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囊肿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2014-01-30杨智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角区粘膜尿路

杨智芳

宁津县人民医院彩超,山东 宁津 253400

输尿管囊肿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杨智芳

宁津县人民医院彩超,山东 宁津 253400

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呈囊肿样膨出,多属于先天性,临床发病率不高。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膀胱镜确诊的8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0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其诊断,对其临床特点及检查方式进行分析。

输尿管囊肿;多普勒超声仪

输尿管囊肿也称输尿管粘膜脱垂、输尿管终端囊性扩张、输尿管膨出等,为输尿管末端开口处的囊状扩张并向膀胱膨出。多属于先天性,女性多于男性,以左侧多见[1]。一般临床较少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膀胱镜确诊的8例患者,2男5女,平均30岁,其中3例属于健康查体检查出来的,2例患者因下腹不适伴尿频、尿急,来院检查,3例患者因反复尿路感染前来就诊查出。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美国西门子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经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前要适当充盈膀胱,采取仰卧位,侧卧位进行检查,主要观察膀胱尤其是膀胱三角区位置、输尿管末端、有否结石,双肾情况。

2 结果

输尿管囊肿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都是健康查体或不经意间检查发现的,时间较久的患者可出现下腹部不适、尿频等类似尿路感染的症状,晚期患者将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如排尿困难、尿潴留、呕吐、厌食、贫血、直到尿毒症的发生。合并感染时有脓尿、血尿、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本院检查的5例患者中,其中7例输尿管囊肿(6左1右),症状不明显,查体仅见少许WBC,常规超声显示囊肿较小,均在2.0 cm以下;1例症状较明显,位于左侧输尿管,已经出现尿路梗阻情况及感染的症状。查体双肾扣痛,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WBC2++,蛋白+++。盆腔常规超声扫查见囊肿大小约3.7×1.3 cm,且其内见一0.6×0.4 cm的小结石。

这8例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已经确诊,超声可见输尿管末端囊肿膨出,并可见节律性舒缩改变。

3 讨论

输尿管囊肿(Ureterocele)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呈囊肿样膨出。囊肿,由一层膀胱粘膜和一层输尿管粘膜组成,随着输尿管蠕动,尿液进入囊肿,使囊肿膨大。囊肿小时可有节律性增大和缩小改变[2]。输尿管囊肿发病群体,多见于青年及成人,以女性居多,属先天性反常。早期可常无症状,晚期可并发尿路感染、肾积水、肾衰、排尿困难、尿猪肾、呕吐、厌食、贫血,直到尿毒症的发生。目前多采用泌尿系造影、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来诊断,但这些方法不仅代价高,操作复杂,而且还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超声检查则不然,无痛苦、操作简单,还可动态追踪观察,比较直观,诊断方便、准确,可以提高输尿管囊肿的早期发现率,适用于门诊筛查,尽早解除畸形导致的病理、生理的病变,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其原因主要有:①胚胎时期输尿管与生殖窦间的一层隔膜吸收不完全或持续存在,导致输尿管口狭窄,尿液引流不畅而形成囊肿。②输尿管末端先天性纤维结构薄弱或或膀胱内段过长。③后天性因素如输尿管口周围炎、水肿、粘膜膨胀,造成输尿管口狭窄,并成不同程度梗阻,在尿液作用下形成囊肿。输尿管囊肿可合并其他尿路畸形,如重复输尿管、异位输尿管开口等。

输尿管囊肿在临床上症状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其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静脉尿路造影及尿道膀胱镜检查,然而后两者检查起来都会给患者不同程度的创伤,检查起来不光用时较长,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而超声检查前只需患者适量充盈膀胱,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痛苦,因为输尿管囊肿的节律性膨缩的特点,所以我们建议在检查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时间,连续扫描时间一定要超过1分钟,防止囊肿未充盈而漏诊,另外输尿管囊肿排尿前后大小变换较明显,建议排尿后在15分钟略充盈膀胱再进行一次检查,以达到准确诊断输尿管囊肿的目的。按输尿管口位置与囊肿的关系分为单纯型与异位型。前者输尿管口较正常位置略有偏移囊肿常较小,影响少,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异位输尿管囊肿多较大且并发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临床上亦见有介于二型之间者。

输尿管囊肿的超声表现主要有[1]:①膀胱三角区可见一成椭圆行的囊状结构,壁菲薄而光滑,内为无回声,类似“金鱼眼”。②实时观察可见囊肿大小随输尿管蠕动而出现膨大与缩小节律性改变,即所谓的“膨缩征”。此种改变仅限于小囊肿,4 cm以上的囊肿改变不明显。CDFI能显示囊壁向膀胱的尿流信号。③囊肿可合并结石。④输尿管囊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囊肿上段输尿管扩张。⑤部分患者出现肾积水,严重者肾积水明显,有肾损害的相应超声表现。

我们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如果可疑输尿管囊肿,需于膀胱憩室、输尿管间嵴肥厚、膀胱炎相鉴别。①膀胱憩室多发生在输尿管与膀胱的交界处,其特点是不突入膀胱腔,而位于膀胱之外与输尿管连通;②输尿管间嵴超声特点是:横切面在膀胱三角区上缘两侧输尿管膀胱入口之间,可见一增厚的条孛状回声相连,将膀胱腔一分为二,很像较小低张力性输尿管囊肿,但其纵切面为突入膀胱柱状物,表面光滑,不随体位移动;③膀胱炎,一般多发于膀胱三角区,其回声及位置与输尿管间嵴肥厚接近,但其为膀胱粘膜本身病变,多为光状增厚,常伴回尿。总之,只要我们熟悉输尿管囊肿的特点,细致的多切面扫查,并动态观察,配合彩色多普勒技术及排尿前后的变化,认真比较分析,对于它的诊断就比较容易了。另外对于一些较小的患儿,我们也可以使用高频探头检查诊断,图像会更清晰。

[1]曹海根. 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6

[2]周永昌. 超声医学[M]. 4 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203-1204.

R737.13

B

1674-9316(2014)06-004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6.026

猜你喜欢

三角区粘膜尿路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地震时是躲是逃?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京津雄三角区高速路网智能车路监控策略探讨
正确对待黄金三角区防病又保健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手术方法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