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2-08公建庄杜晨旭陈雅宁韩双印张延瑞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充质代偿肝细胞

公建庄,杜晨旭,陈雅宁,韩双印,张延瑞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进入失代偿期后可逐渐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原位肝移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肝硬化治疗方法,但因供体局限、费用昂贵、移植后需长期后续治疗等原因使得仅有一小部分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能够得到挽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取得了长足发展。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1],具有横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肝细胞[2-4],且脐血来源充足、采集方便、免疫原性弱、扩增能力强,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1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7例;年龄32~74岁,平均48岁;病程10~40年,平均23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级。对照组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1岁,平均46岁;病程10~38年,平均25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具有均衡性。所有患者有或出现过腹腔积液,并经B超或CT检查等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腹腔积液等,排除肝占位性病变患者。本研究在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进行,详细告知其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还原性谷胱甘肽(古拉定,意大利斯德大药厂生产)1.2 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甘乐,丹东医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8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不应用利尿剂、清蛋白及血浆,限钠限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术前检测血常规、凝血四项、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甲胎蛋白(AFP)、肝功能;移植途径:肝固有动脉途径14例,由介入科医生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微量泵缓慢泵入,泵入完毕后拔管,按压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侧髋关节制动24 h;外周静脉途径10例,采用输血器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缓慢输入。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4、8、12周时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治疗12周时对治疗组患者进行SF-36量表(中文版)评分[5],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心理卫生共8大领域,各领域得分为0~100分,其中前4个领域为躯体功能,后4个领域为心理功能。由于各领域包含的条目不同,为便于比较引入转换公式[6],各领域终得分=(实际初评分-理论最低初评分)×100/(理论最高初评分-理论最低初评分)。

图1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分析

Table1 Comparison of albumin,prealbumin,total bilirubi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例数 清蛋白(g/L)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对照组2228 59±5 0428 84±4 2530 42±3 8128 63±3 1130 72±3 3431 18±3 12治疗组2428 72±5 2829 80±4 5531 10±3 9731 77±3 9432 61±3 6233 31±3 22t值0 0850 7381 7212 3793 5514 322P值0 9320 4650 9300 0380 0180 004组别 前清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对照组92 11±34 0893 84±33 3596 66±33 0499 76±33 06103 01±33 62105 33±33 26治疗组91 33±34 8789 77±34 2398 01±33 26103 22±33 68108 34±35 50112 87±34 03t值0 0771 3220 1362 1794 2886 870P值0 9390 1260 8920 0460 0340 017组别 总胆红素(μmol/L)治疗前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8周 治疗12周对照组53 46±26 9448 21±23 9042 44±23 3834 78±18 4928 49±14 2720 00±7 18治疗组52 67±28 2157 54±27 5440 22±21 8832 22±21 8824 33±8 9717 67±6 63t值0 0974 1440 3330 4271 0581 144P值0 9230 0010 7410 6720 3900 259

注:对照组治疗1周、治疗组治疗8周时各有1例患者失访

表2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量表(中文版)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F-36 Scal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2 结果

2.1 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胆红素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时时血浆蛋白、前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12周时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8、12周时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周时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SF-36量表(中文版)评分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躯体功能、肢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有临床和社会意义;而躯体角色、情绪角色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无临床和社会意义(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3例移植术后出现低热,体温未超过38 ℃,未予特殊处理,严密观察,体温自降;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皮疹、恶心、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脐带血是婴儿出生后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7]。2000年Erices等[8]将脐带血中分离出来的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2002年Schwartz等[9]研究发现,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有着类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征、形态和表面相关抗原。Danet等[10]研究证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肝细胞,预示着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肝脏疾病的可能。2003年Kakinuma等[11]研究证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肝移植细胞来源的肝样细胞,这就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打下了理论基础,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脐血间充质干移植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在肝损伤时,体内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应激(炎性)信号分子刺激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或肝样细胞而行使正常肝细胞的功能;(2)在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后可以诱导机体分泌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刺激肝脏产生新的肝细胞;(3)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诱导“归巢受体”而将干细胞融合入肝脏,进而使干细胞转化为肝样细胞而发挥作用;(4)间充质干细胞与体内的肝细胞“融合”后导致基因重排而行使肝细胞的功能[12-14]。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展到失代偿期后病死率较高,但传统的治疗手段已显得捉襟见肘,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随着对肝脏损伤和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大量基础研究已证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其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1周时血浆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治疗4、8、12周时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亦较对照组升高,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肢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并均有临床和社会意义,而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皮疹、恶心、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表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延缓其病程进展,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15-16]。相对于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更广、易于获得、取材方便、扩增迅速,且无伦理道德的局限,具有其他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不可比拟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且由于研究条件限制,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部位及途径选择、移植施放的最佳剂量、最佳疗程、分离培养及大量扩增的标准程序、体内良好示踪剂的寻找、如何提高移植后细胞归巢率等实际问题还需深入研究。因此,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最终能否逆转患者结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Abdallah BM,Kassem M.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from basic biolog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J].Gene Ther,2008,15(2):109-116.

2 Lee KD,Kuo TK,Whang-Peng J,et al.In vitro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Hapatology,2004,40(6):1275-1284.

3 孙艳,段芳龄,陈香宇,等.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13(3):239-243.

4 孙文静,王军,胡辂,等.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9):1311-1313.

5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6 Medical Outcomes Trust.How to score the SF-36 health survey[M].Boston:Medical Trust,1993:2-217.

7 Dennis JE,Charbord P.Origi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nd murine stroma[J].Stem Cells,2002,20(3):205-214.

8 Erices A,Conget P,Minguell JJ.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J].Br J Haematol,2000,109(1):235-242.

9 Schwartz RE,Reyes M,Koodie L,et al.Mult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s from bone marrow differentiate into functional hepatocyte-like cells[J].J Clin Invest,2002,109(10):1291-1302.

10 Danet GH,Luongo JL,Butler G,et al.C1qRp difines a new human stem cell population with hematopoietic and hepatic potential[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2,99(16):10441-10445.

11 Kakinuma S,Tanaka Y,Chinzei R,et al.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as a source of transplantable hepatic progenitor cells[J].Stem Cells,2003,21(2):217-227.

12 Shi MN,Huang YH,Zheng WD,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and anti-fibrotic effect of interleukin-10[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15):2357-2362.

13 Shi MN,Zheng WD,Zhang LJ,et al.Effect of IL-10 on the expression of HSC growth factors in hepatic fibrosis rat[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1):4788-4793.

14 杨光忠,陈文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1547-1549,1557.

15 李楠,石玉玲,李娜,等.经门静脉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852-854.

16 张丽欣,邢利和,张丽丽,等.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680-2682.

猜你喜欢

充质代偿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