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014-02-07郎劲松杨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可视化信息

■ 郎劲松 杨海

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 郎劲松 杨海

数据新闻是当下腹背受敌的新闻业突围的重要方向,敏锐的一线记者和媒体已经在探索如何利用数据更深层次地洞察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让新闻报道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数据新闻通过挖掘和展示庞杂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利用丰富的、交互的可视化传播,丰富新闻报道的方式。本文试图对数据新闻的理论脉络和实践积累进行梳理,以此探讨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数据新闻;新闻可视化;创新路径

英国传统著名报刊《卫报》2009年在其官方网站上推出了数据博客(Guardian Datablog,http://www.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它本来只是一个专门用来提供《卫报》新闻报道背后的完整数据集的博客,现在已经包括了“一个首页、各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数据的搜索引擎、网络上和卫报的视觉艺术家们的数据视觉化作品、以及探索公共开支数据的工具”。数据博客现在每天使用谷歌电子表单来分享完整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将之可视化,用这些数据为报纸和网站提供精彩的新闻故事。

2010年开始,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开始在《卫报》、BBC、《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德国Zeit在线、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国际知名媒体,以及ProPublica等非盈利调查性新闻机构中集中出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11年,由非盈利行业协会全球编辑网(GEN)主办、谷歌资助的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举办,吸引了全球范围内51个国家286个数据新闻项目参加。2011年,在欧洲新闻学中心(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和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的倡导下,《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BBC、ProPublica、Zeit Online以及澳大利亚、芬兰、阿根廷等国的资深记者协作撰写了《数据新闻手册》(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该书对全球读者免费开放,旨在推动全球数据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数据新闻: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升级版”

数据新闻并不是“横空而出”,而是新闻业长期探索积累的成果。强调新闻报道中调查和数据的科学应用早有精确新闻学(Accurate Journalism)在前,强调新闻制作流程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功能、强调数据收集和分析也有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Computer-Assisted Report,CAR)在先,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学和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有着连续性的发展联系。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是新闻业不断适应当下信息环境变化不断探索而孕育出的新成果。简单地说就是数据驱动的报道,具体来讲是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新方式。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一般是“获取数据(getting data)-分析数据(analysis data)-数据可视化(visualizing data)”①,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经过分析和可视化后形成精彩的新闻故事,数据的公共价值由此体现。

与精确新闻学比较,二者都强调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精确新闻学中数据往往是当作支撑观点和判断的论据,即用数据来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而数据新闻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叙事方式,数据往往就是新闻的本体。数据新闻把庞杂的数据通过“显而易见”、丰富多彩的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建构数据的意义,每个人可以独立地去理解它,结构化、开放式数据让用户可以个性化地再加工,甚至很多数据新闻案例用户已经参与到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另外一个更加显著的区别在于二者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量级”②,精确新闻学大多按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一些抽样得到的数据,而数据新闻面对的则是真正意义的大数据,数据量级的差异决定了二者在方法和技术上的根本不同。

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把通过计算机调查和收集信息当作加强新闻报道的一种技术,而数据新闻注重整个新闻工作流程中处理数据的方式。“数据新闻业注重数据(有时比CAR更甚),但不是使用数据作为一种手段来寻找故事或增强故事的趣味性。”③在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面对的数据信息匮乏的时代,计算机是收集数据信息的好帮手,而现在记者却拿网络上众多免费提供的庞大数据库没有办法。菲利普·梅耶说:“过去信息匮乏的时候,我们的精力大部分用于搜寻和采集信息。现在,信息丰富了,如何加工更为重要。”④数据新闻建构的是一整套数据处理的新闻工作流程,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可视化互动传播和开放共享数据等。

总的来说,数据新闻无论是在理念还是技术方法上,都在精确新闻学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新闻的基础上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在某种程度上,数据新闻是对当下传统新闻业务流程和媒体组织结构的深层次再造,它要求新的新闻思维、新的新闻叙事、新的技术能力等等。尽管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学和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在目标和技术上可能没有绝对的区别,但“数据新闻”这个标签的出现还是标志着新闻报道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数据新闻根植于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为数据新闻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可以说数据新闻是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升级版”。

二、数据叙事: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数据新闻由个别记者的无意识偶然尝试,发展到业界的系统理性探索;由《卫报》等个别欧洲媒体的业务创新,发展到世界范围内媒体行业新闻业务改革普遍看好的大方向;数据新闻的影响也由传媒业开始扩展到更多领域,整合了更多不同领域的人才在一起创作出全新的、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1.数据新闻弥补传统新闻宏观叙事的不足

