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工会工作转型发展的思考

2014-02-03方为加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群团乐山工会工作

方为加

(乐山市总工会 四川 乐山 614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总部署、总动员。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应该把握新契机、新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工会工作转型发展,为乐山追赶跨越美丽发展多做贡献。

一、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工会工作转型发展是时代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工会工作转型发展,是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客观需要,是推动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凝聚改革合力的需要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乐山市委提出了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翻番、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并在全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改革目标的达成需要全市广大职工的共同参与。工会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应牢牢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发挥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团结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凝聚起推进乐山“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的强大合力。

(二)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期盼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市人民福祉,是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广大职工群众既是改革的支持者、推动者、参与者,又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广大职工期望各级工会真诚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去除行政化、官僚化、利益化,建设代表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会组织。

(三)是强化自身建设的要求

加强自身建设是工会工作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做好工会一切工作的基础。社会在变化、事业在发展,工会工作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工会组织要用优良的作风,更好地凝聚职工群众,始终同职工群众心连心,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表率;要提高自身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全面深化改革展现新风貌、作出新贡献。

二、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工会工作转型发展的乐山实践

近年来,乐山市各级工会坚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整体联动、拓展工作领域、延伸工作手臂,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共建社会和谐的强大正能量。

(一)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

将建立健全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为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的重要抓手,促进形成资源整合、整体联动、高效运行的“大群团”工作机制。乐山市委每年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会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为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去年第四季度起,市政府坚持每季度与市级群团部门召开群团工作联席会议,从经费投入、阵地建设、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将市总工会每年困难职工帮扶资金在往年基础上增加50 万元,并落实了新市民培训、劳模体检等相关项目经费。积极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加强合作,三方四家定期召开会议,将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会重点工作作为重要议题,形成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的工作合力。主动融入“大群团”格局,联合其他群团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定期工作交流制度、重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大活动相互通报制度和品牌活动联合举办制度等,切实加强群团部门间合作基础和协作途径,在服务大局中打造群团组织新优势。

(二)以项目推动为突破点,形成“一体化”工作模式

将帮扶工作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作为优化配置各种帮扶资源的重要手段。以活动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工作落实,有效形成工会、社会组织或企业、受助职工群众多元互动的新格局,实现由原来的直接提供服务向组织服务和提供服务资源转变,由传统的资金分配模式向按需求分配帮扶资金转变。今年以来,乐山市各级工会重点在“四季送”、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等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工作中实施项目化管理,申报中央财政、省财政、省总工会帮扶项目书100 余件。全市各级工会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筹集款物1176.23 万元,走访慰问企业436 家、困难职工家庭21747 户,筹资35 万元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筹资218 万元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全面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加强项目化推进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做好绩效考评、过程控制和质量把关,积极推进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

(三)以社会治理为支撑点,构建“枢纽型”工作体系

将组织、引导、服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依法有序有效地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作为形成上下联动的社会服务网格化组织体系的重要抓手。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有效协同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挂牌成立乐山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在试点打造乐山高新区车子镇、峨眉山市符溪镇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全市范围内已建成15个乡镇群团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政策咨询、宣传推介、项目对接、培训交流等开放性服务。严格“六有”、“双亮”标准,开展乐山高新区企业集中建会行动,大力推进“小三级”工会建设,推动全市各类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目前全市企业法人单位建会率动态保持95%,职工入会率98%。实施“四个着力”,以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扎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质增效,实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劳动经济权益,沙湾区总工会被评为全国工资集体协商先进集体,峨眉山市汽车维修行业被选树为全国先进典型,全市建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动态保持95%。深入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建制率达100%,已建工会非公企业建制率达92%,切实保障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引导广大职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成功承办乐山市第六届劳模大会基础上,正积极筹备主办“劳模精神感动乐山”晚会,展示劳模风采,弘扬劳模精神,汇聚发展正能量。

三、在深化改革中推进工会工作转型发展的现实思考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命题,各级工会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力,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努力使工会组织适应时代新发展、适应群众工作新要求。

(一)必须坚持服务职工

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对工会的殷切希望,也是各级工会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做好群众工作主要是依靠服务职工群众这一有效手段来实现。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必须牢固树立服务职工的意识,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网络、夯实服务基础,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职工。

(二)必须注重社会协同

要找准工会作为枢纽型组织的新定位,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自身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增强对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要在巩固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等工作平台和“四季送”等工作品牌的基础上,通过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转包给其他社会组织,或者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引导和带动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活动,间接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吸引凝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社会事务。

(三)必须强化法治保障

要认真学习宣传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真正把工会的全部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治水平,真正运用法律武器,代表好、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有法可依,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纳入法制轨道,特别是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同工同酬问题等的立法工作,持续推动《工会法》、《劳动合同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 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工会维权服务机制建设和健全完善工会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会的维权工作更有力量,努力形成有利于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法治环境。

(四)必须抓好队伍建设

推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真正成为职工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要加强工会干部培养、选拔 交流和使用 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工会干部待遇。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跳出工会看工会,立足全国看乐山,重点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培训,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各级工会干部真正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要着重培养“新鲜血液”,健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总体规划和招录选聘、合同管理、业务培训、岗位调配、职务任免等管理办法,制定培养成才计划,建立学习培训机制、结对提升机制、任务激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学习成长创造条件,使其有能力去服务大局,服务职工,当好纽带,真正成为工会干部队伍的生力军。

猜你喜欢

群团乐山工会工作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数智群团:从分散的“群”到融合的“团”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思考探讨
论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浅谈新时代工会工作
以标准化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乐山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彰显乐山旅游的文化灵魂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
浅谈创新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