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干涉在语音方面对日语学习者的影响
——以送气与否与清浊音的混淆为中心

2014-02-18彭晓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浊音清音声带

彭晓月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母语干涉在语音方面对日语学习者的影响
——以送气与否与清浊音的混淆为中心

彭晓月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中,经常能看到将汉语的送气音、不送气音与日语清音、浊音混淆的现象。即不能正确区别日语的清音和浊音,而以汉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来代替。本文以此现象为考察点,从母语干涉的角度分析误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指导对策。

不送气音 浊音 母语干涉 指导对策

一、何谓“母语干涉”

母语干涉,又称母语干扰,日语称「母語の干渉」。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我们称之为迁移(「転移」)。其中,对新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积极的影响称作正迁移(「正の転移」);对新的语言学习起阻碍作用的消极的影响称作负迁移 (「負の転移」)。这种带有消极影响的负迁移又称干涉,我们这里所说的母语干涉即指因受母语汉语的影响,不能正确进行日语发音的情况。发音和辨音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我们自幼养成了母语的发音和辨音习惯,学习外语时难免会受到这些习惯的不自觉干扰。

二、误用分析

汉语普通话里没有类似日语浊音的音,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分不清楚か行音和が行音、た行音和だ行音等。误以为た行音、だ行音的区别如同汉语里“他”、“搭”的不同,把た、ち、つ读成“他、欺、雌”,把だ、ぢ、づ读成“搭、鸡、资”。但在日本人听起来,都是把浊音读成了清音。这实际上是用汉语语音里的送气音与否顶替了日语语音的清浊对立。

(一)汉语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音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单位,是一种基于辨义功能的语音单位。在此种语言里属于不同音位的若干因素,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属于同一音位。操不同语言的人,由于这种音位上的不同,辨别语音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有差异。汉语中,按照除阻后是否有较长的气流量,我们把普通话辅音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两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送气音:除阻时呼出较长的气流量,有 p、t、k、c、ch、q。

不送气音:没有较长的气流量呼出,有 b、d、ɡ、z、zh、j。

在汉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区别意义的。IPA国际音标使用[h]来表示送气,汉语学界传统上也使用[’]来表示送气。送气音的[pha](趴)和不送气音的[pa](八)意义明显不同。此外还可以举出“跑”与“饱”、“兔”与“肚”、“七”和“鸡”等。在单独发[pha]和[pa]时,将手放在喉部,会发现不管送气与否,声带都是不振动的,即是说,送气音与不送气音都属于清辅音。

(二)日语中的清音和浊音

日本传统音韵学上使用清音、浊音和半浊音等术语。清音是指五十音图中从あ行到わ行的音,浊音指が行音、ざ行音、だ行音和ば行音,半浊音指ぱ行音。但日语里的清音、浊音和半浊音这些术语,并不完全是从表示声带振动与否的清浊概念而来的。浊音的名称和语音学上的清浊概念相一致,清音、半浊音的名称则是着眼于假名的形态而来。

语音学上所说的清音、浊音即指上文所描述的有声音和无声音,其根本区别在于声带是否振动。日语中存在7组清浊音对立的辅音:

用音节来表示的话,即为か行—が行、さ行—ざ行、た行—だ行以及ぱ行—ば行的对立(其中/ʃ-ʒ/为し—じ的对立,/tʃ-dʒ/为ち—ぢ的对立,/ts-dz/为つ—づ的对立)。

日语的清音,也存在送气不送气之分。只是在日语中,送气与否是不辨义的。从根本上来讲,这类辅音音素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即送气与否只是一种习惯,不是语义因素。一般来说,位于单词词头时发送气音,位于词中、词尾时发不送气音。日语里的送气音并没有汉语里的送气音那么强烈。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为下表所示:

(日语中不辨义,汉语中辨义)清音 清音 浊音[ph][th][kh]~ [p][t][k] ~[b][d][g]送气音 不送气音 不送气音(汉语中不辨义,日语中辨义)

送气音的[ph]和不送气音[p]都属于清音,日语中不辨义,汉语中辨义。清音的[p]和浊音的[b]都属于不送气音,汉语中不辨义,日语中辨义。

三、指导对策

(一)分清概念

对于日语传统音韵学上所指的清音、浊音和半浊音以及语音学上所指的清音、浊音要有正确的认识。此外,对汉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以及日语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不同也要有明确的了解。在分清概念的基础之上,才能在发音练习中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发音练习

进行清音和浊音的指导,重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不懂得浊辅音是如何发音的。二是虽然能发出有声带振动的浊辅音,却不能把它当做“音位”来加以认识。针对这两点,我们分别探讨不同的解决对策。

首先,如何才能发出浊音。要使学生们明白什么是浊音,就要让他们感知到声带的振动。比如,发音时,可以把手放在喉处感受声带振动。但在比较か和が的发音时,因为发[ka]时在[k]的后面紧跟着元音[a] (浊音),无声带振动的[k]发音时间很短,因此如果对声带振动不习惯,往往比较难区分[ka]和[ga]。对此,如果通过只发辅音「くっ、くっ、くっ」、「ぐっ、ぐっ、ぐっ」的话,能容易地观察到它们间的区别。

了解发音方法后,接下来要练习发音。只有创造出容易发音的语音环境(在语音学上指与某个音相邻的两个音),才能比较容易地发出浊音来。例如,让[ga]夹在两个[a]中间,发「あがあ」,这样练习,比较容易发出正确的浊音[ɡ]。「あがあ」从开始发音到结束,一直都是浊音,声带一直保持振动的状态。这样既容易发音,声带振动是否振动也比较容易确认。在「あがあ」的发音比较准确之后,把开始的あ去掉,只发があ,循序渐进,把后面的あ也去掉,就能发出准确的が音了。其他的浊音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来练习。

[1]李怀墉.日语语音问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朱春跃.语音详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浊音清音声带
声带也会长“茧”?
《山水清音》
《园林清音》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日语半浊音的变化规律研究
清浊音分离抗噪的语音识别算法的研究
有关鼻浊音使用实态的研究
——以NHK新闻为中心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改进清音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