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新闻叙事注重细节的捕捉,擅长微观的表达,力求“见微知著”。传统新闻中也不乏对宏观社会现象的报道或对新闻事件的宏观描述,但偏主观的文字始终缺乏一种新闻的力度,即记者面对中观、宏观报道时总感觉缺乏可以充分掌握的新闻事实,这导致传统新闻宏观叙事能力的不足。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新闻一般以采访权威专家学者或者官员来提高新闻的说服力。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记者存在根据自身需要对被采访对象观点断章取义的可能,另外也容易让记者失去对新闻的把控,被带有不同利益立场的所谓权威人士利用,让新闻不能真正代表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

在这一点上数据新闻正好弥补了传统新闻中观、宏观叙事的不足,驱动数据新闻的大数据优势正在于它的宏观解释力。我们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假设传统新闻擅长的是个案深访,数据新闻则是大规模抽样调查,甚至是普查。深访是通过极具代表性的个案来给调查者以启发,抽样调查和普查则是反应事物的更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律。所以,数据新闻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客观数据,对事物和现象做充分而客观的中宏观报道。但这并不是说数据新闻不具有微观报道的能力,通过现代网络交互技术数据已经能够将中宏观和微观很好的联通在一起了。如《华盛顿邮报》2013年关于美国政府“关门”的报道,一张全美地图标注了所有受影响部门分布,且用不同颜色深度表示受影响的程度,让读者对事件全局有一个一目了然的宏观认识。⑤读者点击地图上受影响的标注点,就能看到当地网友上传的自己的遭遇,自己的生活到底受到了怎么样的影响,这里面全是一个个具体的个案。这则报道成功地将新闻的宏观叙事和微观叙事结合在一起。

2.开放数据运动拓展数据新闻的报道领域

数据新闻报道的领域在理论上并没有疆界,大数据是数据新闻的驱动源泉,哪里有新闻价值和大数据哪里就有数据新闻。虽然我们当下的时代大数据无处不在,但是由于对数据价值认识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大数据的保护也在加强,现实中记者要想自由获取有价值的大数据其实不易。但我们也不必悲观,作为大数据保护的逆运动,数据开放运动的大潮正在世界多国涌动。

“开放数据”(open data)指的是不受著作权、专利权以及其他任何限制,并开放给社会公众自由查询和使用的数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近年来世界多国都兴起了开放数据的运动。这其中,英国和美国走在前列,英国政府在其官方网站上(data.gov.uk)已经收录了超过一万条数据集,民众可以申请开放目录上列出的任何数据。2009年《卫报》关于英国议员开销的数据新闻报道,就是根据英国下议院公布的5500个PDF文档挖掘出来的。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就致力于推动“开放政府计划”,建立了专门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data.gov),目前也收录了近万条数据集。中国政府也开始做开放数据的努力,国家统计局建立了国家数据网(data.stats.gov.cn),中国政府目前开放数据程度虽与英美有较大差距,但表现出的开放数据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虽说我们开放的数据不多,但是只要编辑记者认真去挖掘,就会有丰富的资源了,如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全国各项经济数据、如环保部公布全国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又如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国家人口与健康数据等等,这些庞杂的数据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新闻硬新闻,记者认真收集分析,定能够制作出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

除了官方发布的开放数据,众多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市场调研公司都会定期发布各行各业的行业统计信息,这些都是记者数据新闻报道的驱动源,对此记者需要的是敏锐的数据意识,和对数据进行再加工的专业技能。数据新闻的报道绝不再是传统新闻一个总数结论式的报道,记者要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找到更加有价值的方向,并掌握更加现代化的可视化的呈现形式,这对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数据新闻报道内容没有固定的疆界,有数据且有新闻价值的地方就有数据新闻。

3.数据新闻改变以文字为中心的传统新闻叙事方式

数据新闻交互的可视化传播方式是数据新闻最引人关注的一点。首先从理论上讲,交互的可视化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以文字为中心的叙事方式。在过往的新闻理论中,文字始终是新闻的中心和主体,即使有图片、数据,也是为文字叙事做辅助,只是新闻“材料”、是“配角”。在数据新闻中,数据成为新闻的主体,也是叙事语言。但数据并不等同于数字,而是通过数据可视化,将数据以更清晰的逻辑和更好的阅读体验呈现给用户。无论是计算机领域还是新闻领域,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程式,表现方式千变万化,优秀的作品无论是叙事逻辑还是技术呈现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对作者的创造性和技术基本功都是极大的考验。因为本质上,数据新闻的可视化不是“炫技”,而是和文字一样是一种新闻叙事,只是在特定的新闻主题上,用巧妙的可视化方式能取得比文字更好的叙事效果,让用户更容易认知复杂的情境。

