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来开卷有益多
——“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内涵解析

2014-02-09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4期
关键词:书目读物好书

徐 雁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来开卷有益多
——“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内涵解析

徐 雁

作者在2013年度有关好书榜和畅销书榜单的基础上,主导师生遴选出了36种优选图书,作为2014—2015阅读年度的校园推广读物。论文介绍了书目的来由,分析了该书目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依据本书目如何进行校园读物推广的基本建议。

好书榜校园读物推广推荐书目阅读年度

去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有多达百余名的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二届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在此“全民阅读”被广泛关注的形势下,江苏省有关部门以奋发率先的精神,积极行动了起来。今年2月,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2014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年上半年“书香江苏”建设的重点工作,其中要求以江苏省教育厅为主,各地有关学校配合,开展“书香校园”的试点工作,要“建设阅读指导教师队伍”。

但在当今这个杂花生树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仅就图书出版而言,全球各国的总量是年产200多万种左右,而中国出品则高达40多万种。面对学科林立、品种繁多、浩如烟海一样的馆藏文献资源,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作为以读书求知为天职却又缺乏辨别力的学生,“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免以如何择善而读为难事。而要建立起一支“好读书,善读书”的导读教师队伍,更非一朝一夕之事。或如台湾作家王鼎钧所言:“读书要有选择,不仅仅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程度、性情、理想跟兴趣的,尤其要选择有益的,排除有毒的,这种选择对年轻人最为重要……读书最适当的地方仍然是学校,因为学校是专门供人读书求学的地方,这正如吃饭要在饭馆,洗澡要在浴室。”笔者以为,在近阶段如能借助目录学方法,采用在新书中好中荐优的方法遴选出适量的好书加以推广,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推广方法。

1 “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的产生

2014年3月,为迎接第十九个“4.23世界读书日”的到来,及时公布江苏省全民阅读12本好书书目,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处搜集了“2013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2013年度《中外书摘》十大好书”“《作家文摘》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中华读书报》2013年度100佳图书”“《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2013凤凰网年度好书及年度提名好书”“2013年度新浪好书榜”,以及“开卷2013年度畅销书榜”“当当网201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京东商城201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等16个知名的好书和畅销书榜单,汇编了多达221种的2013年度书目,旨在从中选出“2014年度江苏省全民阅读12本好书推荐书目”。

基于“分众阅读”的认知,笔者以南京大学选修“阅读文化学”“图书评论与写作”等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体,部分地征求了包括江苏其他高校图书馆馆员、馆长在内的30余位专业人士,在221种书目基础上,进一步遴选产生了“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见表1),共36种。

表1 “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入选图书基本信息表

所谓“阅读年度”,是指上一年度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到下一年度的“世界读书日”的起讫时间,这也是笔者多年来在全民阅读推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份创意性思考成果。

因为每到岁末年终,图书行业界、大众媒体界都乐于进行“年度好书”的盘点、评优活动,无论是群众性还是专业人士的票选成果,都足以成为推荐书目、导读书目的依据。因此,站在阅读推广和读者接受的角度,提出“阅读年度”的新概念,虽说时间跨度仍是为12个月,但其好处是能充分吸收、借鉴前一年度的票选优胜书目,使之成为继续被推荐和推广的读物。

如在“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上名列前茅的书中,柴静的《看见》为“2013年度《中外书摘》十大好书”之一;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为“当当网2013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上有名之书;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为“《作家文摘》2013年度十大影响力图书”之一;饶平如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为“北京《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之一等,这样就将图书上市后赢得的社会知名度、好评度,与师生联合推荐阅读的主观意愿实现了融合,由此产生的推荐书目也就较有可能被学生群体所认同接受,从而实现上榜书目被广泛选读这样一种社会效益,发挥出“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的精神文明功用。

2 “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特点

(1)从出版时间上来看,基本上都属于“在版新书”范畴,即是2009至2013年五年间出版的图书,而以2013年问世的新书居绝对多数。如2012年只有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偷影子的人》、中信出版社的《谁的青春不迷茫》;2010年只有武汉大学出版社《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2009年只有三联书店《目送》《麦田里的守望者》榜上有名。

(2)从著述者身份方面来看,虽然英、美、日、法、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作者都有,却以中国作者为最多,美国作者其次。英国作者有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日本作者有黑柳彻子、安倍夜郎,法国作者有马克·李维的,加拿大作者有丽丝·门罗,哥伦比亚作者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美国作者有费正清、傅高义、塞林格、克里夫顿·费迪曼、约翰·S.梅杰、卡勒德·胡赛尼、卡勒德·胡赛尼等。

