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图片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02-05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言课堂教师

陈 莉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昆山 21533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较小的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容易注意力分散,教师的解决方法是使用一些可见的实物来辅助教学,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课堂教学则比较单一,教师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是教学不变的主题。怎样提高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在语言教学中,使用实物辅助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图片就是一种方便且易于操作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呈现图片的方式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也可以直接将图片出示,图片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有很多优点。

1 图片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1 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语言学习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取得密切相关[1]。为了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1.2 创设语言活动的情境

英语教学提倡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何巧妙地提供一个语言活动背景的方法很多,而图片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这就像舞台剧,有一个清晰可见的背景更容易让人融入特定的环境。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1]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2]。比如,教学“旅游景点介绍”时,教师出示具体的旅游景点图片,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学生曾去过那个景点,即可勾起他的回忆,让学生用英语说一说这个景点的相关信息时就会更加具体。如果学生没有去过那个地方,有具体的图片也能有助于进入特定的环境,而不是完全凭空想象。

1.3 辅助感知理解新知识

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首先要初步感知和理解,有时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经验或环境来预测我们将要接触的知识内容。但对于接触相对较少的外语来说,这样的预测比较困难。比如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外语,还要感知理解文字所暗含的文化信息。“人类学之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有一切的能力与习惯”[3]。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其他的文化背景信息时必然有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环境的呈现有助于学习者从不同角度探索同一个问题。使用图片可提供这样的语言背景,展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例如教授“booth seat”时,其中文意思是“火车座、雅座”,当教师用英语去解释时可能费了很大气力,而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但只要出示一幅booth seat的图片,就直观简单多了。同理,在教授一些抽象的或者跟我们本国文化概念有出入的语言知识时,出示直观的图片,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4 维持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离不开有效的师生互动,使用图片可以维持师生互动[4]。所谓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厌学变成乐学,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作为维持互动的工具——图片有助于在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构建一个有形的桥梁,向学习者传递学习材料的意义。通过互动,学生在听读真实的语言材料,或者在讨论问题、对话练习时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语言积累,增加信息获取能力。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通过图片进行互动,围绕图片讨论问题、展开想象等,从而达到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目的。比如在教授The Earth这篇课文时,文章的内容涉及到地球的构造、地球与其他星球的距离等内容,如果教师出示地球的构造图、九大行星的位置图,学生有明确的感知,师生之间对话也就更容易进行。

2 图片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英语教学不外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如何有效地使用图片呢?或者说在哪些时候可以运用图片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读。在教学读这个环节时,图片可以用在导入部分。例如当教授课文“Job Hunting in Large Cities”[5]时,我们可以选择一幅典型的具有大城市特点的图片,再选择一幅对比强烈的小城市的图片,在阅读前出示图片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tter,big city or small town?Where do you want to work in the future,big city or small town?Why?

就这些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倾向于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有的学生或许喜欢小镇,因为小镇竞争压力小、环境安逸。学生看着对比明显的图片就更容易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就学生提到的问题给出一些关于大城市小乡镇的相关词汇,如convenient(方便),pressure(压力)。再让学生去读课文,这时图片和问题已经给学生一个预知课文内容的提示,那么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就容易多了,而词汇的提示也为学生减小了阅读的难度。

2)写。图片用在“写”的方面有多种方式,如:

交互描述:首先教师发给学生每人1张图片,根据图片进行描写,然后教师将图片和描写收起来,将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再发给学生1人1份别人的描述,要求学生将描述和图片匹配[6]。如果班级学生多,可进行小组合作。每组1张图片,大家共同讨论,进行描写。

主题描述:教师出示同一张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自定义主题进行描写。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描写比赛,用竞争与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听。图片在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时是个很好的办法[7],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图片。这种方式比较生动有趣,现在很多考试,如剑桥英语等级考试,就有这种类型的听力题目。

4)说。图片在“说”这方面的运用跟描写一样,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口头描述,并可在现有图片基础上发挥想象。如果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教师也可以先给出示范,或者给出与图片内容相关的词汇,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根据图片说一段话,在“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试中有这样的题目。如果平时教学中学生这方面的训练比较多,那么对他们参加这类口语考试还是有好处的。

3 获得图片,建立图片库的方法

搜集图片的途径很多,现代通讯技术发达,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也可从生活中获得,比如照片、卡片、报刊等等。如果要在教学中使用得游刃有余,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图片库。怎样有效地建立自己的图片库呢?除了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搜集外,平时我们也要关注各类图片,然后将有效的图片进行归类,如按照人物、动物、建筑、国家等进行分门别类,这样在查找时就方便多了。

在进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时,根据每个教学场景建立一个图片库,有商务聚会、迎来送往、风景名胜、广告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看,给他们创造具体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风景名胜陪同参观的口译时,出示苏州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及导游带团讲解的情境图,接着再出示与景点口译相关的词汇,比如,拙政园(The Humble Administrative Garden)、廊 (corridor)、风景如画的(picturesque)。学生看到具体的图片,学习单词、句子、对话就容易多了。有了自己的图片库,需要时拿出来,既方便又实用。

4 使用图片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使用图片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8]。如有时会因为使用过度而“喧宾夺主”,也就是说使用图片太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使其忽略了教师使用图片的真正目的。尤其是那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他们往往只顾着看漂亮生动的图片而不注意听教师说了什么。教师出示图片要有“度”,适时地出示、适时地收起,不用的时候不要将图片一直显示在学生目光可及的地方,并且教师出示的图片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代表性,而不能只是为了使课堂内容显得丰富多彩而找很多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图片盲目使用,这就失去了使用图片的意义。

长期存在的考试教育体制阻碍了教师解放思想、探求生动活泼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在中学课堂,由于升学压力,教师往往宁愿节约1分钟来多强调1个语法点也不愿意花半分钟来让学生从单纯的笔记中解放出来,而在高职高专课堂,突然失去的升学压力使得一些学生松懈下来,他们似乎变得没那么爱学习了,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知道,课堂效率的提高来自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寻找使课堂变得生动的方法。教师不应该因为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效果产生质疑,感觉受挫从而放缓自己进一步探索、改进教育方法的脚步。

图片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用得好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图片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挖掘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锻炼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但教师不能为了使用图片而去使用,而应该积极探索使用教学辅助工具更好地丰富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发挥辅助教学工具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12.

[2]UR 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上海,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8-15.

[3]泰勒.原如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4]BROWN H 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10-212.

[5]王守仁.实用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32.

[6]陈国宁.图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2(9):48-49.

[7]陈培良.图片在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7(6):38.

[8]尹刚.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127.

猜你喜欢

语言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