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意兼得”的语文教学特征浅谈

2014-02-13

语文天地 2014年24期

宋 亮

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教什么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针对一篇具体的课文,怎样教学才能真正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对这一问题的传统看法是,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语文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内涵。只要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感悟出课文的内涵,一篇课文的教学便可圆满完成。然而,这样的做法,很难实现课标中提出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目标。

在《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之道》一文中,王崧舟提出了“语文意识”这一个概念。所谓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怎么写”是“话语形式”问题,“为什么这么写”是“话语意图”问题。薛法根老师在执教《猴子种果树》一课时,就关注了“话语形式”。

第一部分: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 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第二部分: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一只喜鹊“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杏树呢? 有句农谚,‘杏四桃三’。杏树要等四年才能结果,你能等得及吗?”

猴子一想:“对,四年太长,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杏树,改种桃树。

第三部分: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一只杜鹃“咕咕”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桃树呢? 有句农谚,‘桃三樱二’。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

猴子一想:“对,三年也太长,我还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

重叠的结构,是这篇课文的重要写作特色,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质。如何针对这一特质,设计出有助于提高孩子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呢?

把文章重叠的结构特色,明白确切地告诉学生,这种教法明显不合适。薛法根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他并没有提出枯燥的写作知识,而是设计出了这样一份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讲述具有重叠结构的故事的方法。

首先,薛老师分别出示四列词语,并请学生朗读(出示顺序为第1、4、2、3 列):

这里已经暗藏了结构重叠的玄机。薛老师请学生竖读、横读,然后要求学生能按一行一行的顺序记住这些词语。这里已经为下面的故事讲述埋下伏笔。也紧紧围绕者本课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讲述具有重叠结构的故事的方法。

接着,薛老师先示范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之后鼓励学生参与讲述。两名学生讲述后,薛老师增加难度,去掉几处关键词。让学生继续讲述。当两位同学正确讲述之后,薛老师继续加大难度,只留下部分提示性的词语:

正当______,一只______对猴子说:“______。______?”

猴子一想:“______。”于是就______。

由于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照着这个框架,也非常轻松地讲出了第一部分。渐渐地,就可以脱稿讲出第一部分。然后,薛老师抛出关键问题:“同学们,我们讲了故事的第一部分,后面还有两个部分。现在我不讲,你们也不看书,谁能有办法讲出后面的两个部分?”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一个学生说,“靠背”。薛老师否定了这种方法。之后,一位学生提出只要把梨树换掉就行了。他的这个不完整的方法激起其他学生的思维,很快,同学们达成共识,只要把果树、鸟类、鸟叫声和农谚换掉,就可以讲好后面部分的故事。这样,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最后,薛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情境,让学生继续采用这样的结构,展开想象,给这个故事编绘不一样的结局。真正落实了“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讲述具有重叠结构的故事的方法”这一教学内容,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要求。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含义只有少数人得知,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引领学生在形式的秘境中探索,从而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这正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只有对“写什么”有了掌握,进而关注“怎么写”,才会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质,最终走向“言意兼得”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