(3)从图书的性质方面来看,人文经典名著与时新图书、流行读物并举。既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又有贾平凹的《废都》、柴静的《看见》等畅销书。

(4)从图书的体裁方面来看,既有《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关山夺路》《怒目少年》《文学江湖》),又有《陈寅恪的最后20年》等名人传记,也有里夫顿·费迪曼、约翰·S.梅杰的《字里行间书房:一生的读书计划》等。

(5)从推荐者的身份来看,绝大多数是基于图书行业界、大众媒体界的遴选;只有5种书是来自四位专家、学者的个人提名,如: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李洪岩提名的《钱锺书生平十二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提名的《陈年旧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提名的《博弈与社会》和《重启改革议程——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先生提名的《日夜书》。

其实,这种基于专家、学者个人阅读体会和心得的好书遴选,是一种值得采用的在书林中好中荐优的方法。如勤于读书的比尔·盖茨,仅在2013年,就读了历史、科学、经济、回忆录等多种题材和体裁的图书,多达139本。他每读完一本书,便在自己的博客“The Gates Notes”上贴出图书封面,并写出自己的读后简评。他还在所读书中,选出了其个人的“2013年度好书”7种,即:《箱子》《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收获生物圈》《昨天之前的世界》《贫瘠的数字》《大学为什么这么贵》和《赌局》。毫无疑问地,他的“书单子”对于公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因为无论是网民的票选还是专家、学者的评比式投票,都难以避免“望名投票”的弊端,即根本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把需要评比鉴别的书一一读过。

3 “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阅读推广建议

作为一次目录学与阅读文化学相结合的尝试,有幸排上“2014—2015阅读年度校园读物推广好书榜”的36种好书,确是从书林中优选出来的,足以为阅读口味上呈广谱型、文化取向上追求多元化、文本选取讲究可读性的大学生、研究生群体,提供一份有益的参阅书目指南。那么,如何在校园里对这36种好书进行有效务实的阅读推广?

我的建议是,可在上述书目中择取适合本校学生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的图书,进行“专架陈列”“样本展览”“好书漂流”“读后感(微书评)征文”,以及“作者与读者面对面”“讲座式导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丰富校园读书生活。

台湾教育界人士刘真先生曾经在《好书书目》序言中指出:“书目的功用有如‘食谱’,依照食谱烹调食物,多能符合营养的原则。同样,学者、专家们所开列的书目,自然亦可视为选择书籍足资信赖的标准。不过,学校教师仅仅向学生提供书目是不够的。如果要想培养学校读书的风气,必须使学生有一种自动学习的精神。我们知道,一个食欲不振或有偏食习惯的人,并不欣赏根据食谱烹调的菜肴;换言之,食谱对他很少发生作用。因而我们可知学校教师如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乃是‘书目’能否发挥其应有功能的主要条件。”他还说:“人生是不断学习的历程,‘学无止境’和‘业精于勤’这两句话,实在具有深长的意义。”

“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如诗味长?”在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的院校图书馆,是引领校园阅读的主阵地。通过以校园优良读物推广为抓手的校园阅读推广,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最后形成与各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的“书香校园”特色。而通过培训与自修,努力造就一支“服务型”与“学习型”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馆员队伍,编印校园导读馆刊,重视馆员书评写作,更是引领校园阅读推广工作,推动“书香校园”建设的人才基础。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来开卷益处多。笔者期待,在“应试教育”中胜出的学子们,能在知识理性的牵引下,充分利用校园生活的优越条件,循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读人文、社会、科学、技术各领域的佳作好书、名著经典,自觉实现信息素养、知识结构和人文品质的转型升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阅读与学业相辅相成的作用下,奠定未来职业和一生事业的坚实基础。

[1]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王鼎钧.闲话读书.书里闲情[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3]徐雁.全民阅读推广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01193。

Elegant Books L ast forever,Reading Enriches the Mind:Analysis of The Promotion of Campus(2014-2015)

Xu Yan

Based on the various kinds of Top Ten Books and bestseller lists,the author asked some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to select 36 books as The Promotion of Campus(2014-2015).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reason,analyse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bibliography,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bibliography.

Top Ten Books.The Promotion of Campus.Recommended bibliography.Reading annual.

G252.1

2014-03-28编校:邹婉芬)

猜你喜欢

书目读物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推荐一本好书
有声读物发展中的版权挑战及应对
好书共享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好书推荐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