部及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规划形成的、充满生态自然异趣的居住氛围是区域内重要的城市景观资源之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进行适度改造与重整,使居民环境的自然化,将原本有可能对不利的因素转变为优势特色,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树立城市居住社区“生态、雅居”的整体环境形象,一种经过人工处理了的优化的、与居住紧密结合的自然环境。

3.2“社区”的理念。通过围合内向聚合空间,为住区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形成持续发展自勺社区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居住小区以及居住组团必须在环境、场地以及住宅的设计与空间布局中反映这一居住理念。并通过相应的物质实体配置来实现住宅区内部“社区”归属感。

3.3环境景观均好性理念。环境的均好性是商品化住区的典型特征,强调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与共享。规划中绿地和公共设施安排尽量做到比较均衡,尽可能使各个组团、每户居民都能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每个住户都能方便的使用。当处于不能均享的限制条件下,则应做出弥补措施,创造必要的景观环境。强调居住物理环境的均好,要使每个家庭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隔音和朝向,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就要保证有效的日照间距,引导夏季主导风向的流通,隔绝外来噪音的干扰以及创造具有温馨、朴素和亲切的视觉环境。

4规划设计原则

4.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居家生活模式的转变,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适、高效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数量上、质量上均以高标准、高起点为原则,强调方便居住人群的使用。

4.2绿色生态原则。在局部地带,将景观轴线与地形结合重整,与绿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住区整体的景观轴线,调节优化整个居住社区的局部条件,成为该居住环境优势与亮点。

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概念,把建设绿色居住空间环境作为目标,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活家园。

4.3操作性强原则。面对规划基地内的现状景观资源,在充分调查、分析现状地形条件的基础之上,合理有效地、适度地对地形重整,从而创造出既宜于人们居住生活,又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资源的居住社区。

在户型配备方面,充分考虑多样化的需要,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满足不同居住群体的生活需要。在配套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中,根据城市商业发展的宏观需求来确定经营项目与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达到对土地的最优化利用。住宅区建设以科技为先导,加强新技术的利用,使住区建设新技术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促进住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注重物业管理与安全保卫。

4.4高科技原则。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居住生活模式有机结合,提升住宅功能质量与环境水平,在确保生活模式宜人的前提之下,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化居住空间。

4.5规划设计整体框架。处理上注重整体性与融合性,形成中心围合、空间交融的景观形态。在核心位置设置景观步道以增强小区空间景观的层次感;在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形象的单调和围合空间的压抑感,将部分住宅组群做了分段处理和微小的错落变化,以加强整体的节奏感和空间的变化,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并与绿化相融合。

5规划设计手法

5.1整体统一。

5.1.1强调小区建设的整体性和节约性,以公共空间优先,有效控制建筑密度,节约公共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与绿化环境。

5.1.2将绿化渗透有机组织住宅的院落空间,与中心绿化与景观环境充分联系与融合,形成布局合理的生态环境。

5.1.3空间轴线与自由布局相结合。以空间轴线控制与自由布局相结合的手法,在强调空间景观轴线的同时,并通过步行线的组织在人行活动和视觉感应有机结合。

5.2空间形态。整个小区以东侧住宅入口和西北侧商业内街入口贯穿的轴线为空间中轴,形成整个住宅区的环境识别特征;在景观界面的道路系统,穿行于各规划住宅院落之间,创造步移景异的宜人生活环境与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并与各公共设施有效的联系。商业区部分设置完整的步行商业内街和外街,形成内部商业的对话,完善了本区域的商业配套设施。

6建筑设计

6.1平面设计。户型设计上均考虑自然通风,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以60—90m2单身公寓为主力房型,配以110—150m2的大户型,户型多样正满足了如今市场的需求。

建筑平面形式的确定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一般是从建筑的功能布局入手,也要兼顾建筑的造型,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进行,通常还会受到地形等一些的限制,之所以矩形平面常常被采用,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定位、计算面积、布置房间、开窗、都要简单的多,同样的建筑,如果使用其他的平面形式,可能成倍的提高工作量,而且现在建筑都遵循着欧几里得几何原则,而其中又以矩形最为简单,所以被大量采用,当然也有一些先锋的后现在主义建筑就常常采用有机形态和随即曲线,丰富建筑的形式,比如国家电视台的新大楼。现在建筑中许多采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几何平面,打破了方盒子建筑千篇一律的单调感,使高层建筑立面丰富多变,最典型例子是香港中银大厦,建筑师从竹子的形状,一节高于一节,下粗上细,大厦整体外部造型显示了中国人特有气质。

6.2立面造型设计。住宅建筑造型以古典简约,精致为主要格调,且明快富于变化,立面设计以灰色、白色涂料和面砖为主要饰面材料,表达典雅,温馨的基调。各部分结合处利用简洁大方的线脚处理,竖向线条,精致细腻的光影变化,彰显出高尚小区特质。商业建筑造型体现热闹、活跃的建筑特征,采用现代式的建筑风格,有不同颜色和材质的变化,对比效果强烈而醒目,符合商业建筑特征。

7结语

城市中居住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决定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应用到居住小区的规划工作中,这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紧迫问题。做好居住小区规划是搞好居住小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以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住宅小区建设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杜俊刚;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1期

[2]贺江兵;对中国中小型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猜你喜欢

建筑规划住宅区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无限追踪⑧
回头潮
传统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策略研究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分析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建筑规划探析
探讨建筑绿色节能施工设计
生态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