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制中高职衔接“2+3”模式的研究
——以衢职院护理专业为例

2014-02-06崔戴飞饶和平余文富徐春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年分流中职

崔戴飞,饶和平,余文富,徐春岳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1]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我国中高职教育实施了“3+2”等衔接模式,取得一定效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课题组开展了5年制中高职衔接“2+3”模式的研究,对护理专业进行了具体探索,现报道如下。

一、我国现有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分析

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有三种衔接模式,一是5年一贯制模式,高职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在校连续学习5年,中高职的教学、课程体系5年连贯安排,前3年学籍按中职,后2年按高职,不进行选拔考试,避免了高考压力,但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二是对口招生模式,高职院校招收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中专、技校、职高生(简称“三校生”),学生通过参加由省、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单考单招考试,按照成绩由各高校录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文化课(如英语)成绩普遍较差,而专业核心课程如内护、外护等出现明显重复,且重复临床实习8个月以上,造成时间上的浪费[2]。三是“3+2”5年制模式,指高职与中职学校联合分段式培养,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习3年,经对应的高职院校选拔考试,70-80%学生进入高职再学习2年。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存在许多问题,如许多学校为确保中职学生能拿到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在中职就开设了CLEN大纲所规定的课程,使升入高职的学生课程重复达到50%-70%以上[3-5],且需要重复毕业实习,而有的学校虽然对5年课程体系作统一安排,避免了课程重复及毕业实习,但对于没有升入高职被分流的中职生因尚没有完成全部课程及毕业实习,又无法顺利的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影响正常的毕业。

二、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模式改革与研究现状

国外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已积累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英国的梯次衔接模式、德国的螺旋衔接模式和美国的系统衔接模式[6-7],英国的梯次课程衔接模式将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5个教学单元,I、II、III三个层次的教学单元归中职,III、IV、V三个层次的教学单元归高职,学生在第三学年分流。德国的螺旋衔接模式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3个层次,内容逐步加深,在较高层次进行技术提升和技能拓展,呈螺旋上升趋势。美国的系统衔接模式的核心是统一制定出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大纲,使中高职教学内容和课程具有延续性和连续性,从而保障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对接。在国内也有少数专家提出“2+3”模式改革的设想,如章晓幸[3]等研究认为基于目前“3+2”学制的一些弊端,建议把学制改成“2+3”模式,完成中职2年时进行遴选。李晓松[4]研究认为可尝试实施弹性教学,即采取在中职就读两年后,直接可以报考高职院校,直接完成高职的教学计划,将中职的毕业实习移植到高职完成,由“3+2”变为“2+3”,以避免重复实习。广东省中高职衔接试点认为,将5年教学计划分解为“2+1+2”[8],在第二学年筛选,类似“2+3”模式,同时将高职学段要求具备的文化知识甚至专业基础课下移。

三、浙江省中高职衔接教育办学状况

浙江省教育厅于2012年3月发布了《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中职升入高职学校的比例达到30%左右,同时强调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模式,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已经被大多数中高职学校所认同,特别是中职学校更是表现积极,都把它看作是学校办学水平与实力的具体展现。省内具备试点资质的中职学校竞相与高职学校合作,从1999年10所高职试点学校,发展至2013年35所高职院校参与,涉及56个专业,每个专业涉及1至7所中职学校,招生人数达到8436名。2013年护理专业中高职“3+2”招生学校涉及4所高职,6所中职,招生人数达到895人(占全省中高职衔接招生人数的10.61%)。

四、我院5年制中高职衔接“2+3”模式改革与创新

针对5年制中高职衔接“3+2”模式存在的问题,2013年我校对初中起点5年制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母婴护理方向)实施了“2+3”模式的改革。“2+3”模式内涵及实施关键环节如下:

(一)“2+3”5年制模式内涵。

指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分段式培养。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习2年,在高职学习3年。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即由对应的高职院校组织选拔考试,学生第2学年开始分流培养。被分流的中职生在中职继续学习2年,完成学业毕业。选拔能进高职的学生在中职再继续学习1年,第3至第5学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完成学业毕业,见附图。

附图 中高职衔接“2+3”模式结构图

(二)“2+3”5年制模式实施关键环节。

1.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的一个主目标和二个分目标。卫生部规定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护理专业学生上岗的基本条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确定了培养具有良的职业道德,毕业时能顺利通过CLEN,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和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临床护理专门人才。同时由于5年制中高职需要进行筛选,分流为中职与高职,需要确定相应培养目标,以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利于学生的分流培养。我院确定中职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而高职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

2.根据“2+3模式的分流要求,制定不同分流生的培养方案。“2+3”分流的核心问题仍然是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我们根据高职与中职的培养目标,制定中职3年制与高职5年制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分流位点前移,中职与高职重叠教学时间从2年缩短为1年,减少了课程设置的难度。实践中,我们将人体介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护理学基础4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在第1学年,从第2学年开始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有效地解决了“3+2”5年制模式中高职课程重复及重复毕业实习问题,另外,“2+3”模式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有自己完整与连续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实践教育),对于被分流的中职生也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而不影响就业。而对于高职生来说,由于5年的时间较长,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充分设计,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3.借助“2+3”模式改革,强化中高职的内涵衔接。“2+3”模式分流时间位点前移,学生从第2学年开始即进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虽然第2学年学生由中职学校管理,但高职院校对中职的指导要求明显提高,中高职学校为了培养合格高职护理人才,不由自主地在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加强协商对接,如高职院校可能派出教师到中职负责部分课程教学,而中职教师也可能到高职进行访问培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中职阶段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同样也会引起高职院校的实质介入,“2+3”模式较好地表现出“5年贯通、高等、职业”的3个主要特征。

五、5年制中高职衔接“2+3”模式改革展望

2012年起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实施5年制中高职衔接“2+3”模式改革,如广西省南宁市卫生学校、北海市卫生学校、福建省的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夏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护士学校、廊坊卫生学校等。北海市卫生学校2013年“2+3”模式招收人数达到350名。2013年,我院与浙江海宁卫生学校合作开设初中起点5年制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母婴护理方向),实施“2+3”模式改革。此改革模式与“3+2”模式的重要区别就是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重复问题,同时统筹兼顾中职与高职的执业要求,强化了高职对中职办学的指导职能,提升了中高职衔接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当然我们必须注意“2+3”模式实施各环节的观察,注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使中高职衔接效果最优化。

[1]张红伟,王占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识读[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29-33.

[2]黄 梅,袁 溧.对口招生模式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22-24.

[3]章晓幸.护理专业“3+2”教学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2):83-85.

[4]李晓松.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75-1077.

[5]张明娥,张艳艳.基于中高职有效对接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0-10.

[6]苟 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28(13):47.

[7]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32):24-27.

[8]曾 洁.对广东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思考[J].广东教育,2011(5):23-24.

猜你喜欢

学年分流中职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第二届星火学年
NSA架构分流模式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