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4-02-06朱春雨林荣华陈立萍隋鹏飞

植物保护 2014年3期
关键词:作物农药蔬菜

杨 峻, 朱春雨, 张 楠, 林荣华, 陈立萍, 张 佳, 隋鹏飞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 100125)

专家视角
Expert′s Views

我国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现状及对策探讨

杨 峻, 朱春雨, 张 楠, 林荣华, 陈立萍, 张 佳, 隋鹏飞*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 100125)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蔬菜及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和用药现状;分析了因缺乏登记可用农药,生产中乱用、滥用农药给蔬菜及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隐患、对蔬菜及特色作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的影响,以及当前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的环境条件;探讨了提高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水平的对策。

蔬菜; 特色作物; 病虫害; 农药; 安全用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膳食组成更加丰富。在白菜、萝卜、马铃薯、黄瓜、番茄和苹果、梨、柑橘等常规蔬菜和水果品种以外,一些特色蔬菜、水果、干果、食用菌等成为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在特色作物上登记的农药产品奇缺,造成生产中违规使用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严重隐患,对蔬菜及特色作物产业稳定发展带来冲击。

1 对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的理解

本文所称“蔬菜及特色作物”在国际上多称为“minor crop”,即“小作物”。此类作物上的农药使用,多称为“minor use”,即小作物用药。其泛指种植面积小、总产量低、膳食摄入少或病虫害发生频率低的作物;由于农药使用量少,农药生产企业因难以获得经济回报而不愿在这些作物上登记农药。由于各国农业种植结构、膳食结构不同,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消费量等存在差异,各国对小作物的范围和种类无统一规定,需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如美国对小作物的定义为,种植面积<12.14万hm2或种植面积≥12.14万hm2,但因农药使用量少,预期农药销售收益小于农药登记费用的作物,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坚果、草本植物和香料等。日本将产量小于3万t的作物确定为小作物。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特点和生产上安全用药的需要,我国拟将目前缺少合法登记用药的作物,包括部分蔬菜、各地特色经济作物(包括水果、坚果、杂粮、中药材、花卉)等均纳入小作物范畴,称为“蔬菜及特色作物”。一些大宗作物的特殊防治对象,如豇豆枯萎病、番茄棉铃虫等也归入此类。

2 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蔬菜及特色作物尽管与大宗作物相比,种植规模相对较小,但其时令性、鲜食性、经济性往往更为突出,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问题意义重大,而且十分紧迫。

2.1 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

随着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不断发展,以及生产方式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蔬菜及特色作物病虫害总体上发生较重,必须使用农药进行防治,而防治用药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病虫害防治的需要。农业部农药检定所2012年对全国31个省份开展的摸底调查表明,全国4/5的蔬菜品种、2/3的常发病虫害无可用登记农药。如,生姜上发生的病虫害有根结线虫、钻心虫、姜蛆、姜瘟、立枯病、炭疽病等10多种,目前尚无登记农药;豇豆发生的病虫害有豆荚螟、蓟马、蚜虫、斑潜蝇、炭疽病等20多种,已登记的农药仅2种。无登记农药可用,已经严重影响了蔬菜及特色作物生产。

2.2 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由于病虫害防治的刚性需求,实际生产中,大量未在蔬菜和特色作物上登记的农药被种植户参照在其他作物上的用法使用,或更加盲目地使用。这些使用方法通常没有经过必要的试验和评估,对用药适期、剂量、次数、安全间隔期、使用注意事项等缺乏系统研究,没有建立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缺少科学合理的用药技术,完全是凭经验用药,甚至是乱用、滥用。由于所用农药未登记,农技推广部门难以开展技术指导。此外,根据《农药管理条例》,“未取得农药登记的产品,不得在我国生产、销售、使用”,但病虫害不能不防治,农药不能不用,面对这样的情况,监管部门无法严格执法。蔬菜及特色作物生产中普遍的违规使用农药,给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带来极大风险。

2.3 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是保障特色作物产业发展的需要

违规使用农药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往往给产业造成重创,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山东“毒生姜”事件曝光后,全国各地区均对高毒农药含量超标的姜进行就地销毁处理,只广州一地就销毁有毒姜近2 500 kg。此外,我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因农药超标而导致出口农产品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有500~600起,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亿元,给相关产业造成巨大打击,影响产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1]。加之媒体炒作,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形象。

