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2014-02-12陈肖利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闻学媒介实训

陈肖利

(仰恩大学 新闻传播系,福建 泉州 362014)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陈肖利

(仰恩大学 新闻传播系,福建 泉州 362014)

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应遵循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一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媒体工具与技能以及借助各种渠道和终端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并紧紧围绕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和产学研结合探索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为全媒体转型时期的人才培养提供前提和保障。

新闻学;全媒体;实践教学;实验实训;产学研结合

2012年末,哥伦比亚新闻学院Tow数字新闻中心推出了一份126页的研究报告《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 Adapting to the Present),记录了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美国传媒业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记者、新闻机构应如何调整、适应[1]。尽管中美两国媒介生态环境差异很大,但当下中国传媒也同样面临转型危机,市场环境竞争的日趋激烈化,使得新旧媒体都在寻求改革和发展、探索彼此之间合作融合的有效路径,希望通过“全媒体战略”的方式谋求发展。因此,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媒介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全媒体战略”为需求导向,明确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遵循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从全媒体技能实验实训和产学研结合两方面,进一步探索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为全媒体转型时期的人才培养提供前提和保障。

一、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符合全媒体转型战略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的全媒体转型升级步伐越来越快,高校的新闻学科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传媒形式的出现,使新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发生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传统媒体普通的采编人员已基本饱和。无数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另一方面,寻求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些传统媒体以及一些新兴媒体却人才紧缺。显然,这与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传媒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多数高校对全媒体转型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研究处于摸索期,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也缺乏经验,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实验、阶段实践、媒体实训等诸多方面都需改进。

新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传媒与社会的需要而设,新闻院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查,据此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案。当前全媒体战略背景下,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亟须增强全媒体意识,对传统的新闻教学予以改变创新[2]。新闻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只会一种单一的报道技能,应接受多项专业技能培训,成为能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全媒体新闻人才,而培养新一代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已成为现今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适应新闻人才市场的新要求

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影响了传统媒体产业的结构,使传统的和新型的传播方式之间的区分界线日益模糊,不同媒介之间的关联、交叉性正在加强。南方报业集团在2011年正式提出全媒体转型,不少媒体已经展开他们的“全媒体战略”。在“‘全媒体战略’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共识”[3]的背景下,对新闻人才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综合运用多媒体工具与技能完成对事件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借助各种渠道和终端整合海量信息资源的能力。前者要求新闻学实践教学要适应新媒体形势,注重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实验实训。后者要求新闻学实践教学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应用,注重学生媒介融合的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实验实训。

1.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实验实训

全媒体技能人才是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人才的一大缺口。虽然新旧媒体进行全媒体战略和路径不同,但最终仍是新闻人才的竞争。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传播媒体和传播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媒业技术和知识的融合在全媒体转型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急需掌握全面传媒技术的人才。一方面,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化,需求掌握全面传媒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借助传统媒体谋求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全面的掌握传媒技术人才。只有全面掌握了传媒技术这一前提下,才能够在媒体融合、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成为具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核心人才。

全媒体技能的实验实训是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一方面网络新媒体的实验室涉及较少;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单一的媒体技能实验实训,较少将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比如借助方正飞腾实验单一练习排版技术,仅仅借助虚拟演播厅实验室单一练习主持技能,借助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单一练习视频编辑技术等等。

2.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媒介融合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实验实训

新旧媒体在全媒体战略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便是新闻生产流程的重新调整,但目前“媒介融合”理念还未完全纳入我国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国外的新闻教育较早重视学生媒介融合理念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1999年,美国堪萨斯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实施媒体融合教育计划;2005年,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媒体融合专业,在其近年来施行的教学改革中,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强调对学生的专业性背景和数字化新闻技能的训练。而我国2006年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首开“媒体融合”专业方向。总体看,国内“媒介融合”的操作方法还停留在教师对新闻生产流程的描绘层面,集中于新闻生产流程、记者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调整等媒介融合操作方法的实践教学非常薄弱。

二、以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为基础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硬件系统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应该围绕一个点、两个面进行。一个点为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目标;两个面为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和产学研结合即改革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硬件系统应围绕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展开,改革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软件系统应围绕产学研结合来展开。

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是新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是保证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对学生数字化新闻技能的训练,是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任务。因此,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的展开,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而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主要靠整合传统的实验室资源和开拓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展开。

(一)重视全媒体技能课程实训,建立实验实训中心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南方报业集团等媒体正在着手建立报纸、电视和网站的多种媒体内容的发布和共享系统,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也应对传统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模式进行更新。在此背景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应建立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强化学生全面的媒介技能媒介融合的理念以及操作方法的实训。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应尝试以互动和动态化媒体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整合传统实验室资源,构建具有高水平的、先进的、开放性的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

1.整合实验室资源,做好实验室的改造工作

目前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大多都按照传统新闻学教学模式建有新闻媒体实验室,然而在全媒体战略的背景下,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实验室还不多。因此,整合实验室资源、改造旧的实验室成为目前大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主要任务。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资金的困难,二是全媒体实验室的建造问题,三是充分使用全媒体实验室的师资问题。目前高校媒介融合实验室的建设已有了进展,国家重点高校新闻系专业也已经或开始筹建媒介融合实验室。部分民办高校随着对实践教学的进一步重视,全媒体的实验室建设也在进行。

