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关市城市化进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4-02-15许树辉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韶关市韶关进程

许树辉

韶关市城市化进程与发展趋势研究

许树辉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基于1949-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运用SPSS17.0社会统计软件,从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模型预测三个方面对韶关市城市化进程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韶关城市化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诺瑟姆“S”曲线的第二个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韶关城市化受到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经济增长因素和一、二、三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着力于以韶关市区和以县城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对于韶关未来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韶关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1].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位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程[2].城市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包含着人口、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空间集聚,也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居民生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韶关是粤北山区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核”作用.韶关市城市化水平、进程及其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韶关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关系到粤北山区能否利用系列机遇,快速融入珠三角城市群,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面提升.本文从城市化发展阶段、影响因素、趋势预测三个方面对韶关市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力求把握韶关市城市化进程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为进一步推进韶关市城市化发展提供政策咨询.

1 韶关市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韶关地处粤北山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据《韶关市志》资料显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韶关市辖境内的城镇人口为12.65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5.6%;乡村人口213.60万人,占总人口的94.4%[3].1952年,韶关市城镇非农人口为14.47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12.9%;农业人口为97.35万人,占总人口的87.1%,农村人口依旧庞大.1957年后,韶关曾一度被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在国家“一五”、“二五”和广东省“小三线”建设时期,先后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重工业基地建设高潮,大批外地干部、职工、技术人员随之迁入,有效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在1957-1962年期间,韶关城市化率已由1952年的12.9%,迅速提高到1957年的17.3%和1962年的22.6%,10年内城市化率增加了9.7个百分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韶关城市化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韶关城市化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城市化率基本上维持在22.6%~24.0%之间,20年内城市化率仅增加了1.4个百分点,至1980年底,城市化率依旧未突破25%.改革开始以来,韶关社会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也明显加快,1985年城市化率已提高到28.2%,八十年代的10年城市化率增加了5.5个百分点,至1990年,城市化率首次突破30%大关,为30.3%.九十年代,韶关城市化率基本上维持在30.4%~35.4%之间,10年内城市化率增加了5个百分点.21世纪以来,韶关城市化进一步稳步增长,2003-2007年期间城市化率基本稳定在39.2%~39.8%之间.2008年以来,城市化水平略有下降,由2007年的39.2%,逐步滑落到2010年的37.2%.根据诺瑟姆的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的30%、60%两个门槛值,结合韶关市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韶关市城市化水平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加速阶段.从时间序列上看,1949-1989年,为韶关市城市化发展的初始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农业人口比重大,城市发展缓慢;1990年,韶关城市化率首次突破30%,2004年达到21世纪以来的峰值39.8%,但离60%的门槛值仍有很大差距,为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初步预测,韶关城市化水平将长期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纵观韶关市60余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韶关市城市化进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城市化进程的不稳定性.自1949年以来,韶关城市化发展轨迹并不完全符合诺瑟姆“S”曲线,其间有许多波动趋势,表现出不稳定的基本特征.在城市化发展的初始阶段,虽然城市发展趋势缓慢,出现过1957-1962年的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化率年均增速达7.5%;1980-1985年期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速也达到3.1%,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甚至高达11.7%,这三个相对快速发展期,均为韶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而1962-1970年、1986-1991年、1992-2002年、以及2008年以来,韶关城市化增长速度缓慢.(2)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性.韶关市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1990年,韶关市人均GDP已经超过300美元,与人均GDP为300美元的钱纳里国际城市化率标准相差13.6个百分点;2010年韶关市人均GDP达3 297.9美元,与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的钱纳里国际城市化率标准相比,相差28.6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城市化水平相比,韶关市城市化发展也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在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增加了13.46个百分点;广东省城市化水平更高,达66.18%,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11.18个百分点.韶关城市化水平2010年为37.20%,分别比全国和广东省城市化水平低12.48和28.98个百分点.(3)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在韶关市辖的七县(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发展速度参差不齐.从城镇化水平上看,乐昌、仁化相对较高,两县(市)城镇化率自1978年以来长期保持在20%以上,其中乐昌市1978年城市化水平就已超过30%,进入到诺瑟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03年,该市城市化率已超过50%;而南雄、乳源却长期停滞在20%以下.从城镇化率增速上看,新丰城镇化率增速最快,年均增速为4.1%,其次是翁源,为2.7%,南雄、乐昌和乳源三县(市)分别为1.8%、1.6%和1.1%,仁化县是处于城镇化率增速处于停滞状态.相关分析表明,乳源和南雄城镇化率对韶关城市化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和0.643.回归分析显示:始兴、乳源、乐昌和南雄4县(市)对韶关城市化率有着较大的贡献,其贡献系数分别为1.657、1.097、0.586和2.547.

