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

2014-02-05陈文青

镇江高专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创设幼儿园

陈文青

(泰州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1]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在发展幼儿认知、情感、能力,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幼儿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的创设。承担为幼儿园培养师资任务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应该加强学生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

1 价值审视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是在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幼儿园的环境决不能是自然自发的或随便摆弄的,而应该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中各阶段的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而精心创造的有利的活动空间。理想的学习环境对幼儿来说意味着拥有了高质量学习的可能。幼儿进入这样的“环境”,能深深感受到这是为他而准备的地方,很适合他的发展需要,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主动寻求自己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2]。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大的正能量和正价值。反之,如果将孩子置身于杂乱无序、沉闷压抑、毫无生机的环境中,就会与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匹配,他会觉得索然无味,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思维、想象和创造会受到限制,这样的环境则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发展。幼儿园应该为孩子创造生动活泼、富于变化的优美环境。让孩子置身于理想的学习环境中应成为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与努力实现的目标。“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3]在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理应成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幼儿园输送具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发展的潮流。因此,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开设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课程势在必行。

2 问题反审

笔者近年来执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作品以及与学生交流,了解到多数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动手操作的技能缺乏,并且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如:有的学生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只要贴些花花绿绿的卡通图案就行;有的学生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班级教师的事,与幼儿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有学生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只是作为装饰、摆设而已。出现以上这些认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专业课程理论相对缺乏,对幼儿园环境的内容、作用不甚了解,到幼儿园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对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了解。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应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发展的基础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当前,“教育基础理论缺乏,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狭窄,专业知识构成不全面”[4]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丰富的、多元的涵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复合知识结构,包括了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等。其次,要加强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训练,包括教育技术与艺术技能。良好的教育能力包括:全面、正确地观察、了解幼儿发展的能力,教育评价的能力,有效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支持性环境的能力[5]。由于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幼儿园环境创设也就成了幼儿园的重要工作。教育部于2012年公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6]因此,环境创设课程应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在学分计算上应与其它专业课程是对等的。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院校该课程的地位相对较淡化,有的学校甚至取消环境创设课程,改为手工课程。这不只是名称的变换,而是指导思想的不同:手工制作只是一项具体的动手能力,虽然可以整合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中,却无法从整体上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作用、原则和设计方法,并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学生认识环境、利用环境、美化环境、创设环境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动手及运用能力,这一目标是手工课程无法达成的。

3 行为策略

近几年,笔者所在学院开设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资料,根据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毕业学生的工作实际,认真备课,精心开展教学活动,以“适用、能用、会用”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现场示范,注重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出“1+2+3+4”的教学模式。

3.1 “1”指一个中心

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材料的准备、工具的使用到操作的要求等方面,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不断成长,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作品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讲,对亮点给予肯定,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出发,鼓励学生根据各阶段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幼儿园的墙饰应该多长时间更换1次、每班打造几个游戏活动区域为宜、怎样才能知道孩子们是否喜欢班级环境等。教师在结合幼儿园课程目标及幼儿年龄特点解答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疑惑的同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目的改进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

3.2 “2”指两个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两个重点,即“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游戏区域环境的创设”。这两方面的内容是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并能独立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基本能独挡一面了。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策划,分块实践。

在“幼儿园墙饰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过程中,将色彩、构图、造型的基本法则与墙饰制作技法紧密结合,根据幼儿园墙饰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设计要点,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分别进行幼儿园常规墙饰、主题墙饰、互动墙饰的技能实训。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教学内容方面,首先让学生了解班级活动区域的种类及其意义,学习“进区卡”的设计与制作,然后进行班级游戏区域的划分、设置,材料的投放与管理,主要进行角色游戏活动区、建构游戏活动区等环境设计的技能实训。

教学结果显示,学生在掌握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之后,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理论认识加深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3.3 “3”指三种形式,即参观、制作、交流

定期组织学生到有协作关系的幼儿园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参观,要求学生现场拍摄幼儿园环境照片,并作详细记录,回校后再进行讨论,分析所参观的幼儿园环境中如何巧妙使用废旧材料、如何体现各年龄段的特点以及蕴含的教育价值等,也可指出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

学生通过参观,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有了感性的了解。有了效仿的对象,教师再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制作活动,按专题进行探究,个人自主实践与小组分工合作有机结合。

在展示制作成果时,注重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小组合作的作品,各组推荐1名代表,从收集资料、材料准备、人员分工、制作过程、感人事例、作品感受等多方面进行陈述,其他人员可做适当补充。

3.4 “4”指四个平台

一是班级QQ群。笔者在和学生交流中了解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QQ群,可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班级成员可在QQ群中就“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文字的、图片的交流共享。

二是学院网站。笔者和学院宣传部门联系,将课程教学中开展的相关活动、学生优秀作品的图片在网站上宣传展出。学生在学院网站上看到自己参加的活动、自己的作品,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评比和展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环境创设制作作品的评比,并将一批主题突出、创意新颖、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出。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又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

四是实践基地。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制作,学生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除了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加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了解之外,教师还和实践基地幼儿园联系,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其挑选,用以布置幼儿园环境。有的学生还将自己的作品带至顶岗实习的班级。学生的作品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反响良好。

以上是笔者对高校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认识以及执教该课程过程中的一些做法。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挖掘学生潜力为教学突破口,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既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进行思考,又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发展。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49.

[2]杨艳蕾,肖楠.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刍议[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15(6):70-71.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4]黄丽燕.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5-16.

[5]杨莉君,曹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4):82-85.

[6]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3-02-10)[2012-09-1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991/201212/xxgk _145603.html.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