2.整合教师资源,做好以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为依托

的实践教学工作

全媒体时代由于技术因素的不断演进,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力量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媒介技术的使用和教学能力、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跨平台演示的经验等等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闻学专业教师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新闻学教学的新形势,有的高校有财力建设全媒体的实验室,但缺乏会使用实验设备的教师。

从目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大部分教授新闻的教师都没有媒体从业经验,有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又往往因为学历而难以进入高校,新毕业的硕士、博士更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师资力量的薄弱与紧缺制约了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全媒体实验实训的课程,可以整合校内和业界的师资力量,仿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采取双导师制,两三位教师同上一节课。

(二)以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1.实践教学基地应覆盖多类型媒体

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一定要覆盖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等多类型媒体。学生拓宽校外实践平台的同时,也有助于媒介融合理念的强化以及操作方法的巩固。特别是实践硬件设施不足的新闻院校,建立校外多类型的媒体实习基地,与媒体合作办学是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的途径,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全媒体实践能力,部分解决自己实践硬件的短板,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此途径也可选拔和培养其后备人才,实现学校与媒体合作办学的双赢。

2.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新模式

对于全媒体实验室建设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新闻院校来说,在实验课程与经典理论知识结合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项目的同时,也可以面向校内外学生和社会开放实验室,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多种形式地使用实验室,这既能调动师生参与实验实践的积极性,又能避免设备荒废。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软件系统

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媒介融合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进行,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产学研结合的运用,是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一)构建一体化课程群

依据全媒体战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征,以媒介融合课程为纽带创建实践课程体系。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媒介融合业务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将互联网、新媒体等高新传播科技知识融入到新闻传播、人文社科知识结构中去,使学生确立全新的传播价值观,掌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受众的心理。

围绕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整合构建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课程群。该课程群由三种类别的课程组成,分别是前驱课程、当前课程以及后续课程。其中,前驱课程为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当前课程为新闻业务课程、媒介融合课程、编辑技术课程,后续课程为全媒体技能训练以及综合实践项目。有了前驱课程的学习,学生就有了学习新闻业务课程和编辑技术的基础与能力。前驱课程和当前课程两类课程相互作用就可以培养学生媒介融合的一些操作理念和方法。在后续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把与媒介融合相关的课程糅合成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通过课程间知识点的关联,对当前课程的学习会加深对前驱课程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见媒介融合课程的学习是联系前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重要纽带。这种一体化的课程群设置整合了学科的知识,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适应全媒体战略背景下需求的能力。

(二)探索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

任务驱动学习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保证课程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所创设的任务必须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与学习欲望;要考虑全体学生的水平,适合小组协作完成;要贴近实际,体现出真实性和合理性;要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4]。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应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人才的专业实践性要求更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在求学阶段就具备全面的媒介技能,才能保证毕业后具有就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任务驱动法”的引入对新闻学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根据媒体行业中的记者、编辑等职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安排实践项目,由教师负责项目设计工作。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方法在任务驱动导向下,可以探索多种实践教学的方式。首先,以全媒体工作坊的创制方式组织作业。工作坊属于一种工作室式的创制模式,旨在通过真题真做的实践形式,为媒介人才培养创造校内外实践环境。充分利用“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展开“全媒体工作坊”的实践教学,配合业务课程完成作业实践,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其次,以“项目驱动”方式来完成课程的阶段实践。以“项目驱动”方式来完成课程的阶段实践,以此培养学生分析、

协作、概括等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广度,提高学生共同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闻业务课程都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深化所学专业理论,提高学习效果。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对新闻人才的职能需求,注意开发面向行业和服务地方的实践项目,为学生选定任务、设置情境,使其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再次,引入专业实习过程中的“双导师”制。在学生专业实习过程中引入“双导师制”,可以更好地适应新闻媒体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的需求。“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拓宽学生视野,同时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实际工作,改变新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三)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电信业、IT业、新闻业等行业和领域的融合[5],决定了新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必定要注意挖掘由校内教师和来自新闻媒体兼职教师所组成的跨单位、跨学科、跨部门的教师资源。“亲产业、亲企业”的大学需要“亲产业、亲企业”的师资[6]。而国内新闻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大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是经过系统扎实的学术训练的高学历人才,对媒介产业的实践能力较弱。因此,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培养和更新与时俱进的师资力量也是当务之急。

[1]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EB/OL].http://www.chuanboxue.org/index.php?doc-view-3176.htm,2013-05-20.

[2] 钟剑茜.在“全能”与“专精”之间把握平衡——全媒体转型战略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中国记者,2013(2):54-55.

[3] 蔡雯.“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对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3(1):86-88.

[4] 张笑,张国荣.“任务驱动法”在网络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107-109.

[5] 彭兰.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J].新闻战线,2008(7):63-64.

[6] 董立平.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4(3):68-73.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Reform Path of Journalism Practical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 all Media Strategy as Background

CHEN Xiao-li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Yang’en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14, China)

Journalism practice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follow the applied compound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in using multimedia and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rough a variety of channels and terminals. And the reformation path should be tightly explored around “the all media training center”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academy and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premise and indemnity of talents training during the all media transformation

Journalism; all-media; practice teaching; train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cademy and research

G642.0

A

1009-9115(2014)01-015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1.042

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JB13307S)

2013-09-27

陈肖利(1980-),女,河南内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学媒介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书,最优雅的媒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