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之下,煤炭企业该做什么?

2014-01-29本刊评论员

中国煤炭工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困境

文/本刊评论员

困境之下,煤炭企业该做什么?

文/本刊评论员

煤炭行业整体陷于困境,这已成不争的事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煤炭价格已经降至2007年底的水平,但煤炭价格指数下跌还在继续。

在产销量持续下降,价格跌势持续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效益也出现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9%,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

为渡难关,煤炭企业纷纷采取减薪、减人、压缩成本的救急措施,甚至停工停产,考虑关停矿井,以致企业内人心惶惶,一片肃杀之气,员工归属感明显下降。

这提出一个问题:困境之下,煤炭企业该做些什么?

短视的救急措施难改困顿局面

眼下众多煤炭企业采取的救急措施,大多是正面效果甚微而负面作用更大负面的短视之举。

之一:“以量补价”。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团公司安排旗下成本低、效益好的煤矿超能力生产,用以支撑整体经营业绩;另一种是集团公司在上面下达利润指标和电煤指标的压力下,不顾市场需求,整个公司的多对煤矿加足马力生产。“以量补价”已成为眼下煤炭企业应对危机的普遍现象。

煤矿超能力生产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属违法违规之举,这自不用说。而不顾市场需求加足马力生产,则更是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加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损人不利己。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披露,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19.57亿吨,同比增长2.8%;而煤炭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5.6%,增幅远大于消费。至6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31个月在3亿吨以上,全国煤炭企业库存达到99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些数据,说明煤炭总量控制无效,“以量补价”的现象客观存在。这客观上加剧了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也给煤矿自己带来更大困难。

之二:“节支降耗”。这几乎是所有煤矿在困境下习惯性的应对举措。煤炭企业应对困难的主要措施就是节支降耗、修旧利废、回收复用,控制敏感性费用和工资性支出。

这些措施的问题在哪?在于成本管理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课题,不应该在需要时才祭出,不需要时就抛在一边;任何时候,企业成本控制都可能有潜力,但这个潜力却绝不是无止境的。节支降耗,不是着眼于长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寻求新的成本控制空间,而仅仅是将本应常态化的管理,作为临时的举措来应急,这意味着危机过去后就一切恢复原状,该浪费的可继续浪费。这样的管理思路与手段显然有失偏颇。

而且,要承认,由于政府干预、中间环节盘剥,即便在所谓“黄金十年”有的煤矿也并未真正获得高额利润,经营长期处于困境的煤矿节支降耗的潜力本来就不大,硬性压缩开支必然压减生产所需的必要性投入,尤其是最能立竿见影的员工工资的必要投入,虽然这些投入的压减在当时不一定会直接危及生产经营,甚至有利于缓解困境,但最终会显现负面作用,致使企业在安全、员工队伍稳定、生产后劲、生活基础设施等方面出现问题,损害企业长远利益。

之三:“减人提效”。近两年,由于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减人提效”成为众多煤矿喊得最响的口号。一些煤炭企业向下属煤矿硬性下达减人指标,规定年底前完成。不少煤矿以减人提效为“增强员工危机感”的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或将管理岗员工减至操作岗,或将减下来的人待岗,等待符合退休年龄的人退休后重新安置上岗,实际上真正减下来的员工寥寥无几。

目前有的煤矿的“减人提效”,更像是作秀,未真正把员工当成企业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结果导致人心涣散,员工失去企业归属感。

短视的救急措施,不但难改长久困顿,甚至会种下后患,值得反省。

危机之下需要站高望远

古人早就忠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话,当作如是解:现在的近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远虑;而现在缺少远虑,必致日后的忧虑。

眼下固然困难,但市场低迷还看不到尽头,未来的煤炭市场竞争将更激烈。延续的低迷市场,倒逼企业改变,作长远的打算。煤炭企业应对眼下危机时,必须站高望远,着力于打造未来竞争力。基本的方向,是转型发展。

一方面,要遵循规律调整发展战略。即在尊重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宏观经济规律,战略发展从过去关注数量扩张转到关注质量和效益上来。

煤炭企业要深入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形势和市场行情,审视原有发展战略,找准定位,对多元发展战略或一煤独大的发展战略适度调整;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分析预测未来,调整资源整合方式,控制项目建设节奏;将市场分析与技术研究相结合,优化矿井安全开采、科学开采、经济开采的开采战略,从系统上确保安全高效;顺应能源革命的大势,积极参与全国和地方煤炭总量控制,支持淘汰落后煤炭产能工作,用安全优质产能置换落后产能,对坑口燃煤电厂进行清洁技术改造,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

另一方面,要依靠改革与科技创新模式。为了赢得未来,煤炭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坚定地改革创新,实现科技进步,努力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即顺应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势,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整体性转变,重塑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

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基本的途径是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改革创新,核心任务是创建新体制、新机制、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科技进步,要以建设科学产能为目标,以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突破口,提高煤炭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煤炭企业要利用当前形势休养生息,励精图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为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提高煤炭工业科学化水平。

同时,稳定队伍构建人才竞争优势。整合企业所有资源,构筑互补性、整体性优势人才队伍,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因此,煤炭企业要未雨绸缪。

在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员工缺少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人心不稳,很容易造成优秀的专业人才流失。一旦人心散了、人才流失,再凝聚起来就不易了。在生活中,煤炭企业要关注那些生活困难职工,可将他们安置到与煤矿有合作的其他非煤产业中过渡一段时间,等煤炭形势好转再招回到企业。要加强形势教育,让职工看到当前面临的困难但也不要失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还要强调管理干部和职工在此时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另外,煤炭企业要有长远的眼光,通过战略制定与实施吸引人才,在队伍稳定与人才结构优化上有超前的谋划与举措。要把行业危机视为抢占人才的有利时机,招聘各类人才,毕竟人才是战胜危机的决定因素。把应对危机看成是考验人才忠诚度和事业心的特殊时机,搭建纵向晋升、横向互通的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三通道。

困境之时,正是煤炭企业积蓄能量与反思之时。谁利用好了危机,谁就会在未来赢得先机。

(责任编辑:厉克林伟丽)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煤炭困境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困境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