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管病人不良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研究

2014-01-30唐志华侯春阳岳晓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针对性

唐志华 侯春阳 岳晓燕

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荣成 264309

急性脑血管病人不良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研究

唐志华 侯春阳 岳晓燕

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荣成 264309

目的通过对90例急性脑血管病人的不良心理的分析,总结护理体会和护理对策,指导进一步的护理工作。

认知护理;对策分析;不良心理;急性脑血管事件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不良心理在疾病的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缓解不良心理对于疾病发展的恶性作用,助力患者早日康复[1]。我院在对急性脑血管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发现认知护理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计9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在35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岁。全部患者经CT等检查证实,符合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存在意识障碍和无法交流的患者。其中包括脑出血患者31例,脑梗死患者计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计7例。

1.2 不良心理特点

1.2.1 抑郁心理 急性脑血管患者大多为中老年,特别是中年人正值事业的巅峰期,突发的脑血管意外可能给患者带来语言障碍、行走不便甚至是肢体的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这种巨大的改变,会造成患者的心理产生悲观、失望甚至绝望的不良心理。具体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如悲伤、流泪、唉声叹气等;中度的如自责、情绪低落、体重减轻、早醒等;乃至发展为自残、自杀等重度的不良抑郁心理。抑郁心理也被称为卒中后抑郁,发生的时间可早可晚,但是对于患者的康复影响巨大,是不良心理中最严重的症状。

1.2.2 焦虑心理 患者发病后不同程度遗留肢体残疾等功能障碍,而目前医学上对于这种后遗症的治疗效果甚微。患者或出于经济原因,或出于对今后生活的悲观想法,或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不信任,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失眠等焦虑表现。

1.2.3 认知障碍 脑血管意外后可发展为认知障碍,又称为血管性痴呆,特别是多次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更易发生,病程长,且呈阶梯式恶化,预后较差。患者会出现如人格改变、近事遗忘、学习能力下降等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1.2.4 角色强化 患者发病后,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会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甚至患者角色强化,可表现为过度求医、过分关注躯体变化、自行服药等。

1.3 护理对策

1.3.1 支持护理 患者在疾病过程中需要来自家人、医护人员和社会的支持,健康、有效的支持系统能营造和谐的康复氛围,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助力早日康复。首先,建立良好的且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患者进入病房时应热情接待,言语诚恳,详细的询问患者病情,努力带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要时常巡查房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时要耐心对待,能解答的问题要用心解答。第二,协助家人建立对患者的支持,与家人要进行沟通,告知其疾病的过程,以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时患者出现埋怨家人的情况时,要劝告家人理解这是疾病的表现。第三,协助建立社会支持,可以将有相同症状、相似生活背景的患者联系在一起,帮助其组成心理互助小组,这种团体治疗的形式能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1.3.2 健康宣教 患者许多的不良心理来源于对于疾病认识缺乏、预后的悲观估计和未来生活的不良预期,其中对于疾病认识的缺乏是不良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健康宣教在帮助患者康复的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健康宣教应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结合患者病情的有针对性的宣教,治疗的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后遗症等以及今后生活不便的解决方案。健康宣教不仅对于患者,家人也是健康宣教的重要对象,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康复氛围。

1.3.3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中到重度的心理障碍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包括一些常规的谈话、认知治疗、家庭治疗和治疗小组等。需要注意的是应该给予患者针对性其病情的心理治疗,并帮助患者进行认知训练,促进认知的恢复。

2 结果

全部90例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均在2周内心理恢复平和,消除了不良心理;恢复时间在4天到14天不等,中位时长为7天;护理满意度达99.6%,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4面,感谢信5封。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器质性疾病,同时也易伴发心理疾病,而不良心理的产生对于疾病恢复和后期的复健影响巨大。在护理工作中,如果只是单纯给予躯体护理而忽略了心理护理,不利于疾病康复甚至带来如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总之,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预防急性脑血管病人不良心理的产生,同时缓解已有的不良心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1]王秀莲.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5(6):128

R473.74

B

1674-9316(2014)06-008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51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人计90例,分析其心理特点,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全部90例患者在2周内心理恢复平和,恢复时间在4天到14天不等,中位时长为7天。

结论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预防急性脑血管病人不良心理的产生,同时缓解已有的不良心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针对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