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初探

2014-02-05卢浩然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1期
关键词:纸质时代传统

□卢浩然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河南 开封 475002)

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正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时代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对象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大众”,而是一个个身份清晰、个性鲜明的“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也为今后的传统纸质媒体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新闻传播学意义上来讲,微博迅猛发展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微博实现“多点对多点”传播

微博是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它是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通过WE B、WA P和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文字随时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10年1月,twitter已经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微博服务网站,微博于是正式进入中国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访问用户已达到12521.7万人。最近又有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已达到2.498亿人,中国成为世界微博用户第一大国。微博改变了大众传播媒体传播单向性的缺点,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微博也可以发布图片,分享视频。微博的最大特点是发布信息快、信息传播速度快。

2010年,被人们称为“微博发展元年”。这一年,微博实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许多门户网站和传统纸质媒体网站推出微博,一些知名网友的活动阵地也向微博转移。2010年以来,微博刮起的了一股席卷互联网风潮,从微博“打拐”,到微博援助;从微博关注高晓松醉驾,到微博对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直播;从微博娱乐八卦到“私奔体”一夜走红。2012年,微博在危机传播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显现出微博巨大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传统纸媒面临严峻挑战

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看待微博这个新兴媒体的“崛起”?人们普遍认为,微博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3个月,粉丝已经超过250万人。时下传统纸质媒体正面临一个数字化的转型。为传播正能量,可利用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转化为另一种力量来记录时代,这种力量就是微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012年7月23日发布的第一条微博,就赢得了广泛赞誉:“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而其后,湖南唐慧劳教案中,《人民日报》微博连续跟踪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现在很多报纸办起了网站,但这种融合还停留在浅层次。传统纸质媒体要生存,必须融合各种手段。传统纸质媒体只有在新闻的时效性和深度性都获胜,才能站在最前沿。人们欣喜的看到,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官方微博,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传统纸质媒体如何转型应对挑战

尽管微时代传播市场争夺移动端竞争日趋激烈,但发展空间巨大,市场格局远未确定,在这片蓝海里传统纸媒完全可以大有所为。笔者认为,传统纸质媒体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应对传播微时代挑战。

开微博发展壮大自己——传统纸质媒体开微博已是大势所趋。截至2011年8月,开通新浪微博的传统媒体已达4688个,其中报纸(含机关报、都市报及专业报等)531个、杂志1265个。传统纸质媒体发挥微博传播迅速特点促进信息的推荐引导,发挥微博动态更新特点弥补传统报道不足,发挥微博互动交流特点弥补单向交流的缺陷,微博的双向互动可以弥补单向交流的缺陷。通过双向互动交流,传统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获知受众对媒体刊登的文章的看法,架起传统纸质媒体与受众的桥梁。

做好深度报道——虽然传统纸质媒体在速度上无法与微博媲美,但在深度上绝对超越微博,可利用深度的内容争取更多的受众。传统纸质媒体跟微博比起来,有它不可取代的资讯优势。门户网站,做到了海量信息,支撑你们海量信息的仍然是传统纸质媒体网站。微博有一块受制于采访的限制,在这个方面是解决不了的,这个是传统纸质媒体的强项。互联网发展迅速,网友们通过微博能够获得便捷的新闻资讯。但对深度报道,人们还是有强烈需求。《南方周末》尽管从每份2元钱提到了每份3元钱,但发行量依然增长,这说明读者对深度报道有刚性需求。微博是不会做太多的深入挖掘、分析和报道,这正是传统纸质媒体的长处。在微博时代,如果传统纸质媒体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保持这种长处,应该有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利用微博简化采访过程——发现许多可以被传统媒体利用的新闻线索。记者还可以发挥归纳整理信息优势,把微博碎片化的信息识别归类从中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记者发挥微博实名制特点简化新闻采访的过程,知名人士微博使用实名制,记者可以容易地找到这些人士,这些人也相对更可信与可靠。记者可以通过@他们的方式或私信的方式提出问题或采访。微博采访不受空间限制,还可以利用网络聊天工具采访。微博采访不会造成让采访对象紧张,不用担心采访信息遗失,微博内容发布上网有据可查,能保证采访信息的真实性。

打造新新闻文体“微新闻”——对传统纸质媒体而言微博是挑战也是机遇。微博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通过简短的文字就能获取新闻信息。传统纸质媒体可利用微博所创造的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推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体裁——“微新闻”。“微新闻”稿件最长不过三四百字,短则为一句话,形式上类似微博短小精悍,用简单的语言告诉读者新闻价值何在。

打造全媒体记者——全媒体时代到来,微博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给传统纸质媒体提供了不少采写新思路,丰富了传统新闻采访手段。记者只要有一部上网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地进行采访和新闻发布。全媒体记者是从国外传媒界传过来的一个新概念。全媒体记者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全面报道,传播渠道涵盖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全能记者是全媒体战略下的产物。美国学者布雷德测算发现:同一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前期采访成本比例是1:1.8:3.5,同一个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把同样的信息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可以节省成本,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纸质时代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