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与“小站”成4G网络新重点

2014-02-11鲁义轩

通信世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网关基站产业链

“融合”与“小站”成4G网络新重点

全面开启商用化后,TDD/FDD融合成为4G网络部署的新重点。为此,在本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期间,中国移动提出了三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基于FDD/TDD覆盖的互操作,保证4G业务连续性;第二阶段目标是基于负荷均衡的切换,保证负载均衡以及资源的高校利用;第三阶段目标是基于FDD/TDD联合传输,通过载波聚合/双连接技术,单用户的终端同时使用两网资源,提高峰值速率,增强干扰抑制能力移动,并实现快速负载均衡。

基于这三个目标,中国移动向产业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终端需尽快、尽广地支持TD-LTE/LTE FDD间的互操作;二是不同厂商设备需在负载评估、用户迁移、接口信息定义等方面统一准则;三是标准完善后,产业链支持TDD/FDD联合传输相关产品的开发和验证。

智能化SON助力精细优化

中移动4G用户已突破1000万大关,大流量数据业务对网络带来的冲击,已经使4G网络的精细化优化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中国移动一方面推进了智能化SON功能的部署和应用,实现了更精细、及时、多频次的优化调整,同时在不影响全局建设的情况下,选取局部区域,引入小基站、多频段混合建网技术,并不断优化完善SON功能。

此外,积极推进全量数据优化平台也成为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网络优化主要内容,据移动研究院无线所专家称,“优化大师”、“上行干扰优化平台”、“天线质量管理平台”等LTE网络优化专项工具,已在覆盖定位、网络分析、降低干扰、评估天线质量等方面发挥起关键的作用。

Nanocell走入规模应用

小基站在4G网络中已经呈现出蓬勃的潜力,2012年中国移动发布了其基于Smallcell和WLAN技术的“Nanocell”白皮书后,2013年完成首批实验室测试并在7个城市开展了小规模外场试点,今年,在4个城市开展了面向商用的大规模试点应用,并完成了首轮Nanocell(3+4+2)端到端IOT测试,提升系统互通性。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所总工称,目前Nanocell产业链已基本成熟,核心芯片基本成熟,TI、Intel、博通、高通等都是芯片支持者,端到端产品已经完成IOT测试。面向大规模商用,Nanocell网关容量及稳定性还有待大规模部署验证,安全网关认证流程有待完善;同时,其SON功能需增强,以满足海量小基站运维需求和宏微混合组网/异厂商混合组网需求。

猜你喜欢

网关基站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5G IAB基站接入网络方案研究*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信号系统网关设备的优化
基于ETC在线支付网关的停车场收费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