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

2014-02-12周运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入馆手册新生

周运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泰州 225300)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对图书馆利用率的高低,极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面。大学新生入馆教育,是学生进入图书馆接触各类知识的良好开端,其意义非常重要[1]。但现行的入馆教育,因其模式的固定、形式的单一,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的需求,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对新一代大学生入馆教育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已很有必要。各高校图书馆应将大学生的入馆创新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过网上查询各高校现行入馆教育模式并经过对周边高校的实地考察,笔者选了最基本的四种现行入馆教育方式进行利弊的阐述,进而提出创新教育的模式、内容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旨在使其能够被大学生接受,从而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1 现行新生入馆教育方式的利弊

1.1 发放介绍图书馆手册或指南

新生参观图书馆结束后,每人发一本新生入馆须知手册,这是各大高校图书馆使用得比较多的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形式生硬刻板、没有任务安排,更没有吸引学生的亮点,学生并不一定会去仔细阅读手册。

1.2 组织报告会

组织新生集中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听取入馆教育的讲座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图书馆概况、借阅制度、网络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服务、特色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读者文明公约等,这种讲座,有的学生虽听进了部分内容,但因其内容单一、形式落后,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只是带人不带心,进入图书馆后根本不会借阅操作。

1.3 带领参观法

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是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传统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书馆馆舍、馆藏情况,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不仅导致馆员工作量巨大,而且学生一下子无法了解图书馆的整个情况,无非是为了应付差事似的走马观花,结果不甚理想。

1.4 视频介绍图书馆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采取了视频演示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一般常用的是画面与音乐的结合,同时以配音的形式介绍图书馆馆藏的内容与特点。比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云南工商学院图书馆、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等。视频演示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学生事实上并没有直接参与图书馆的有关活动,没有形成主人翁意识,很难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图书馆的要求中去。

新生入馆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引导新生入学后自主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以上常规的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或受观念、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或者在形式上不够活泼,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新的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入馆教育模式。

2 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模式及内容探究

2.1 将介绍图书馆的手册及手册内容考卷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发放

按照心理学上的观点,人们对事物初次接触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是最为深刻的,并且会产生“优先效应”。对于还未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对图书馆都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好奇,还带一点点的神秘,都迫切希望早一点进入其中探索奥秘。图书馆第一时间将介绍图书馆的手册寄到学生手中,让其对图书馆产生良好的“最初印象”,进而激发热爱图书馆,迫切希望进入图书馆的热情,从而提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无疑将会有效缩短新生对大学里新的学习方式的熟悉和适应期[3]。介绍图书馆的手册及编制的手册内容考卷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发放,并告知只有考试合格,才能获得图书馆的借阅证[2]。这不但给新生安排了任务,更有利于让新生还未进校,就对图书馆有了一定的了解。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离学校开学还有一段空余时间,大多数学生是没有特别任务的,正好让他们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认真阅读图书馆读者手册,还是带着问题读的。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将考卷做好。

也许有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居于从属地位,将入馆手册同录取通知书一并发放,也许得不到校方的认可。但只要理由充分,相信校方也会支持的。因为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育人的摇篮和文明、智慧的发源地。学生熟悉了图书馆,就等于熟悉了第二课堂。他们在图书馆学习,除消化课堂知识外,主要就是进行创新性学习;可以借阅图书、浏览报刊杂志,涉猎时事新闻、也可以学习方方面面的课外书籍。在图书馆的学习和思考,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也能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条件下,开启想象的空间,与自然接近、与生活接近,与自我接近。还可以自由浏览各种书籍,提升内涵、陶冶情操。翻开历史画卷,细细回寻,我们不难发现,许许多多的名家、伟人、他们的成绩就是在图书馆完成的。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阅览大厅之所以久负盛名,是因为它是许多19世纪著名思想家经常光顾的地方。卡尔。马克思就曾经在此写作巨著《资本论》。2012年10月11日,在高雅的殿堂里,莫言,原解放军保定某部图书管理员(时名管谟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跟他在图书馆的工作和学习是密不可分的。1926年毛泽东、李大钊,都曾在北大图书馆刻苦学习过。由此可见,创新性的知识并不是出自于灌输式的教育,而是来源于学生恒久地学习一门专业知识,并对这门知识进行恒久的思考并创新,而高校图书馆正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

