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2014-02-14王海峰/文

当代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贸易协定双边秘鲁

王海峰/文

近年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被广泛解读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工具,主要用来制衡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同时也在战略上牵制印度和俄罗斯。事实上,TPP本质上是一项互利多赢的自由贸易协定,本身并不存在排他性。同时,TPP虽是美国构建新的国际贸易体系的重要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更为重要的是,TPP主要内容不仅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方向不相矛盾,而且可以成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基石。对中美两国而言,TPP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抓住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道国的机会争取早日就加入TPP谈判。

TPP本质上是一项

互利多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本身不存在排他性

TPP本质上是一个横跨亚太的互利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05年由APEC的四个成员国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发起。2008年,美国高调宣布加入相关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和秘鲁参加。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初步构建起TPP的基本框架,美国成为TPP谈判的主导力量。之后,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墨西哥、加拿大相继加入,韩国也表示准备加入,TPP成为APEC体系内一个新的俱乐部。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贸易、投资和服务自由化的机制性安排使参与各方普遍受益,因而不是在区域内再建一个有选择的排他性封闭体系。TPP成员既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发达经济体,也包括新加坡和韩国等经济开放程度非常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还包括智利、秘鲁、墨西哥、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发展中经济体。由于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市场化和经济开放程度差距非常大,互补性非常强,所以TPP本身不存在必然的排他性。

TPP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大多数核心内容,体现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发达经济体在劳工、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国有经济等方面的要价。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谈判内容看,TPP涉及议题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环境、劳工、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原产地标准、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透明度、文本整合等内容。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美国、日本、东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没有中国的参与,TPP的经济效能就很难充分发挥,也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横跨亚太的超级自由贸易区。同时,中国不仅是WTO成员国,而且已与目前参加TPP谈判的新西兰、秘鲁、智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签有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并正在与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国加入TPP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而尚未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美国和加拿大。

TPP是美国构建

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

重要但非唯一途径

除TPP之外,美国还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构建新的国际贸易规则。2012年初,美国和澳大利亚牵头邀请包括欧盟在内的20个WTO成员,不公开讨论新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起草工作,力图搭建新的服务贸易体系。同年,美国公布了经过三年修订的2012版双边投资协定(BIT)范本。2013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这些举措表明美国试图全面构建围绕美国、以发达国家和其战略盟友为基础的新国际贸易体系。

从美国自贸区建设历程看,传统上主要围绕北美、中美洲和中东等部分国家的多层点状布局,更多地从国家安全和战略布局角度来展开。目前,美国共与20个国家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与大多数战略盟友并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1985年,美国与以色列签署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2000年美国与约旦签署了第三个自由贸易协定。2003—2007年间,美国先后与新加坡、智利、澳大利亚、巴林、摩洛哥、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多美尼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阿曼、秘鲁、哥伦比亚、巴拿马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再没有签署任何自由贸易协定。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先后启动TPP和TTIP谈判,表明美国全球贸易战略的重大转向。

从美国双边投资协定历史看,主要签署对象是独联体、东欧、拉美、非洲和亚洲等非经合组织国家,总数不到50个,目的是在落后和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国家保护美国投资者利益。1982年美国与中美洲巴拿马签署了第一个双边投资协定,1983年又与非洲的塞内加尔和中美洲的海地分别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还与非洲的刚果(金)、摩洛哥、埃及,亚洲的土耳其、孟加拉国,中美洲的格林纳达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苏东剧变后,美国与独联体成员和东欧的大多数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2000年后,除了与巴拿马修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外,美国仅与乌拉圭和卢旺达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签署了基于其2004年范本的两个双边投资协定。

此外,从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的TISA谈判看,内容涵盖90%的服务领域和形式,拟规定所有国外服务提供商和其产品享受国民待遇,特殊项目由负面清单形式规定,可能引入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任何国家不能单方面引入新的限制条款,任何条款的取消适用于所有成员,这一新的服务贸易协定极有可能成为WTO下的一个新的多边协定。从参与TISA谈判的经济体看,既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欧盟、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挪威、冰岛、瑞士、以色列等发达经济体,也包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三个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还包括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土耳其、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秘鲁和巴基斯坦。

TPP主要内容与中国改革开放

大方向并不矛盾

TPP是一项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内容既不与WTO规则相矛盾,也不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方向相悖。实际上,如果认真和仔细比较TPP、TTIP、BIT和TISA,不难发现,美国的利益诉求在这四项双边和多边经贸协定中高度一致,且互相支撑。其中,只有美国BIT范本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市场开放、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国有经济、环境和劳工标准、创新政策等均已成为这几项经贸协定的核心内容。

猜你喜欢

贸易协定双边秘鲁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影响
与2018年全国卷l理数21题相关的双边不等式
更好地设计泛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欧洲议会表决通过CETA
秘鲁柑橘将免税进入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