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体会

2014-02-05张跃双李明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麦门冬西洋参内服

张跃双 李明玉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老年病科,辽源136200)

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体会

张跃双 李明玉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老年病科,辽源136200)

孙光荣;心得体会

孙光荣(1940~),男,汉族,湖南浏阳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中医药大师之一,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著名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药文献学家,中华中医药中和医派创始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受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辽源市中医院委托,伴随着“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的实施,我有幸师从孙光荣教授学习。在亲身跟师的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领略到了中医大师的风采。孙老辨证思维敏捷、全面细致,用药量小而轻,对待患者如同家人,本人受益匪浅。现谨就跟师孙老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跟师医案浅谈一下感悟体会。冀希望各位同仁对孙老教授的临床思辨及学术思想有所了解,以供同道们参考。

案1:任某,女,8岁。2011年8月11日首诊。

主证:言语謇涩,行走不能,牙未出,口干,纳可,寐可,小便可,大便溏,舌红,有散在斑点,苔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五迟。辨证: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治则治法:强肾健脾,佐以益气通脉。处方:西洋参9g,生北黄芪9g,紫丹参7g,川杜仲10g,川牛膝10g,金毛狗脊10g,伸筋草9g,刀豆子10g,干鹿筋6g,阿胶珠6g,桑寄生8g,路路通6g,松节10g,生甘草3g。7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1年8月20日复诊:服上方后已见效,言语清晰,能直立行走,但仍齿迟,面色无华,口干,舌淡苔少,脉细。

处方:西洋参9g,生北黄芪9g,紫丹参7g,川杜仲10g,川牛膝10g,金毛狗脊10g,伸筋草9g,刀豆子10g,干鹿筋6g,阿胶珠6g,桑寄生8g,路路通6g,松节10g,大红枣10g。生甘草3g。7剂,每日一剂,服法同前。

体会:五迟之名出《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亦有属后天失于调养者。五迟五软的病机总为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余师强调强身健脾,补其后天不足,以补为主,但又佐以益气通脉,补益脾气,脾健则生化有源,精髓易充,经络通畅则五脏不衰。

案2:周某,男,33岁。2011年8月31日首诊。

主证:寐中汗出,醒来自止半年,神疲,四肢乏力,梦遗,口干不欲饮,小便少频,脉细涩,舌暗,有瘀斑,苔白。中医诊断:盗汗。辨证:肾阴不足,瘀血阻滞。治则治法:滋补肾阴,收敛止汗,佐以益气通脉。处方:西洋参10g,生北黄芪10g,紫丹参10g,川红花6g,阿胶珠10g,浮小麦12g,麻黄根10g,正锁阳10g,大熟地黄10g,女贞子10g,大红枣10g,生甘草3g。7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2年9月8日复诊:服上方后症减,盗汗减轻,仍有乏力,喜冷饮,大便粘,纳可。脉弦滑,舌淡,苔白滑。

处方:太子参15g,生北芪10g,紫丹参10g,川杜仲10g,天花粉10g,炒六曲15g,大红枣10g,芡实仁10g,鸡内金6g,车前仁10g,浮小麦15g,生甘草5g。7剂,每日一剂,服法同前。

体会:汗为心之液,有精气所化,不可过泻。盗汗的病因病机主要有肺气不足、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而本案患者上述发病因素均不明显,根据其症舌脉表现,当属肾阴不足,瘀血阻滞,正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竞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故治疗上,余师用紫丹参、川红花活血通经,气行则血行,血行汗自止,故用生北芪以益气通脉,且有敛汗之功。

案3:赵某,女,23岁。2011年8月31日首诊。

主证:一年前经期曾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停经,依赖人工周期,月经量少色淡,面色少华,寐差,纳可,脉细无力,舌淡红,苔花剥。中医诊断:闭经。辨证:肝郁脾虚,冲任失调。治则治法:疏肝健脾,佐以活血通脉。处方:西洋参12g,生北芪12g,紫丹参10g,益母草12g,制香附10g,紫河车10g,川红花10g,麦门冬12g,大生地10g,制首乌12g,阿胶珠10g,龙眼肉10g,当归尾10g,生甘草5g。14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2年9月7日复诊:服上方后症减,月经按时至,脉弦小,舌红,中裂纹,少苔。

处方:西洋参10g,生北芪10g,紫丹参10g,益母草12g,制香附10g,紫河车10g,川红花10g,月月红10g,阿胶珠10g,全当归12g,干鱼鳔3g,肉桂1g,紫苏叶3g,生甘草5g。14剂,每日一剂,服法同前。

体会:闭经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湿内侵、劳伤产后等。而本案患者当属情志失调,肝郁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肾阴不得滋养,冲任无血可下,表现为经闭,面色少华,舌淡,脉细。因此,本案闭经缘于肝气郁结,木郁克土,致阴血不足。故治疗上,余师用制香附舒肝理气,大生地、阿胶珠、紫河车生血补血,制首乌、麦门冬滋肾养阴以储水,并用紫丹参、益母草、当归活血通经以开闸,随症加减用药。余师在二诊时加用干鱼鳔3g,但此药味腥臭,不易服下,故同时又用肉桂1g,用以除去腥味,可见孙老考虑全面细致,对待病人无微不至。

