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盲人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策略

2014-02-05赵雪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解剖学教具肌腱

赵雪梅

(南京市盲人学校,南京210006)

面向盲人的正常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策略

赵雪梅

(南京市盲人学校,南京210006)

由于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向盲人教授正常人体解剖学,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解剖学很多知识需要利用视觉进行学习,而对于视力残疾的盲人来说,形象思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物品的空间位置的感知上存在困难,为解剖学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不便。经过一个阶段教学经历,体会到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教学策略:教具与人体结合、知识与生活联系、教具夸张化、扮演人体解剖部位、真实人体标本的触摸,为盲人的解剖学习提供帮助。

盲人;正常人体解剖;教学策略

盲人是一群视力残疾的特殊人群,目前盲人就业的方式以成为推拿按摩师为主,需要学习相关医学专业知识,其中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必修课。通过视觉来接触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对于盲人就会存在很大难度。在面对盲人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授课者对于教学策略,产生了如下一些思考。

1 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学科特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从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各种部分的联系和调节等内容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一种真实存在,但难以切实触摸到的医学知识,其中以九大系统对人体各部分器官功能进行划分,便于学习。器官形态方面的知识是一种具体的,但日常生活中又无法切实触摸到的内容,器官功能方面的知识则是一种动态抽象内容。此外教材中,关于器官的图谱,便于明眼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掌握。但对盲人学生来讲,这种资源无法进行充分利用。

2 盲人学生学习特点

盲人学生的视力是残缺的,有的学生完全看不见,有的还有剩余不多的视力。他们无法依赖视觉来接触外面的世界,更多的依赖听觉、触觉等方式进行学习。由于视觉的缺失,形象思维能力不足、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理解不够、缺乏对空间位置的感知能力,为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学习造成不便。各器官间的位置关系、形态结构、功能作用等解剖知识较难掌握。教师只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触觉、残余视力等方式开展教学,弥补学生视力的不足。

3 教学策略

从实际情况出发,作为授课老师,必须借助各种手段,来帮助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进行理解掌握,教学中经过思考,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3.1 教具与人体结合 通过使用各种可以触摸的解剖学教具,与人体对应部位进行摆放,结合语言指导,学生仔细的触摸学习。提供充足的授课时间,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脏器的形态结构,以弥补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位置感知的不足。模型在学生自身部位的摆放,便于学生对各器官的位置进行进一步掌握。充分利用模型,建立器官与学生自身骨性标志间的联系。例如通过骨骼模型在学生自身部位的摆放,便于学生掌握人体骨骼的结构。通过触摸自身摆放的模型,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器官的形态位置。

3.2 知识与生活联系 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曾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即教育”。这句话其实也适用于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讲,相比任何一种经验,他们最有经验的就是生活中的经验。把解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帮助他们理解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如消化系统中消化管,让学生喝一口热水,体会其慢慢流入身体中的感受,水所流经的地方就是消化管。在饥饿时,体会到上腹部会有咕噜的声音,吃完饭后便会膨隆起来,则是胃的位置。我们喝的水,最终经过利用会成为尿液,排出体外,这是泌尿系统在产生作用。

3.3 教具夸张化 解剖学中的很多知识,教授的都是很细微的物体,明眼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进行观看学习,可对于盲学生来讲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时可以利用放大的教具,放大到足够学生进行触摸的地步,结合教师的讲授,就能够弥补学生视力的不足。例如学习肾脏时,可以使用放大的肾脏模型;脑神经结构时,利用更大的脑部模型进行学习。有时可以把教室比拟成一个心室,教室的前后门改变一下,称为心室的入口和出口,学生成为心室中流动的血液,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前后门的出入,配合教室前后门的开启与关闭,让学生体会心室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等有关的内容,最终理解这种由于心室入口和出口瓣膜关闭打开,而产生的动态变化过程。

3.4 扮演人体解剖部位 教授的是解剖学知识,描述的是学生自身,让学生扮演成其中的一部位,便于理解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以弥补学生局部与整体关系的理解不足。如骨骼模型学习中,足骨中跗骨的位置关系,由于视觉的缺失,对于各骨的位置理解存在难度,这时通过七名学生扮演成不同的骨骼,让他们排列出不同的位置,帮助理解跗骨骨骼的相互位置关系。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中,所学知识很抽象,缺乏实物的指导,明眼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困难,对于视障学生更存在难度,让学生扮演成神经传导通路的各个节段,帮助理解传导通路的走行过程。

3.5 真实人体标本的触摸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体标本,结合老师的语言指导,帮助学生对人体各部分的知识进行掌握,老师边讲述,边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触摸。结合临床需要,对于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去除干扰内容,突出重点知识。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听觉、触觉等方式去接受知识。如对于腕部掌面肌腱的学习,直接突出需要重点寻找的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等,让学生进行触摸定位,再与自身的有关肌腱进行联系,强化感知。

盲人本身就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视力的缺失,导致感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被打断。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弥补学生视力的残疾,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断的思考,面对这样一群视力残疾的学生,如何有更好的方式帮助他们去掌握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更好的为他们的临床就业铺垫。

[1]成为品.实用正常人体学[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7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盲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盲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8.

The thinking of normal human anatomy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the Blind

Zhao Xuemei
(Nanjing school for the Blind,Nanjing 210006,china)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human anatomy,it is difficult to the teach them to the Blind.In normal human anatomy,most knowledge are learned by visual,so it is difficult to the Blind for their deficiencies in image think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the spatial location of items.In teaching experience,there are several teaching strategies,teaching aids and body combination,learning knowledge in life,AIDS exaggeration,playing the anatomic site,touching the real human samples,in order to help their learning.

The Blind;Normal human anatomy;Teaching strategies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051

1672-2779(2014)-03-0080-02

杨 杰 本文校对:华建英

2013-10-10)

猜你喜欢

解剖学教具肌腱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