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甚至比第一课堂更能启发学生的潜力。图书馆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自由的空间永远比刻板的模式更具伸展性;新生进入图书馆在人类沿袭的文化财富面前,借鉴、学习、吸收、思考、创新;心灵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大量的阅读可以让一个青涩的少年新生,通过三到四年的学习,变成一个思想成熟,行为规范的有用人才。

2.2 报告会采用师生互动形式

报告会排演成师生互动的剧目。先策划、安排各系部新生分别完成两个节目;一个节目内容必须围绕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各部门的设置、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内容展开;另一个节目自由发挥,形式不限,旨在活跃会场气氛,发挥专长。主持人宣布新生入馆教育报告会开始;第一,开场分别邀请院领导讲话,图书馆馆长讲话。第二,讲话完毕就开始提问入馆手册的内容,答对的同学有小纪念品,并在背影投影上给予笑脸的奖励,并播放声音说:“答对了,你真棒!”答不对的同学在背影投影上给予哭脸以示批评,并播放声音说“答错了,回家再读一遍吧,加油!”第三,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及各系部新生开始表演节目。节目完毕,主持人选择图书馆馆藏的优秀书籍向新生介绍,用励志的语言,满含激情的总结,激励学生的心灵,鼓舞学生的学习斗志……

这种互动方式,集声、色、情、景为一体,不但满足了90后新生思维多元、行动新颖的习性,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不仅仅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接受知识的方式。

2.3 将参观图书馆改成“新生到图书馆学雷锋活动”

名为:“新生到图书馆学雷锋”,实则让新生到图书馆参加公益劳动。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图书馆的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规则,让新生在劳动中体味到图书馆整洁的书架,排列整齐的书籍,明亮的阅览室,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从而珍惜并尊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在今后的借阅和学习中懂得在图书馆借阅、自习时不按规章的乱插乱放、乱丢乱占的行为是对管理人员劳动汗水的忽视和不尊重。

另一方面学生从高中生转变成大学生,是一个由青涩走向成熟,由幻想转向理智的过程。大多数学生看上去像成人,实际上行为和谈吐还属于稚气未脱的少年。他们需要引导、磨练,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来锻炼能力、增长经验。如果不让他们参加劳动实践,学生永远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从而进行换位思考。曾有几次,个别学生曾问笔者:“老师,您在这工作是不是很无聊啊?”“老师,真羡慕您工作这么轻松。”期间,有几位同学熟悉之后,有几次上书排架后,当笔者再问这些亲历过上架的同学有何感想的时候,他们都羞愧地摇着头,感叹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啊!我在书架上找书归位,头都转晕了。老师你们真辛苦,我们以后一定自觉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由此可见,亲身的感受及得上一千次的说教。所以说,有必要安排“新生到图书馆学雷锋活动”。

将学雷锋公益实践活动安排在报告会后的第二天开始一个月内完成,分班级进行。这样安排不但可以让学生直观全面地了解图书馆馆藏情况,也可让新生能够听清楚管理人员对借阅规则的讲解,也让新生体会到管理人员工作量的巨大,克服了学生参观时走马观花,应付差事的弊端,让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扎根学生心灵,让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

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只是读死书的书呆子。课堂教给学生的只是书本知识,只有经过社会这个大课堂历练出来的人,才是能经风雨,受考验的社会实用型人才。

同时,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图书馆常年开展学生学雷锋活动,每天安排一个班学生到图书馆参加义务劳动。如果按30个班算,一个班一个月轮到一次。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培养热爱劳动、独立自主、乐于奉献的品德,还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不但让学生在与工作人员的互动中学到处事的知识,也增长他们的工作经验及社会适应能力。不能不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2.4 制作视频微型剧介绍图书馆