2010年,当英国朝野和媒体各派对英国是否应该从伊拉克撤军问题争论僵持不休时,《卫报》数据博客刊登了一则名为《伊拉克战争日志》的数据新闻,利用维基解密数据和谷歌地图软件,将每一个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作为一个红点标注在地图上对应的阵亡地点,拉近地图,点击每一个红点都有阵亡士兵阵亡时间、阵亡原因等详细说明。远看地图满地图红色的点触目惊心,适当的可视化表现方式摆脱了语言文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低效辩论,而是告诉你“事实就是这样”,你不能不承认。这则报道引起英国社会震动,很大程度推动了英国做出从伊拉克撤军的决定。类似这样的可视化叙事表达力,很多时候是文字难以达到的。如图1。

图1

三、看图说话:数据新闻可视化传播的新方式

在数据新闻现实实践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优秀可视化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各异,目前总结起来大致有交互地图、动态图表和信息图等这几类,但数据新闻发展很快,所以该分类仍值得进一步商榷。

1.可查询的交互地图

空间地理数据是新闻的一大核心要素,在特定的报道中,空间地理数据本身就是新闻的主体。如城市空间发展的变化、污染事件波及的范围、地震余震的发生情况等等。空间地理数据很多时候是相对比较繁杂的,用文字来陈述难以传达出报道想要的空间感和整体感,这个时候构建一个数据地图报道就能化繁为简,信息量既丰富又能让用户很容易地从整体上去把握。

现实中数据总是很复杂的,空间地理数据往往还伴随有时间跨度。2011年在纪念纽约地图诞生200年之际,《纽约时报》策划制作了“曼哈顿的网格如何生长”这个可查询的交互地图作品,来展示200年来曼哈顿地图里街道的变化。拖动地图的时间条,用户可以清晰地观察到200年间曼哈顿道路的逐渐变化,曼哈顿到底是如何从原来最小的原点,一点点发展到现在的模样,这个过程在作品中一目了然。同时作品还附带有不同时期曼哈顿各个地区人口密度的可视化数据,用颜色的深浅程度显示人口的密度程度,将人的发展和曼哈顿的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个利用Fusion Table制作的可查询交互地图,Fusion Table本身是基于谷歌地图(Google Maps)的免费云端应用,凭借谷歌地图的强大地理数据及软件本身的简单易用曾经一度非常流行。2012年后,功能更强大更加华丽且完全开源的MapBox及其提供的制作地图软件TileMill则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我们暂不讨论这则作品的主题是否重要,可查询的交互式地图报道方式却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想象一下如果国内有记者用这样的表现方式来报道5·12后余震的发生情况,来报道我国癌症村的发展与分布,那将是值得期待的新闻作品。

2.动态图表

数据新闻中动态图表的应用和财经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天然的联系。财经新闻关心各种经济情况中涉及到的数据,并关心这个数据发展的趋势。另外,财经新闻涉及的很多数据对一般用户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困难和障碍。数据新闻动态图表可视化的应用,正好能解决财经新闻这两个方面的困惑,让数据的现状和趋势变得清晰可见,对一般用户来说财经数据也更加可知可感。

简单说,数据新闻中动态图表应用,就是将抽象的数据含义用丰富的可视化图表形式表现得更加具象,并通过动态的形式来反映这些数据发展变化的趋势。2012年5月,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登陆纳斯达克,这可是美国财经界一个重磅事件,但Facebook IPO到底意味着什么?投资新上市的科技公司会是好的选择吗?《纽约时代》数据可视化团队用作品“The Facebook offering:How It Compares”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见图2。

图2

在该作品中,共有5张动态气泡图,气泡代表一家公司的招股规模或股票涨跌幅度。这5张气泡图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科技公司的发展状况,将Facebook和超过2000家科技公司做对比,帮助用户通过认识科技公司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理解Facebook IPO的前景。这个作品是一篇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成功的社会科学研究,让人们对近几十年美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

从技术上讲该作品也是比较成功的,简约而不失美感的图形设计、时尚前卫的配色选择、恰到好处的动态效果设置,让作品整体靓丽却不浮夸,取得了内容和形式的较好配合。这样的作品也反映出年轻一代《纽约时报》人的品味和价值取向,拉近了和年轻一代读者的距离。

财新网近期推出的“风雨中概股”,是目前国内数据新闻报道中优秀的动态图表作品。2013年10月,登录美国纽交所的中国科技企业网秦遭浑水做空,当天市值增发近半,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命运再次被热议。财新网在关键的时刻推出了这个让人眼前一亮而又掷地有声的作品。该作品5张动态气泡图表的设计能够看到“The Facebook offering:How It Compares”的影子,主题上也较为相近。“风雨中概股”回顾了自1992年以来中国企业参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历程,例数了近300家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的发展情况,将中概股在美股的发展总结为“曾经风光”“狂潮终止”“风雨飘摇”和“冬去春来”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后4张动态气泡图表的一页,作品叙事有理有据而又可知可感。财新网这篇作品在学习模仿基础上的独立创作是值得肯定的。见图3。