案4:郭某,女,45岁。2012年8月11日首诊。

主证:头晕,头痛且胀,口干,纳差,夜寐不佳,多梦,脉弦,舌红,苔白黄相兼。中医诊断:眩晕。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则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佐以益气活血。处方:西洋参12g,生北黄芪12g,紫丹参10g,制首乌15g,明天麻10g,水蛭3g,肉桂5g,天葵子10g,猫爪草10g,山慈姑5g,珍珠母10g,紫浮萍10g,云茯神12g,炒枣仁12g,龙眼肉10g,生甘草5g。14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2年8月31日复诊:服上方后症减,现伴有心悸,后半夜寐难,脉弦小,舌淡,苔白厚。

处方:西洋参12g,生北芪10g,紫丹参10g,麦门冬12g,五味子3g,灵磁石10g,佩兰叶6g,龙眼肉10g,炒枣仁10g,云茯神15g,猫爪草10g,天葵子10g,珍珠母10g,生甘草5g。14剂,每日一剂,服法同前。

体会:早在《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华岫云按说:“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的病因论述。眩晕病因病机常见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但彼此影响,互相转化,而本案患者当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因此,余师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为法,但余师秉承久病必瘀之观点,故佐以生北芪、紫丹参益气活血。血行风灭,症自而减。

案5:徐某,女,42岁。2012年8月31日首诊。

主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年,口苦,口干不欲饮,头晕头胀,脉弦细无力,舌质淡,苔白。中医诊断:口疮。辨证:脾气亏虚,肝气郁滞。治则治法:健脾舒肝,益气活血,佐以清热养阴解毒。处方:生晒参12g,生北黄芪12g,紫丹参10g,大生地黄10g,佩兰叶6g,金银花12g,蒲公英12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制首乌12g,明天麻10g,女贞子10g,生甘草5g。7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外用方:生蒲黄150g。用法:取适量涂患处,流涎,再漱口。

2012年9月7日复诊:服上方后症减,再给予7付以巩固疗效。方药同前,用法同前。

体会:口疮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责之于血少气弱,黏膜柔嫩,不耐邪热熏灼或久病体虚而易于罹患本病。外因由于平素调护不当,感受风热之邪;或饮食不当,恣食膏粱厚味,过食辛辣刺激之物;或口腔不洁,秽毒内侵等原因所致。余师从整体出发,以调理肝脾为主,佐以清热养阴解毒,同时内服中药外用漱口配合治疗,可见孙老治病方法多样、综合、灵活,且疗效显著。

案6:刘某,女,38岁。2012年9月7日首诊。

主证:喘促十五年,每于立秋后发作,痰少,喉中有声,伴有心悸,周身浮肿,鼻塞,咽痒,有花卉过敏史,脉细稍数,舌淡,有齿痕,苔白。中医诊断:哮证。辨证:肾气亏虚,肺气不宣。。治则治法:固肾宣肺,佐以益气活血。。处方:生晒参10g,生北黄芪10g,紫丹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3g,灵磁石7g,荆芥穗10g,炙冬花10g,炙紫菀10g,冬桑叶10g,里固脂10g,枇杷叶10g,木蝴蝶6g,贵杏仁10g。7剂,每日一剂,水煎内服,每日2次。

2012年9月14日复诊:服上方后症减,表证以除,喘促明显改善,但仍时有喘促,入睡困难,多梦,脉弦稍数,舌红,少苔。

处方:生晒参10g,生北黄芪10g,紫丹参10g,麦门冬10g,五味子3g,灵磁石7g,荆芥穗10g,炙冬花10g,炙紫菀10g,里固脂10g,木蝴蝶6g,白鲜皮10g,生甘草5g,炒枣仁10g,云茯神1g。7剂,每日一剂,服法同前。

体会:《景岳全书·喘促》篇说“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病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哮证病因多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体虚病后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该患素体肾气不足,外感风寒,引动伏痰。故余师以固肾宣肺为法,佐以益气活血,正所谓气血调和百病消,且余师强调立秋时节,火易克金,故给予麦冬、五味子以镇心宁神,抑火养金。

[1]杨建宇,李杨,孙文正,等.明医薪传——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学术经验传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8-10,166-182.

[2]杨建宇,李彦知,孙文正,等.孙光荣教授学术思想初探[J].光明中医,2009,24 (12):2239-2240.

[3]杨建宇,李杨,王兴,等.孙光荣教授运用中和理论治疗妇科病的学术经验点滴[J].光明中医,2011,26(6):1085.

[4]李彦知,杨建宇,孙文正,等.孙光荣教授调气活血抑邪汤简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1-12.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057

1672-2779(2014)-03-0090-02

杨 杰 本文校对:李春禄

2013-11-06)

猜你喜欢

麦门冬西洋参内服
文登西洋参“红”了!
秋冬鼻干出血用二冬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秋冬鼻干出血 用“二冬”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麦门冬药材中水分的含量*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西洋参防护X线辐射对小鼠肺的过氧化损伤
中药内服配合药浴治疗小儿湿疹90例:附单用中药内服30例对照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