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紫砂的概念及紫砂热的兴起

2014-02-11任惠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任惠芬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试论紫砂的概念及紫砂热的兴起

任惠芬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宜兴紫砂的概念

宜兴紫砂起源于何时一直是个谜,有人说宋代,有人说明代,而最近在宜兴蜀山的考古发现,则证明宜兴紫砂的源头在明代晚期。据考古发掘的专家说,宜兴的蜀山是清代紫砂和均窑的生产中心,山下是一条古街,当年街上尽是店铺,卖出的陶器就从古街前的蠡河入太湖运往全国。一般窑址附近会有作坊,但蜀山却例外,由此推断,当时作陶与烧窑是分开的,这种社会分工也印证了明代中叶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的历史。将宜兴紫砂起源指向明晚期的,有两处重要遗址。一处是龙窑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明代青花瓷、铜钱等堆积物;另一处遗址也发现明代晚期的堆积物。

由于“紫砂热”的兴起,近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宜兴紫砂,那么什么是紫砂呢?许多搞文化及收藏的我想也不一定太清楚,根据我所学到的供大家参考。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及程辉、蒋敖生先生,三位先生在八十年代,根据国家轻工业部的要求,向全国生产紫砂的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的主持下,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紫砂陶器》GB10816-89,规定如下:紫砂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 (>8%)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还有紫色、红色、黄色等),质地较坚硬的无釉制品。品种有壶、杯、瓶、盆、碟、及各种人、兽、物雕塑工艺品。平时,我们习惯讲宜兴紫砂陶器,其实,宜兴紫砂从其陶瓷的分子结构、吸水性能和坯体的气孔率来讲,严格地讲宜兴紫砂在陶瓷的分类中属于炻器一类(吸水率和气孔率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种器皿,称为炻器),故平时讲宜兴紫砂陶,实际是宜兴紫砂炻器较为合理、较为科学,这样理解才算比较完整。宜兴紫砂泥的特点。宜兴紫砂泥是中国得天独有的宝藏,粘土矿物含量占85%,碎屑矿物含量占15%(细粒石英占1%、粉砂占9%,其它占5%)。块状质纯,有少量云母碎片和灰黄小圆点,粉砂粘土结构。烧成后颜色主要有紫色、红色、黄色和绿色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烧成品断面呈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赤铁矿、莫来石晶相和双重气孔结构,因而,宜兴紫砂具有透气而不渗水的特点。泥料制作:从矿层中开采出来的似块状岩石,经露天风化半年以上,使其松散,然后经初碎、粉碎,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目,送风筛选,筛选后的泥灰,由搅拌机搅拌成块泥,经陈腐处理(陈腐时间越长越好),再把腐泥进行真空练泥,这样就成为制壶等坯用泥了。

宜兴紫砂热的兴起

首先,紫砂热的兴起,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购买力也得到相应提高。紫砂壶的“五美功能”被人民逐步认识,“功能美、造型美、工艺美、材质美、品味美”。紫砂壶质地纯朴,不媚不俗,视为“雅趣”,成为“风雅之举”,“温润如君子”。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也在提高和发展。他们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在大量增加,而紫砂艺术品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的发展。为人们在生活方面提供了经济实惠而又有艺术品位的最佳选择方向。

第二,与人民追求生活质量有关、与人民对保养身体的出发点有密切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人民对保养提出了更好更高的要求,而宜兴紫砂正好是最好的饮茶的器皿器具,因为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 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好的紫砂壶必须善待它、爱护它、正确使用它,时间长了便会对你产生感情,好比鱼水情关系,久而久之,你就会当作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爱不释手,壶的价值就越来越增。

第三,与广大壶友的兴趣、与收藏有密切关系。据多家媒体报道,宜兴紫砂壶泰斗顾景舟制作的提璧壶拍到1288万元。即使这把壶是黄金做成,也卖不到这个价格,但紫砂就能够。巨大的经济利益是激发紫砂收藏热的主要动因之一。人们看到紫砂就像字画古玩一样,具有很大的投资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文化收藏是紫砂收藏热的又一原因。紫砂所具备的文化艺术特点是人们喜爱紫砂的又一理由。国内主要的大博物馆都收藏了宜兴紫砂壶,其中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都收藏了紫砂的传世名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还保管着传世名作“供春壶”。国家文化部和国家博物馆都专门到宜兴征集现代紫砂作品,作为巡回展展品,并永久典藏。大量的是民间收藏。过去一度是港台地区收藏较多,而现在内地也掀起了紫砂收藏热。看经济实力,有人喜欢名人名作,有人喜欢古代旧壶,有人喜欢文革时期的紫砂壶,有人喜欢紫砂花盆,也有人喜欢当代紫砂陶艺作品。有许多人是分门别类、专题收藏。例如,我的好友,宜兴的一个朋友叫谈伟光,搞企业工作,十几年前开始搞收藏,当时投入2000多万元,如今时值已经远远超过2个亿,但是,他不但是企业家、收藏家,更是个慈善家,如:在今年的2月,他向中国紫砂馆捐赠了二件清代紫砂壶,填补了该馆空白(《宜兴日报》2014年2月26日有专题报道), 一件是清代邵权衡所作的“合盘梅花”壶,另一件是“满彩八方”(底无款),采用盛行于乾隆年间的紫砂壶装饰风格。由于紫砂壶本身的特点。紫砂壶既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它对人有一种亲近感。人们逐渐对紫砂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紫砂艺术品既可以陈列于殿堂馆舍,收藏者又可以把玩摩挲,温其如玉。

第四,与中国人的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紫砂与中国茶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能够非常容易地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社会上各阶层的人都有爱好宜兴紫砂的理由。近几十年来,由于茶文化的广泛宣传和引导,产生了更多爱用紫砂壶泡茶的文人雅士,这些文人雅士注重于紫砂壶的实用,喜爱价廉物美的紫砂茶具。这个销售市场面也是最广的,这个消费群体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宜兴紫砂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与中国礼品市场的需求有密切关系。那些名人做的壶、很有名气的作品大部分是用来作礼品馈赠的。这一部分买壶人不一定对紫砂很懂,甚至有的一巧不通,也不注重实用价值,他只注重做壶人的名气,查查名单,对对名字,认为职称越高壶就越好,就一定是个好壶,故要馈赠。而这一部分消费市场是近十多年来为宜兴紫砂的名人名作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