2 韶关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4].在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上,存在以下几点共识:(1)城市的兴起和成长首先出现在那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后出现的农业剩余(含粮食和劳动力等)为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在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驱使下,资源要素大量涌向城市,并集聚于城市;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力量及技术、能力日趋成熟,经济总量飞速增长,使得城市规模得以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当城市化进程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工业化逐步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减弱,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城市化进程中,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后续动力;(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是人口和经济不断向城市集中、集聚化和规模化的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和农业发展的4个因素,其中后3者可归入产业结构,即各产业的构成以及其在产业中的比例关系.为此,借助于SPSS17.0统计软件,本文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对韶关城市化水平进行考察.

2.1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地理学家布莱恩·贝里在对1982年153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分析后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数曲线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2[5].我国学者周一星对世界13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也高达0.96[6].为此,我们着重考察韶关城市化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对1985-2010年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进行SPSS相关回归分析后,发现两者可以构建如下回归方程:城市化率=0.04 ln人均GDP+0.008,相关系数R=0.946,表明两者存在着强相关性.

实际上,区域经济发展除人均GDP指标外,还可以体现在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等方面.由于韶关城市化率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见表1).为此,可以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指标纳入,更能精确地分析经济发展对韶关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对1985-2010年城市化率与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个变量进行SPSS相关回归分析后,得到如下回归方程:城市化率=0.014ln人均GDP-0.008ln人均固定资产投资+0.088ln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0.061ln农民人均纯收入-0.008,相关系数R=0.935,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化水平呈现出正贡献,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已超过人均GDP,前者为0.088,而后者仅为0.014.

表1 韶关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

2.2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是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三产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去度量.利用2004-2010年韶关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的统计数据,分别与城市化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相关系数见表2,回归方程如下:城市化率=0.158ln(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2.228ln(第一产业就业比重)+0.308ln(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0.865ln(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0.435ln(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430ln(第三产业就业比重)+5.998,相关系数R=0.999.从表中可以看出,韶关城市化水平与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868,从业人数由2004年的71.36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61.11万人,六年期间减少了10余万人,对城市化率的贡献率高达2.228,为三产之首;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2004年的24.4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0.64万人,六年期间增加了4.2万人左右,对城市化率的贡献率为0.865,相关系数也高达0.84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2004年的41.9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51.39万人,六年期间增加了近10万人,对城市化率的贡献率为1.43,相关系数高达0.868.从三产增加值比重变化上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市化水平存在着强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39和0.774,对城市化率的贡献率分别为0.158和0.43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跟城市化水平的相关系数R=0.344,呈现出弱相关性,但其对城市化率的贡献率也达到了0.308,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

表2 韶关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

3 韶关市城市化的未来趋势

目前,在城市化水平预测上,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运用已有时间序列数据,从具有依赖性的随机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寻求其变化规律,从而对事件未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7].二是运用城市的空间演变在一定时间段上具有自相似性,存在时间序列分形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定量描述分形,即通过分形的维数,揭示整个系统的演化机理的方法,即分形分析法[8].由于城市化率属于相对数时间序列数据,不宜直接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根据城市化率是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比值的内涵特点,我们运用1949-2010年“非农业人口”和“总人口”两个绝对时间数列数据,间接对城市化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借助SPSS软件进行“曲线估计”,结果显示:韶关“非农业人口”和“总人口”两个数列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如图1所示),时间序列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80和0.978.据此,可以构建以下两个线性模型:uˆt=2.061t-4013.087,rˆt=3.85t-7406.670,其中uˆt、rˆt分别为非农业人口和总人口时间序列的趋势值,t为时间标号.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估算未来年份韶关城市化率分别为2012年37.8%、2015年38.3%、2020年39.0%、2025年39.7%、2030年40.4%.

