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一堂职业中专政治课

2014-02-13赵巧玲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备课反思课堂教学

赵巧玲

摘 要 政治课教学既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思考能力和养成学习习惯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好的一堂课,应把握好四个基本教学环节。即: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批改、反思。

关键词 备课 课堂教学 作业与批改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64-02

一堂有效的政治课,既要求教师掌握好政治学科知识,又要求教师有好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方法。要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上好一堂政治课呢?本人认为应把握好四个基本教学环节。即: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批改、反思。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在备课时,教师对政治学科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要有透彻的理解。参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一部分第一节就是“课程性质”,即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所以,教师进行备课时,最首要的是弄清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避免在政治教学中出现错误的思想,或者渗进片面的观点、不科学的内容,如不科学的经济思想、某些西化的政治思想等,因为这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的“树立正确消费观”,课本中给出西方的“奢侈之风会推动社会的繁荣”观念及中国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教师要通过指导,让学生对这两种观念进行辨析,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消费原则、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认识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民族精神,适合我国现在基本国情,西方的享乐主义、奢侈消费观是不科学、不应提倡的。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熟练地掌握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内容、原理等弄清楚、弄明白,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

最后,备课要注意与时事相联系。政治课是让学生了解时事的主要渠道,也能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滞后的不足,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查阅有关参考资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的备课要以高效课堂为目的、“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和“精讲精练”的教学模式进行。备课中内容除了要有上文要求的外,还要有一个明确的上课模式——既有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又有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的内容和时间。

二、课堂教学

1.复习旧知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重要概念。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所以,想上好一堂课,尤其在是讲新内容的课时,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运用“先行组织者”十分重要。

复习内容时,教师要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使学生迅速集中对新课的注意力。如政治必修一的第一单元里,教师在讲授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消费类型,再将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抽出来讨论,列举生活中一部人通过贷款生活过得写意,又有某一部分人因为过度贷款消费而变得负债累累甚至被银行列入黑名单,以此引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原则,不能因为从众、攀比等消费心理而过度消费。即教师通过“贷款消费问题的讨论”这个先行组织者,为新旧知识的联系搭建了桥梁。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控制课堂复习旧知识的时间。

2.明确教学目标讲授新知识

教师在运用“先行组织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后,就应及时地、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将新授课的内容展现给学生。

在上高中政治课的时候,教师要结合高中生此年龄段的记忆特点和学习方式来调整上课内容量。如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减少板书、节省时间,使得教师能方便地展示材料和引用。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的方便,就频繁使用大段的材料和引用,虽然这对课本内容补充很丰富,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吸纳量。教师应该要根据经验抓重点,抓重要细节,分析时可以少用材料,最好是一题多角度分析,对课本的黑体字、重点等要删繁就简,适合学生记忆。绝对不能因过多灌输引发学生的厌烦感。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重点、次重点的把握,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善于选择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讲授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大量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而谈话法和讨论法一般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浓,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而读书指导法则更适用于阅读、归纳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在面对内容比较简单、条理明确的问题时,运用这种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一堂课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的需要,如能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调整课堂气氛,就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课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教师提的问题要恰到好处,提的问题的难度,不能过于直白简单,也不能使学生花费过多时间也解答不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材料、理解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中专生的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其思维已经由具体思维为主到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了,可以理智地思考问题。所以在提问讨论时,教师要给予指导,避免学生过于偏激。

3.课堂练习,当堂巩固新知识

课堂教学,不能满满四十分钟都由教师在讲,“满堂灌”“一讲到底”违背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原则,因此课堂上既要有教师的讲授时间,又要有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所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完毕后,要通过做练习、讨论总结等方法,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利于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

三、布置作业和反思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这一堂课已经完成了,教师还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必要时还要给予一定的提示和示范。

作业要有针对性、多样性,不能过于机械,练习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否则,作业就会丧失其功能,教师不重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不重视。

在完成了上述的步骤后,还需要有“教学反思”这个最后步骤,一堂政治课才算是完整。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情况,反思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

总之,备课、课堂、作业布置、课后反思与总结,是一堂课的四个重要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且相辅相成,做好了这四点,才能构成一堂成功出色的政治课。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猜你喜欢

备课反思课堂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