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国外“育苗”经

2014-02-03孙宏艳

中国共青团 2014年7期
关键词:育苗培育价值观

文/ 孙宏艳

管窥国外“育苗”经

文/ 孙宏艳

通过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验进行研究,我们主要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使核心价值观更简洁、更凝练。为更好地宣传本国的核心价值观,使青少年、老百姓耳熟能详,各国均花大力气来凝练核心价值观,使其简洁、清晰、上口、易记。例如,加拿大奉行的“谦让、合作、接纳、忍耐、尊重、种族平等、雄心、坚韧不拔、个人主义”等价值观。

有专项资金支持。为更好地弘扬核心价值观,各国政府均在资金方面有较大支持。例如,1997年至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共资助3200万澳元用于发展公民教育。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澳大利亚投入了2970万澳元开展价值观教育。

细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培育少年儿童核心价值观时,各国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指标。例如,美国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会从地图、孩子的出生地、家乡的特产和著名人物、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来循循善诱。

融入少年儿童现实生活。

一些国家从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具体、实用、可操作的日常生活标准,并把这些要求无痕地融入到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日本把“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这一核心价值,分解为一二年级要“对人有礼貌,打招呼,作为朋友对待”;三四年级要“朋友之间要相互理解、信赖、帮助,对那些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人要表示感谢”;五六年级“待人要真心,在不同时间和场合中要有正确的礼仪”等内容。

注重与各类课程的有效融合。对中小学生来说,更有效的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中,这也是各国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同经验。例如,新西兰教育部1988年发布新课程方案,提出要从8个相关的学科领域渗透价值观教育:文化与传统、语言、创造性与审美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科学技术和环境、健康与幸福。

学者化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一些国家对从事学校政治课教学的教师学历和素质均要求较高。例如,美国要求硕士或博士毕业并通过有关部门的考核与专门培训,才能上岗从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美国还鼓励大量的社会学家等来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使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越来越学者化。

重视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

在实践中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很多国家都推崇的重要教育方式,也是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有效路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道德实践的重要地位。美国还特别强调志愿服务,要求学生从小学就要开始到社区为他人服务。

关注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

很多国家把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作为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有效手段,先解决少年儿童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在培育健康人格的同时渗透核心价值观。如今,各国纷纷从问题解决模式转向服务模式。

高度重视家长的参与。世界各国都特别强调家庭的责任。美国教育部2007年出台《赋予家长学校席位》,规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的成立,起到了加强家长教育和发挥家长在改进儿童受教育方面的作用。

定期评价和评估机制培育核心价值观。许多国家重视对公民教育进行定期评价和评估,保证公民教育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得到落实。澳大利亚政府从2004年开始,注重评价的周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形成了完整的评价体系。

以上分析启发我们,我国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对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地位、职责与任务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做到各司其职,互不推诿,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全方位地融入到国民教育中去。同时,又能通过一定的法律保障,使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形成四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使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构建具体可操作的价值观培育目标。建议整合多学科力量,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角度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细化科学合理的分层框架体系,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针对性。

抓好课堂主渠道及学科渗透。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材不能只是空洞地向学生灌输,而应在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的综合知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各学科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其他科目中去。

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驻孩子们的心灵,还需要在讲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同时,多增加实践环节,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把课堂学习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转换为技能和行为习惯。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起到显著作用。亲子关系越冷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得分越低;亲子关系越亲密,父母就越重视对子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此,有必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使家长了解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尊重少年儿童的发展特点,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服务成长需求中培育价值观。要让少年儿童在生活中汲取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生活在健康、阳光的环境中,尤其要关注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及困惑烦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真正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

拓展教育空间。建议拓展教育空间,既关注学校的课堂教学,也要关注孩子们在社会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同时,还要整合资源,各省市地区建立特色纪念馆、博物馆等免费教育资源,并与周边地区形成共享模式。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我们首先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其次,要加强网络监管和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提升,使少年儿童能理智辨识信息,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诱惑能明辨是非,科学地使用网络。□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育苗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