刚入学的新生都是90后的学生,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兴趣,希望能够有与时俱进的、符合他们口味的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眼球;同时,他们又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于如何利用网络可以说轻车熟路,因此通过网上视频了解图书馆应该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4]。将视屏制作成微型剧,安排场景、情节、角色进行表演;视屏内容应尽可能简短、精炼、并具有可看性、趣味性、观赏性;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馆藏分布特点设计剧本,由演员分别扮演图书馆教师、学生甲和学生乙,其主线由图书馆教师引领两位学生参观图书馆的全过程,同时在带领过程中,学生演员会利用各个场景将其他学生可能有的疑问提出来,由图书馆员回答。这样,就避免了通过讲座形式灌输学生一大套规章制度的弊端,使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并且加上教师与学生的同期配音插入视频相关内容中,配上优美舒缓的旋律,让微型剧视频更具人文色彩。

视频制作好以后,放在图书馆主页的醒目位置上,新生可以随时上网在线观看。对于新生视频微型剧中不懂的问题,可以到咨询部进行咨询。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性,避免了刻板、生硬的入馆教育模式,使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3 新生入馆教育创新模式和内容的可行性

3.1 增强部门协作,主动服务学生

每年新生入学,各高校学生处都会给每一位录取的新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图书馆只是将新生入馆须知手册及装订好的入馆须知考卷(考卷上写明考试时间,并告知考试不及格将延缓发放借阅证,直到考试合格为止)夹在新生入馆须知手册内一并送到学生处,由学生处放入学生录取通知书的信袋内即可。这样做,既刷新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方法,也增添了学院的文化内涵,是一举多得的创举。

3.2 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学生更易接受

创新的新生入馆教育互动形式的报告会,即变刻板生硬的报告为生动风趣的汇报表演,既丰富了新生的文化生活,又让他们在亲身的参与中接受了进入图书馆的前期培训,而且这种方式跟报告会的人力、财力投入没有区别,只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满足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学生更乐于接受,使教育效果更加理想。

3.3 通过公益实践活动,教育内容更易落到实处

将“新生到图书馆学雷锋活动”安排在新生没课的时候。以到流通部为例:将一个班的学生安排在流通部先听工作人员讲解进入书库后的程序及借阅方法,然后让学生学习图书上架。这样做,不但解决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足,还促进了新生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让学生在亲身的劳动中体会到了应该珍惜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从而在以后的借阅过程中,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尊重图书馆管理员的劳动。

3.4 制作视频微型剧,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频介绍图书馆,就是将院校图书馆的馆舍、部门、馆藏、规章、文明公约等制作成微型剧。在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拍摄一段视频微型剧已是童叟皆会。以介绍图书馆为题材写一个短剧本,找一个形象气质好、普通话标准、热爱图书馆并富有激情的馆员讲解及解答学生疑问,选两个学生负责提问题。拍摄工作既可以请学校宣传部的专业人员,也可以图书馆自己完成。拍摄完毕后,给整个视频加一个漂亮的开头与结尾,再在视频中插入报告会时拍摄的同学们参加表演的视频内容,以达到浏览率高的效果,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使整个视频情景交融。将整个视频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以保证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看完。

4 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当今世界信息变化日新月异,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生入馆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常规工作,年年都要举办。如何使这项工作超越刻板的教条,做出新意,应该是每个图书馆人思考的问题。90后新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特点是自我意识强,集体感差,骨子里隐含着“你并不比我强的思想”。他们这一代人条件较好,什么都在超前,手机用3G,学习用笔记本;新颖的,高端的科技信息产品样样接受,所以新的入馆教育方式和内容,正好符合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创新的入馆教育模式和内容也拓展了新生入馆教育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图书馆和图书的热爱之情,满足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更愿走进图书馆。

[1]周运芳,张俊.浅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19,40.

[2]郑琳.新生入馆教育亟待强化和创新[J].怀化学院学报,2006,(9):187-188.

[3]毋新梅.大流通服务模式下的大学新生入馆教育的创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4-135.

[4]隆茜.新生入馆教育微型剧的开发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39-40.

猜你喜欢

入馆手册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新模式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高职院校入馆教育研究综述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