图1 韶关城乡人口时间序列直线拟合图

鉴于城市化过程中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运用分形分析法,可以构建城乡人口替代模型ln u(t)-ln r(t) =kt+c,式中u为非农业人口数,r为农业人口数,c为常数.运用1949-2010年韶关市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数据,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可得韶关城乡人口替代模型ln u(t)-ln r(t)=0.023t-46.242,其中相关系数R=0.975,相关性显著.根据上述模型,采用分形分析法预测估算未来年份韶关城市化率分别为2012年50.8%、2015年52.6%、2020年55.4%、2025年58.2%、2030年60.0%.

将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分形分析法所得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见图2),不难发现:分形分析法所得城市化率预测值,明显高于城市化率实际值.由此,本文将时间序列分析法作为韶关未来城市化水平预测依据.

图2 两种预测值与韶关实际城市化率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利用1949-2010年的统计年鉴数据,以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借助SPSS17.0社会统计软件,本文侧重对韶关城市化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趋势预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是韶关城市化呈现出自身不稳定性(波动性)、宏观层面(国家、省域)滞后性和微观层面(县、市域)差异性的基本特点,韶关城市化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诺瑟姆“S”曲线的第二个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二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因素,对韶关城市化进程有着重大影响.其中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一、二、三产业就业构成对韶关城市化进程有着较大的贡献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偏低,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为进一步推进韶关城市化进程,建议如下:一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升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韶关是广东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玩具等制造业有着巨大的区位优势,可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积极运用全球制造业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工业,进一步提升工业产值比重,提升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贡献份额.应继续强化以休闲旅游、生产性服务和商贸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推进韶关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影响,尤其是在粤湘赣边境地区、南通北融东拓西联的枢纽作用,通过提升韶关服务业的区域地位和品牌效应,来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韶关服务业行业,进而推进韶关城市化进程.以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模式提升农产品质量,进一步缩减农业就业人数.二是要进一步凸显韶关市区和以县城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韶关市区,通过完善而健全的城市基础设施、快速交通体系,实现组团间的及时联结,化解市区因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进一步增强韶关市区的区域“极化”和辐射“扩散”能力,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在各县(市),应充分发挥县城这一节点,通过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及时促成要素资源向县城集聚,有重点地接纳、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就地消化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加大对县城为主体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城镇化、城市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置业,进城定居.

[1]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宪平,石涛.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17(1):40-43.

[3]韶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韶关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卢旭东.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4):47-48.

[6]朱要武.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J].城市问题,2003(5):6-9.

[7]Box G P,Jenkins G,Reinse G.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M].顾岚,译.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8]Mandelbrot B B.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M].San Francisco:Freeman,1983

Study 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urbanization of Shaoguan,Guangdong

XU Shu-hui
(College of Tourism&Geography,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1949-2010 and the six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data,using SPS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of society,from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three aspect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haoguan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s that: Shaoguan is being in long-term and Northam"S"curve second stages,namely the stage of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haoguan is materially affecting by GDP per capita,urban residents economic growth income,and the first,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layers of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structure,and employment structure.It shoul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highligh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regional economy,an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in Shaoguan city,which is good for the future urbanization of Shaoguan city.

urbanization;development trend;Shaoguan

F590

A

1007-5348(2014)12-0062-05

(责任编辑:邵晓军)

2014-03-2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3XYJ20);韶关市社科规划项目(Z2012025);韶关市人口普查中标重点课题项目(韶人普办[2011]-15号).

许树辉(1971-),男,湖南宁远人,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韶关市韶关进程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广东省首个“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落户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