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案,小鸟知道

2014-02-06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4年42期
关键词:评论员同理农资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传媒时评

答案,小鸟知道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不知道外国人有没有拆字的习俗,从他们鼓捣的“知识考古”这点看,研究一下词根的来历,还是可以追溯不少历史与趣味的。咱们中国人从古代就开始研究说文解字,从高端的“六书”造字法,到民间的猜字算命,其实都是一条思路——沿着祖先留下的文字追寻生活的方向、获得行动的支持。

人作为自然之子,希望山青水绿,本质上就是希望自己在家中过得舒适些;希望掬水可饮采果可食,背后就是自然与自己的无违无害。然而现在人与自然这种本该最单纯的关系变得最复杂,本该最安全的家变得危机四伏“十面霾伏”。是大地无情吗?不是,是人的不智。

先哲有句名言叫“读史可以明智”。过去我也一直认为我们把历史研究清楚了,还不把古人、他人犯过的错全免了?两点之间,贝尔最快。那是因为皇马这位边锋跑的太快,可以把球传给三秒钟后的自己。但作为整体,人的确做不到尽走捷径。因为人类的路数不仅有大脑参与,更有利益围绕,而且是比较效益在时刻提醒——企业和个人一样,第一要务是生存。所以,清洁的太阳能成本赢不了人,就只能等石油和煤炭消耗到物以稀为贵时,才可能全面登场;同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在现阶段是无法赢过化学农业的。因为成本在那里、盈利能力在那里。所以目前阶段还只能眼睁睁看着天变灰、水变浊、地变硬,然后再天变蓝、水变清、地变绿。再高明的人生导师也无法代替孩子经历他的青春期,再优美动人的文学也无法免去你的爱情经历电闪雷鸣的洗礼。这是人的不智吗?不是,是人的无奈。

明白这些,就会最终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所以有专家告诫他的弟子说:你们要知道,研究土壤最终的对象不是土壤,而是人。同理,我们制造化肥,最终化为粮食,服务的还是人。我们污染了土地,重金属超标的大米最终会回到人的餐桌;我们造出了三聚氰胺牛奶,最终牛奶会喝进人的口中;我们弄脏了空气,最终谁都无法畅快地呼吸。不吃自己种的粮食,但你得喝奶吧?不喝自己加工的奶,但你得吃饭吧?弄脏空气已经是人人无处可逃!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追问:我们的工作最终为他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对他人的影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后果?

我们曾经将中国的粮食生产提高了数倍,为当今农业提供了将近四成的增产;我们曾经创造了粮食十连增,为国家提供了安全的基础保证。今天,在我们谁都无法超越的历史阶段面前,历史任务我们也无法卸载。不久前在出差的火车上遇到一位山东大爷,他说有些地方,不论是土地还是肥料,或者是种子出了问题,长出来的庄稼连麻雀都不去啄食,别看那东西小,灵着呢!我想,这连小鸟都知道的答案,人不会不知道吧!

猜你喜欢

评论员同理农资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
滑落还是攀爬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北大保送试题与代数基本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