3 我国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世界的40%。我国也是特色作物的盛产国家,各地特色作物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地位突出,如云南的咖啡、三七,贵州的太子参、黑糯米、刺梨,辽宁的樱桃、蓝莓,新疆的哈密瓜、红花、香梨等,不胜枚举。但这些作物上,合法用药品种短缺及安全使用问题十分突出。

3.1 蔬菜及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蔬菜及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病虫害种类多,危害程度重。我国常年生产蔬菜150多种,需要防治的病虫害达200种以上;病虫害抗药性上升快。生产中用药品种多、乱,农药使用频次高、剂量大,加剧了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目前抗药性较突出的病虫害有甜菜夜蛾、棉铃虫、温室白粉虱、霜霉病、白粉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原本零星发生的黄条跳甲,近几年已成为部分蔬菜产区的主要害虫;新型病虫害不断出现。由于国际地区间贸易交流日渐频繁,人为传入了多种新型病虫害,如黄瓜绿斑驳病毒病、马铃薯甲虫等,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2 蔬菜及特色作物病虫害防治“无药可用”

我国现有登记农药有效成分650个,产品2.9万个,登记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宗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苹果、柑橘、十字花科蔬菜、黄瓜和番茄等10类作物上登记的产品数量占到登记产品总数的70%以上,在特色蔬菜及其他特色作物上则极少或没有。如目前蔬菜上登记的产品仅涵盖了30多种蔬菜不到100种病虫害,其他约120种蔬菜的100多种病虫害无登记农药可用。水果上登记产品主要集中于苹果、梨、柑橘三大品种,其他多种水果或无登记农药,或有个别农药品种登记,但远不能满足防治需要。药用作物方面,我国只在3种中药材上有登记农药可用。

4 当前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的环境条件分析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快推进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政策环境有利,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

4.1 具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拥有2 600家农药生产企业,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的农药产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完全有能力满足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我国特色作物产业发展迅速,在特色作物种植、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用药、相关技术研究和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术储备。

4.2 国内探索已有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浙江、吉林等省率先在特色作物用药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浙江省设立省级财政补贴专项,已连续3年每年补贴400~600万元,支持省内农药企业在杨梅、茭白等13种小宗作物上开展52个农药产品的药效、作物安全性、残留等试验。吉林省投入产业专项扶持资金500余万元,组织省内科研单位筛选符合人参安全优质生产要求的农药产品34个[2]。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先后组织开展了枸杞、双孢蘑菇以及11种蔬菜上的用药筛选和试验研究,初步筛选出有效防控药剂50个。以上100多个农药产品中,有20个已取得农药登记,其他多数产品已完成登记药效试验和作物安全性试验,正在开展残留试验。

4.3 国际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小作物用药作为世界性难题,各国都面临挑战,发达国家也不例外。通行做法是成立专门的项目执行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政府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美国自1963年启动区域小作物研究项目(Interregional Research Project No.4,简称“IR-4”),其目的就是加快小作物上用药登记。IR-4项目组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专职组织,总部设在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设有区域办公室,并在25个州设有研究实验室和田间试验中心。IR-4每年按照计划,组织开展相关登记试验,试验按照EPA的要求进行。农药企业可使用这些试验结果进行产品登记。项目经费主要由美国农业部拨付,在1 800万美元直接资助款中,近1 600万美元来自农业部。IR-4已推动登记农药用途26 000项,其中食品类15 000项[3-4]。

加拿大的模式与美国近似,其小作物项目(Minor Use Pesticide Program(MUPP))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AAFC))和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Health Canada’s Pest Management Regulatory Agency(PMRA))于2002年共同建立。项目承担机构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中心(The Pest Management Centre(PMC))于2003年成立,隶属于农业部,总部在渥太华,另有9个研究中心分布在各地[5]。政府资金支持由年度预算确定,约900万加元。每年约做300项田间试验,包括残留、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试验,试验报告作为农药企业登记用资料。已登记农药用途1 131项。