图3

3.信息图

信息图是数据新闻报道最常用到的一种可视化表现形式。“报道者希望借助此类包含数据、信息的图像来阐释较为复杂的信息”⑥。信息图因诸多优点受到很多数据新闻记者的欢迎,目前国内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报道也大多采用这种形式。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医学中心认知科学家在2008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类大脑在某一刻捕捉到的视觉细节要比人们惯常认为的多得多”。⑦这与我们对当下读图时代的经验描述是契合的,这对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工作也是极具意义的。

因此,好的信息图首先应该是能让读者一眼就能抓住核心信息,并且印象深刻。读者能够一眼抓住核心信息的前提是读者对信息图的信息感兴趣,并且信息图的核心信息足够突出。形式大于内容、信息图复杂晦涩等误区是必须要警惕的,要让核心信息突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简单再简单”,不让无用的冗余信息干扰核心信息。“一目了然”是优秀的信息图应该到达的境界,“每一个优秀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包括信息图)都应该直接和我们的眼睛对话”⑧。那信息图又如何让人印象深刻呢?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可视化应用研究指出,首先“人类可识别物体”即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元素最容易让人记住;另外色彩丰富的作品比单一色调的更让人印象深刻、多元素的作品比单一元素的作品更容易让人记住;最后,拥有圆度的作品比那些条形图和线性作品更容易增强人的记忆性。⑨这些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可为数据新闻的信息图可视化工作提供指导,但更需要的还是一线的编辑记者不断探索和总结。

目前,数据新闻在国内已有众多拥趸,他们有来自媒体的一线从业者,也有年轻的新闻学、计算机学学生,也包括相关领域的一些其他感兴趣的研究者和专家等等。数据新闻在国内的实践也没有停下脚步,国内的新闻媒体机构紧跟国际新闻界数据新闻探索的步伐。四大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和腾讯网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据新闻专门栏目:《图解天下》《数读》《数字之道》和《数据控》。《图解天下》对自身的定位是“致力于新闻视觉化,以图达意,提供轻松直观的阅读体验”;《数读》称“在这里,我们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数字之道》致力于“深度挖掘事实,体验资讯可视化的快感”;《数据控》旨在“用数据解读新闻”。人民网要闻部也出品了自己的《图解新闻》栏目,用信息图的可视化形式报道当下最受关注的重大新闻。行业媒体,如财新网,也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说》频道,“用数据解读新闻,用图表展示新闻,将数据可视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这些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了成果,诞生了一些优秀的数据新闻作品,虽然在新闻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表现方式以及业务水准上和欧美媒体还有一定差距,但毕竟给国内新闻业带来了一阵新风,让读者耳目一新。

另外,一批认可媒体价值、相信数据未来的数据新闻志愿者,组建了“数据新闻中文网”,成为中国数据新闻爱好者的大本营。他们召集网络志愿者成功将《数据新闻手册》(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翻译成中文,为更多人了解、学习数据新闻提供了极大便利。他们召开“Hacks/hackers(Beijing)”这样的沙龙活动,一起分享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讨论遇到的一些技术和理论问题,探讨数据新闻的新趋势。

注释:

① Mariam Kobuladze.What is data journalism.http://visual.ly/what-data-journalism.

② 章戈浩:《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③④ JonathanGray,Liliana Bounegru,Lucy Chambers.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⑤ 参见www.washingtonpost.com/wp-apps/your-own-words/shutdown-map/。

⑥ 王齐龙:《怎样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图》,数据新闻中文网,http://djchina.org/2013/12/03/how-to-make-a-memorableinfographic/,2013年12月。

⑦ Timothy F.Brady,Talia Konkle,George A.Alvarez,Aude Oliva.Visual Long-term Memory Has A Massive Storage Capacity for Object Details.www.pnas.org/content/105/38/14325.long.

⑧ 杜怡:《信息图的四宗罪(及如何破)》,数据新闻中文网,http://djchina.org/2013/10/18/why-we-hate-infographics/,2013年10月。

⑨ Borkin MA,Vo AA,Bylinskii Z.What Makes a Visualization Memorable.http://vcg.seas.harvard.edu/publications/what-makes-visualization-memorable.

(作者郎劲松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海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新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项目编号:06BXW018)、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传播体系研究平台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可视化信息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思维可视化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订阅信息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