5 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的对策建议

我国特色作物面广量大,其用药登记和用药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按照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探讨解决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的基本思路是:紧密结合我国蔬菜及特色作物产业发展布局,从生产用药需求出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急用优先、分步实施;以政策调整为先导,优化登记流程,简化资料规定,激发企业产品登记的主动性;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消化吸收国际做法,完善方法标准体系,破解登记技术难题;以机制创建为抓手,坚持政府扶持、企业为主、行业参与,形成项目带动、部省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5.1 开展调查,建立蔬菜及特色作物名录

组织各省调查蔬菜及特色优势作物种类、种植面积、经济效益、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发生面积、目前使用农药品种及成熟防治技术、存在问题等,摸清底数,发布蔬菜及特色作物名录。以急用优先为原则,分批确定待解决的作物-靶标组合及拟登记药剂。拟登记药剂,以现有登记农药扩大使用范围为主。无现有登记农药可以防治的,支持鼓励新产品登记。选择产品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经济等为原则。鼓励生物农药登记。

5.2 开展登记试验和安全评价,确定使用技术,制定农残标准

组织开展登记审评所需的药效、残留等登记试验。根据国内外试验数据、调查数据和膳食结构等,对农药使用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健康风险、环境风险等进行评估,推荐药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技术,建立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小作物和特色作物用药管理交流合作,努力推进在登记规定、限量制定、残留和药效作物分类等方面,与国际上协调一致。

5.3 开展政策研究,出台支持鼓励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的相关政策

研究适用于蔬菜及特色作物的登记规定,根据种植面积、区域布局等不同,细化不同特色作物的试验数量要求;通过生产调查、资料查询、专家论证等,对生产中应用较成熟的防治药剂,减免相关登记试验;学习借鉴美国、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小作物群组化方面的技术,研究建立残留试验作物分类,药效试验作物及病虫害群组分类,确定代表作物和病虫害,通过群组内延伸登记,扩展登记范围[6]。

5.4 加强科技支撑,开展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评价研究

我国蔬菜及特色作物品种多、病虫害种类多、基础研究薄弱,需要国家长期稳定支持,开展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试验研究;相关试验方法、评价标准、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作物、病虫害群组分类技术研究;安全用药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

5.5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目前,由于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未在蔬菜及特色作物上登记的农药被广泛使用,形成“法难责众”的尴尬现实。在加快推进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登记的进程中,应切实加强执法监管,在已有合法登记农药的情况下,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滥用农药的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登记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持续激发农药企业登记蔬菜及特色作物用药的积极性。

5.6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项目带动、部省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工作公益性质突出,必须强化政府主导推动作用,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吉林等省经验做法,鼓励各地立足本省特色作物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用药登记补贴模式。发挥蔬菜、果树、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协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

[1] 林玉洁.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2(11):26-28.

[2] 我国启动实施蔬菜及特色作物安全用药行动计划[J].今日农药,2013(8):17-19.

[3] 刘贤进.美国“州际小作物研究IR-4项目”初探[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10):15-17.

[4] Interregional Research Project No.4[EB/OL].http:∥ir4.rutgers.edu.

[5]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EB/OL].http:∥www.agr.gc.ca/ppelrrp.

[6]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Efficacy evalu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products,principles of efficacy evaluation for minor uses[S/OL].EPPO,2003:104-106.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sticide use on vegetables and the minor crops in our country

Yang Jun, Zhu Chunyu, Zhang Nan, Lin Ronghua, Chen Liping, Zhang Jia, Sui Pengfei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125,China)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on minor crops and vegetable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Great hidden risk of and impact on the quality safety of minor crops due to the shortage of registered pesticides availab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Meanwhile,some positive factors and practices encouraging problem-solving were also listed.At last,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safe use of pesticides in minor crops were discussed.

vegetable; minor crops;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pesticide; safe application of pesticides

S 481

B

10.3969/j.issn.0529-1542.2014.03.001

2014-04-11

2014-04-14

农业部2014年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2130106)

*通信作者 E-mail:suipengfei@agri.gov.cn

猜你喜欢

作物农药蔬菜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奇怪的蔬菜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蔬菜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